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坊二期即将点亮,解锁商文旅体科融合的“北京样本”
在传统刺激手段效能减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当下,对于各个城市而言,深度挖掘和活化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城市未来竞争力的必答题。
北京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位居旅游目的地城市前列,而首都中轴线的成功申遗,释放了更多商文旅体科的融合潜力。前门大栅栏商圈曾经商贾云集、人流如织;昔日叫卖喧嚣渐远,新的产业形态浮出水面,北京坊以城市更新为笔、数字焕新为墨,一座“首都核心区国际文化商业新样板”拔地而起,书写着从“货场”到“磁场”的蜕变。
作为中轴线商业发展的开拓者,近日,北京坊又迎来了自身的进阶,二期以全新姿态,从场景融合、业态创新和品牌引进等方面提升内容力的延展度,将“北京坊”这一品牌效应从一期拓展至二期。
值此之际,赢商网再探此地,探究北京坊如何战略升维为“商文旅体科”全链条消费,发力票根经济、夜经济和场景创新,为文化街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套可复制的“北京样本”。
01
二期品牌释放
流量担当又变了,再造城市DNA
近年来,伴随着北京文旅消费的全面爆发,北京坊也在向内思考,筹谋重新规划商业定位,并于二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自我变革,在场景、内容、体验上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由此,北京坊开启了大胆的“场景破界”与“新老共生”实验。在隐蔽的巷弄、开阔的广场中庭等关键节点,配置休憩座椅、景观装置等,形成节奏性记忆锚点,并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小品、雕塑、艺术装置等,吸引人们驻足欣赏和拍照。
而结合自身目标客群与消费需求以及票根经济、国潮文化、首店经济、情绪疗愈等消费风潮,北京坊二期的业态规划更具看点与体验感,以城市IP旗舰、主题博物馆、沉浸式演艺空间、Livehouse、特色餐饮等多元消费业态为主体,构建更受年轻人及旅游客群热爱的品牌集聚地,部分门店现已营业。
//巧克巧蔻:北京首店,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馆
廊房头条主路口,北京城市首店巧克巧蔻ChocChoco巧克力博物馆正在抓紧装修中。一整栋楼的大全景落地窗十分醒目,让人对店铺充满期待。
据悉,Choc Choco巧克巧蔻于2010年在澳洲成立,2011年,携国际团队迁移中国,在上海徐家汇创立了第一家巧克力高端会所。作为集文化、历史、艺术、巧克力制作和零售于一体的展示旗舰店,巧克巧蔻ChocChoco北京坊店,是品牌第6家分店,也是进军北京的首家门店。
展馆建面约2200㎡,共3层,不仅可以带领大家了解巧克力起源、巧克力世界发展史、巧克力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而且,不止味觉,还有视觉感官的享受,用巧克力创造古建筑、瓷器、黄金屋等场景;不同展区还结合藻井、福禄、京剧、龙门等京城人文风貌,弘扬宣传皇城文化,与千年京韵来一场甜蜜邂逅。
三层的屋顶花园还设有瞭望装置,对于注重浪漫氛围和历史底蕴的人来说,可以在丰富体验中感受北京的文化魅力。
//《文化中国》沉浸街区7月启幕,影视知名IP主题下午茶领衔慢闪活动
作为《文化中国》基金旗下平台打造的自主IP品牌,《文化中国》沉浸街区将于8月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该街区以中轴线前门文化为根基,融合新中式美学街区理念与知名影视IP,致力于构建文化中国「新奢数字消费者」中式美学生活场域,打造20小时昼夜运营的“有故事的大栅栏”。
7月下旬将在北京坊二期一层率先推出预热活动——以知名IP为核心的沉浸式慢闪体验,其中“沉浸式消费”作为主打业态,由《文化中国》主发起、联合歌华设计共同出品,成为本次亮相的核心亮点。活动创新性地将“京师万象图”数字展融入下午茶体验,观众可在参与宫廷主题互动的同时,通过数字技术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与魅力,实现传统文化与影视IP的深度碰撞。
