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50+重磅级高管变动,2025商业地产企业都在“大手笔”抢人!
前有万科核心管理层“大换血”,“万达元老”张霖、肖广瑞卸任商管板块要职,再有香港置地内地战略转型大调整、太古地产三位内地高管擢升战略要职,后有凌常峰、田维龙创业,郑志刚彻底退出新世界管理层……今年,商业地产高管圈依然充满看点与变数!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5上半年,商业地产高管圈至少发生53起人事变动(不含监事、董事、非执行董事职务变动),同时涉及近20家开发商/运营商企业。其中,跳槽/新上任22起,占比最多,达41%;内部调任15起,占比28%;辞任/退休14起,自主创业2起。(文末附2025上半年人事变动盘点清单)
行业正值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企业们轮番变革组织架构,人才战略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就连招聘计划也卷起来了!
从开发思维升级资产运营思维,市场已经向团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央国企、商管公司重点推进商业运营及资管部门职能专业化,港资企业也正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以强化融合内地市场。
是寻找“新东家”还是“另起炉灶”,能力者看到机会就要积极行动!高能级城市仍是人才核心市场,项目总和资管岗位需求有所增加,升级调改、城市更新、特色文旅、社区商业等各个细分领域也都是竞技场。
01.
万科、华润、龙湖、大悦城...
近10家企业扎堆组织变革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来,已有万科集团、华润置地、香港置地、龙湖集团、大悦城控股、华发股份、中国金茂、招商蛇口等近10家开发商/运营商企业轮番开启组织变革,大到调整经营策略触及规模人事变动,再有收缩区域公司以精简架构,细至聚焦商业板块实现部门职能专业化。
// 内地商管公司:商业与资管团队升级齐头并进
在行业加速洗牌的新周期,内地头部商管公司已经组建起“懂商业更懂资管”的复合型团队,并率先在组织效率提升和产品迭代取得了双重突破。
■万科商业板块/印力集团向“市场化大资管平台”战略进阶
从年初董事会重组,到以辛杰为首的深圳国资高管团队全面入驻核心岗位,已迈入国资深度管理新阶段的万科集团,近期又在酝酿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撤销所有区域公司,变成总部--片区总公司两级管控。
聚焦万科集团商业板块的唯一对外平台——印力集团,战略定位明确从“商业运营商”转型“市场化大资管平台”。具备资管实战经验的印力团队亦深刻认知:商业运营的终点,是为资产创造可流通的价值。日前,印力集团与泰国The Mall 集团就文化IP、会员生态、品牌出海等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便是其战略进阶的关键落子。
■大悦城控股将商业管理中心升格为商业事业部,运营策略聚焦“年轻力”
6月底,大悦城控股宣布,将商业管理中心调整为商业事业部:
原“商业管理中心”升级为“商业事业部”,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商业管理专业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新事业部将承担更重要的战略职能,强化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写字楼等)的精细化运营与资本闭环能力,推动资产价值提升。
这说明,大悦城控股进一步聚焦经营性业务,此前在2024年度报告中,便明确其“1123”战略体系(第一个“1”,指提升商业引领地位,通过商业稳定的利润贡献,助力公司穿越行业周期)。在商业运营层面,大悦城团队围绕如何解决年轻人的体验需求,以“潮流生活文化引领者”品牌理念,打造“年轻力”商业生态,于4月发布「大朋友」年轻力计划(以“大朋友”之名,面向消费者,更延伸至品牌商户与异业伙伴,寻找契合点,共同探索年轻力)。
// 港资企业:重仓内地高端商业,核心管理层与内地市场进一步融合
反观早期在内地高端商业占据主导位置的港资企业,优势逐渐缩小。而这把火,直接点燃了内地连锁开发商与港资企业的“抢人大战”:华润万象生活从太古地产挖来陈家昭、香港置地从万科挖来滕樱君、k11从华润万象生活挖来王小虎……
当然,港资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从战略转型、调整业务布局,到内部提拔能力者、外聘行业精英,他们将更多筹码押注在内地市场。
