商场大超市撤场后谁来“接棒”?
随着消费趋势的快速演变,曾经作为购物中心主力店的超市卖场,近几年已经经历了多轮挑战。或因租约到期、或因经营不善,多个超市品牌选择撤出商场。
这些超市留在了过去,成为一代人的情怀,也为商场留下了大面积空间。在当前市场下,商场会如何抉择这些空间,又有哪些业态会接下接力棒?
有些购物中心选择在拆分的位置上引进其他业态品牌,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打造美食市集、运动户外等主题街区。 当然也有部分购物中心会在考虑保留超市业态的基础上,改为引入奥乐齐、盒马鲜生、盒马NB等面积更小但坪效更高的标超来做替代。
凯德虹口商业中心将原家乐福区域整体改造升级为STAR GOURMET南洋美食街,原来整块的商业空间被切割成小铺,形成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街道,带来沉浸式社交与美食体验同时有效提升了租金坪效。
STAR GOURMET整体被分成了“槟城车站、南国花园、牛车水街、斑斓叶市、咖椰码头、芒街市”六大主题街区,每个主题街区主题不同但通过色彩、装饰及自然元素贯穿了东南亚风情全貌,打造沉浸式社交氛围。
以餐饮为主导、兼顾市集形态的零售;餐饮品类及品牌量级均有亮点,以越南国民咖啡品牌“中原传奇咖啡”(曾打造了G7咖啡)、上海本地绿柠食堂(主营的新加坡叻沙、海南鸡等南洋餐品)、太善南洋茶餐厅、肥佬哥香港车仔面、网红人气蛋挞店澳挞等品牌,为业态填充增添亮色。
领展中心城在原表现不佳的B1超市业态撤场后,将原有位置改造成食加空间Foodie+。将空置的空间进行铺位切分,食加空间Foodie+店铺数量由28个增至近70个。融入“自然+、美食+、社交+、乐活+"为商场注入融合共生的城市汇聚点,赋予其更多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以首店经济为策略引入俄货集市福田首店、超级猩猩福田旗舰店、筋骨堂福田首店、顺德公·广东猪肚鸡深圳概念店、湘二爷深圳首店等30多家具烟火气、精致感、体验感的品类品牌,整个B1层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超三倍。成为福田CBD白领及年轻家庭客群、港客等客群的食堂,也是领展中心城的流量引擎。
同时,秉持着“不止美食,大有享法”的理念,深圳领展中心城极力通过潮流体验、服务配套等品牌,丰富B1层的可逛性。典型的如占地700平方米的超级猩猩福田旗舰店、华南首家三福潮流生活市集店、福田首家售卖俄罗斯本土特色产品的俄货集市等。
上海虹桥天街将B2层的永辉Bravo精品超市,整体改造为“食乐园FOODIE SOCIAL”美食区,该区域定位为虹桥区域内最大的餐饮聚合平台,拥有50多个餐饮品牌。
虹桥天街此次对超市区域的革新,既是契合了当下购物中心陆续开始“去主力店”或者“重新定义主力店”趋势的大胆尝试,也是一次基于深度调研,对市场存在的“需求-供给差”的积极响应。
张家港万达广场将负一层原永辉超市区域进行改造,改造后负一层为3家主力店+特色餐饮正铺+多经点位,联动原超市外租区整体商业氛围改造,形成超40个品牌的“沙洲市井”特色街区。
改造后,客流提升78%,销售提升282%,盘活万达广场负一层低效区域,提高业态丰富度和聚客能力,提升广场整体经营氛围,更好地为张家港市民服务。
深圳Kaledo嘉乐道在原B1层家乐福的位置打造成为了故事空间“乐福里街区”,这里不仅有各种潮流品牌和美食店,还设置了流动骑行栈道和骑行公园,为骑行爱好者和宠物主人提供了交友和互动的好去处。
此外,极具特色的策展型汽车文化商业体超级车库GARAGE也位于这一层,为消费者带来了沉浸式的汽车文化体验。引入了EvanJohn汽车养护中心、NIGHT’HAWKS与GARAGEGallery、GARAGE Bank以及复古文化商店等,营造与保利文化广场相映成趣的戏剧化沉浸感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