“沉浸式消费”以“甄娘娘庆寿宴”为故事主线,设置换装体验、御赐茶点猜心局、花园花笺传密、惊鸿舞步挑战等多项沉浸式互动玩法,让游客在1-2小时的体验中,化身剧情衍生的各类角色,深度感受清宫下午茶文化与经典IP剧情的融合魅力。此外,每日4场的叙事舞蹈演绎将同步呈现,结合老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元素,通过“消费+文娱”的形式,为观众带来“边品茶点边赏秀”的独特体验。
除核心消费体验外,慢闪活动还涵盖丰富业态:从主题衍生文创、潮玩周边,到特色糕点、茶饮水吧,再到国风服饰、文玩珠宝等,全方位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集娱乐、互动、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市井文化空间。
据悉,《文化中国》沉浸街区整体规划涵盖沉浸式剧场、行进式剧场、AI剧场和国风餐秀剧场四大剧场类型,业态覆盖零售、餐饮、演艺、研学、服务等,将形成“剧场+商业”闭环。空间分为三层,1F为流量入口,设互动体验区与国潮IP零售集群;B1聚焦日常演艺与打卡,包含AI剧场、国风餐秀剧场等;B2则打造商业及游戏互动区。未来,街区将联动头部旅游集团,以IP演艺为核心带动商业消费,为城市文化赋能,助力形成具有地标效应的文化新空间。
7月下旬,不妨走进《文化中国》沉浸街区,在茶香、茶秀与互动中,提前感受这场融合历史文化、影视IP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盛宴。
//门空间TheDoorSpace:北京青年的“夜生活解决方案”
现如今,小酒馆、Livehouse、剧本杀等各大圈层社交需求,激发了新兴夜经济品类,成为紧跟潮流、丰富业态、吸引年轻人的新抓手。
门空间TheDoorSpace北京坊店位于二期商业街东侧,其内容定位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流行、摇滚、电子、民谣、嘻哈等各类艺术形式在这里皆有呈现,让观众走进最真实的现场感受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一切就像门空间的Slogan——走进现场的大门。
目前,门空间TheDoorSpace已经“开演”,空间动线可以引导歌迷解决吃饭、逛街、与项目互动的“一条龙”体验,并维持消费者高涨的情绪价值,实现对到访流量的多渠道转化。
02
好Chill!屋顶+商业=?
坊·FUN花样:屋顶上的北京时空剧场
作为城市地标的商业综合体,北京坊不仅善于持续升级品牌矩阵,还精于利用被称为“城市第五立面”的屋顶空间,构建出提升城市颜值、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空中花园,也成为向上引流、激活人气的空中活力场。
北京坊项目团队对屋顶进行全面改造与规划,有限空间被最大化地利用,在3000㎡的狭长天地里,坊·FUN花样屋顶花园以三段式格局编织出北京800年的时空褶皱,让屋顶与商业在文化肌理中自然共生。
屋顶花园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紧邻前门大街,以“放大周边文化资源”为核心,通过西、中、东三段主题场景的立体编织,将老北京的厚重、近代的风华与现代的活力熔铸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剧场,成为可纵览北京天际线的网红打卡点,实现商业与文化共生。
西段“忆京”,借鉴传统园林“步移景异”之妙,游廊串联起被切割的零碎空间,矮蒲苇与细叶芒随风摇曳,复刻着老北京的庭院意趣。聚焦老北京,通过AR技术结合古城墙、大栅栏街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老北京风貌。
中段“秀京”,粉黛乱子草与蓝山鼠尾草盆栽铺就柔美底色,并配合劝业场打造灯光秀。展现近代北京,并以它为轴心,构建一座开放式的历史T台,这里将成为多元时尚活动的核心承载地。还设置咖啡秀场、文创活动区,促进文化消费。
东段“乐京”,空中酒吧的霓虹与CBD天际线相映。彰显现代北京活力,主题派对、乐队演出将点燃夜生活,打卡中轴线CBD的镜头里,古今建筑剪影重叠。
03
深度挖掘目标客群需求
业态互补下的新消费引力场
北京坊的愿景是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它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带着清晰的使命感。
依托劝业场、三阳金店等多座民国风格的文保建筑,项目要做的,是让中国式生活体验真正“活”起来,融入当代人生活场景与情感连接。所以在二期的规划上,项目摒弃了宏大叙事的野心,选择了“古今交融、科技赋能、烟火焕新”这条看似细微、实则深远的精进之路。
