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购物中心 > 正文

880亿融资后仍割肉K11:新世界“去郑志刚化”的残酷代价

资资乐
摘要:淮海中路的霓虹灯下,28.5亿的资产甩卖揭开了港资豪门的财务伤疤。

7月8日,一纸出售公告震动上海商业地产圈。新世界发展将上海K11大厦11至58层的写字楼部分挂牌抛售,标价28.5亿元,建筑面积达8.1万平方米。讽刺的是,这家企业刚完成880亿港元融资,却仍被迫变卖核心资产缓解债务压力。

这块烫金地段上的地标——原名“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自2002年落成便是淮海路商业皇冠上的明珠。2013年,新世界耗资4亿元将商业部分改造为内地首座K11艺术购物中心,开创“艺术+商业”的先河

而今剥离占项目80%面积的写字楼,只保留3.55万方的K11商场,如同砍掉摇钱树的躯干,仅留下几根光鲜的枝条。

资本市场的残酷逻辑在此刻显露无遗:当流动性危机袭来,再闪耀的艺术光环也要向资产负债表低头。

01 

断臂求生,核心资产抛售背后的财务困局

新世界的资产甩卖充斥着矛盾信号。一边是轰轰烈烈的融资捷报:刚刚完成880亿港元资金募集;另一边却是上海K11写字楼的紧急变现。“手头紧”的传言在28.5亿标价中得到残酷印证。

这场交易的本质是债务压力下的痛苦切割。

上海K11项目总建筑面积11.6万平米,剔除停车场后商办面积超10万平米。其中K11艺术购物中心仅占3.55万平米,而此次抛售的11-58层写字楼达8.05万平米,几乎是项目的核心骨架。

以28.5亿计算,单价约3.5万元/平米,与当前市场估值基本持平。但对于曾投入巨资打造艺术商业地标的新世界,这显然是妥协性出货。

更深层的危机早在财报中显现端倪。2024年新世界发布盈警,预告全年亏损或达200亿港元。更触目惊心的是,过去7年间公司市值蒸发720亿港元。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纵有880亿融资输血,仍难掩资金链的紧张态势。出售核心物业成为不得已的急救手段,艺术情怀终究要让位给冰冷的现金流。

02 

K11神话褪色,艺术商业的盈利悖论

本次交易揭穿了商业地产圈的一个美丽谎言:艺术赋能能否真正提升资产价值?K11的实践给出了复杂答案。

2013年,郑志刚将艺术基因注入商业体,用美术馆级的策展颠覆传统商场逻辑。一时间K11成为抵御电商冲击的典范,人流如织的盛况让同行艳羡。艺术加持确实抬升了商场租金,但对写字楼的拉动效果却十分有限。

当经济下行周期来临,艺术溢价率先蒸发。?高端租户缩减办公面积,空置率攀升的压力下,写字楼反而成了资产包袱。K11购物中心虽保持人气,但3.55万方的商业面积难以支撑整个项目的现金流。

更尖锐的问题在于:艺术投入的回报周期远长于资本耐心。4亿元改造费仅是起点,持续策展、艺术品维护、空间更新都需要真金白银

在股东回报压力面前,这些“无用之美”往往首当其冲被削减。K11模式陷入尴尬境地——维持艺术调性需要持续烧钱,商业回报却难以覆盖成本。

03 

豪门权斗,郑志刚退场与战略转向

耐人寻味的是,这次资产处置恰逢新世界权力更迭的关键节点。2023年9月,郑志刚突然辞任行政总裁转任非执行副主席;今年6月30日,他彻底退出董事会。

这位曾经的“太子爷”失势过程堪称港商家族剧本的经典桥段。?2017年因父亲郑家纯中风,郑志刚临危受命执掌大权。早期K11的成功让他一度被视为郑裕彤最合格的接班人。

商业扩张的激进埋下祸根。七年时间,新世界市值暴跌720亿港元,2024年预亏200亿的警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郑志刚的妹妹郑志雯今年4月进入提名委员会,跻身核心决策层。

郑志刚的退场伴随着业务剥离。他收购K11管理公司业务的举动,被解读为带着“艺术商业”的理想另起炉灶。而新世界主体系列则明显转向务实路线——出售非核心资产、收缩战线、保现金流。

28.5亿的出售标的不只是写字楼,更是郑志刚时代的遗产清算。?当家族资本与创业情怀产生冲突,艺术理想终究敌不过财务现实的铁拳。

04 

地产大变局,港资撤退的警示录

上海K11的抛售不是孤例,而是港资房企战略收缩的缩影。面对内地商业地产存量竞争与回报率下滑,新世界们的选择极具象征意义。

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的标准动作。?剥离8万方写字楼可快速回血28亿,显著优化负债指标。但对市场传递的信号令人不安:当最懂精细化运营的港资都选择离场,商业地产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更值得玩味的是接盘方逻辑。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能吞下28亿大宗交易的买家无非两类:险资等长期资本看中稳定租金回报,或本土房企寻求核心资产抄底。无论哪种,艺术基因大概率不再是估值核心。

这场交易给行业浇下一盆冷水:曾被视为创新范本的“艺术+商业”模式,在资本眼中仍是传统的收租资产包。当租户支付能力下降,再先锋的空间设计也难解出租率困局。

郑志刚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今年4月以K11创始人身份出席深圳新项目开幕。而此刻上海淮海路的写字楼正被贴上价签待售,形成戏剧性反差。

28.5亿的交易背后,是一场艺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残酷切割。新世界断臂求生的抉择印证了地产黄金定律:?当现金流警报拉响,情怀是最先被典当的奢侈品。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