随着北京坊二期的深入探索,项目将目光投向了“人”与“社群”,即让传统空间承载新内容,创造独特的冲突与融合之美,北京坊的终极魅力在于构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于是,描绘“京城繁华处,精致烟火气”成为新目标。
//国际化视野:更具稀缺性、强化目的性消费的IP化品牌
深谙国际化稀缺资源的价值,二期引入的巧克巧蔻ChocChoco巧克力博物馆、《文化中国》沉浸街区,与一期的日式生活美学代表MUJI HOTEL BEIJING、咖啡文化地标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人文书店标杆PAGEONE及焕新开业的MINISO城市旗舰店形成奇妙共振,共同构筑起强大的“国际品牌矩阵”。
这些品牌覆盖国际高端与前沿潮流气质,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成为吸引消费者专程到访的“稀缺性收割机”,显著提升了商圈的目的性消费层级。
//票根经济崛起:百年坊巷商机涌,日与夜的流量密码
当文化消费成为新刚需,“票根经济”正成为北京坊激活流量的核心密码。这里从不缺“可打卡的故事”:曼联梦剧场让球迷沉浸式体验绿茵激情;依托《山海经》的传统文化主题,再现博物馆将中国传统与最前沿的展览科技完美融合;保利国际影城的光影盛宴落幕;劝业场内的常设展——中式美学艺术展仍在诉说传统雅韵。
外加二期重磅打造的《文化中国》沉浸街区、门空间TheDoorSpace、屋顶花园等多元文娱载体,项目持续深耕“全时段”流量运营,从晨光中的展览打卡,到暮色里的戏剧沉浸,再到深夜的酒吧小聚,“观影、观展、观演+消费”的闭环已然形成。
百年坊巷不再因夜幕降临而沉寂,反而因多元文化活动的叠加,成为“越夜越精彩”的城市活力地标。
//餐饮+零售做实引流业态:组团式业态组合促进顾客复游
商业的底色,终究要回归人的日常。北京坊深谙此道,在餐饮与零售业态的布局上,既兼顾外来游客的尝鲜需求,也锚定本地社群的高频复访。
餐饮层面,二期显著扩充了品类与层级:倞餐厅主打西餐融合菜,柴氏还原老北京烟火,青年星厨带来创意料理,搭配巧克玩家、瑞幸咖啡、鲜芋仙、野人先生的日常便捷。与一期北平花园、提督·TIDU、局气、苏帮袁、松鹤楼、Ms.Na私房菜等构筑起坚实且层次丰富的“餐饮金字塔”,满足从快捷小食到精致宴请的全场景需求。
零售业态则在质感与温度上下功夫:国棉壹厂的复古T恤、Aloooooha Vintage 的孤品服饰、荔秋的国风护手霜、本朴服饰的东方优雅与西方时尚,每一件商品都自带“故事感”。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货架商品,而是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生活符号,既提升了商圈的品质感,更让“常来逛逛”成为本地人的习惯。
//新技术、新体验:让科技的温度与市井的烟火气相遇
除了“古”,北京坊的“新”,体现在科技与人文的温柔碰撞:一期东西区实现了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形成高效便捷的环形游览路线,目前已有数字综合体“瑞境空间”进驻此区域,打造了数字体验中心、AI空间、LBE院线、科技艺术展厅和光影互动区等五大主题空间,让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以游戏化方式被感知。
同时,前沿的裸眼3D大屏、人民数字艺术馆等科技与文化机构的落地,成为项目“吸睛”与“吸金”的新锐城市场景,让市井的烟火气息在创新互动中焕发出更迷人的光彩,为历史街区注入面向未来的活力。
金秋九月,北京坊二期即将正式揭开面纱。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一次关于历史文脉传承、现代商业活力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对话,构建了商文旅体科深度融合的全链条消费生态。
它让百年建筑不再只是“被参观的标本”,而成为可触摸、可参与、可生活的空间;它让“古今交融”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化作喝咖啡时瞥见的飞檐、逛店时路过的砖雕、看戏时穿越的时空。
这里,终将成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愿错过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