■太古地产:强化内地零售业务布局,内地背景高管晋升战略要职
6月,为进一步强化内地零售布局,太古地产公布一系列关键人事任命:
原太古地产新项目(零售)总经理余国安(Max Yu),升任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新项目)总经理,专注于新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继续负责三亚、西安及广州聚龙湾等新零售项目的发展、执行及优化工作,并继续统筹三里屯太古里、兴业太古汇和张园的营运及升级工作)。
太古地产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新项目)总经理 余国安 (Max Yu)
图源:三里屯太古里服务号
原成都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Molly Wu),获任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总经理,协调中国内地的零售策略与营运(特别是广州太古汇与北京颐堤港两个运营中心的协同,确保卓越营运表现,并推动整个零售组合的有效增长与协同效益),同时继续全面负责成都太古里的运营管理。
太古地产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总经理、成都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Molly Wu)
图源:成都太古里服务号
原上海前滩太古里总经理顾育真(Joanna Ku),获任零售业务(上海浦东)总经理,领导浦东新区零售资产的战略拓展与营运优化(统筹前滩综合发展项目以及陆家嘴太古源项目零售部分的开发、执行与优化工作),同时继续全面负责上海前滩太古里的运营管理。
太古地产零售业务(上海浦东)总经理、上海前滩太古里总经理顾育真(Joanna Ku)
图源:太古地产官方公众号
关于此番人员调整,太古地产的回应更是强调了中国内地作为公司核心业务市场的重要地位。太古地产表示,优秀的人才团队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亦是实现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的重要保障。非英系港系出身的内地高管晋升至战略要职,亦佐证了太古地产与内地市场的融合正在持续加强。
■香港置地:内地战略转型加速度,挖来多名“实力干将”
香港置地自去年底宣布调整发展策略(不再投资建售物业,更聚焦商业地产领域),2025年来其内部人员组织持续调整:
为推进实施新战略转型,前万科集团首席组织官滕樱君加盟香港置地,出任中国内地战略转型首席顾问。
为加速整合国际资本与本土化运营的战略转向,尤其在亚洲最大在建商业综合体项目上展开深度布局,拥有黑石、博枫资管背景的关仕荣(Stuart Grant),出任上海西岸中環项目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领导确保项目与香港中环旗舰资产形成战略协同。
为精简组织架构、提高效率,取消所有城市公司,将内地开发业务的权限直接收归于集团。这更是涉及到批量中层调动,当中多个城市公司总经理已调任集团总部,也有部分城市公司总经理在5月已离职。
这一新的战略调整预计在未来10年回收100亿美元资金,并全部押注高端商业资产。对于香港置地在经营层面作出重大调整、对组织架构大刀阔斧改革、内地密集开出多个新商场,有行业人感叹:“这家百年港资企业的自救思路,倒是清晰得像个狠人!”
02.
商管巨头开始卷
人才招聘计划与培养体系!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在商业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开发商/运营商们深谙人才是商业向新、向前的核心驱动力,对人才的需求也从“量”转向“质”。头部商管公司正在着手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对同行也具备参考价值。
// 华润万象生活:启动“万象引力”精英人才招聘,制定外聘人才全周期“着陆计划”
5月,华润万象生活宣布启动“万象引力”精英人才招聘计划,向全社会招聘商管、物管领域高级管理人才(如购物中心总经理、写字楼项目负责人、物业住宅及非住项目总经理等),且针对新引进人才制定覆盖“融入—历练—培养”全周期的“着陆计划”。
图源:华润万象生活招聘公众号
华润万象生活外聘人才“着陆计划”:
通过为新引进人才配置各单位管理层级别的“师傅”,进行为期6个月的带岗历练;
匹配“专业之道”的业务与管理能力提升课程,帮助新引进人才迅速融入组织、夯实并提升管理能力,也持续为他们提供更多内部发展(内部竞聘、跨航道流动)机会。
赢商网获悉,近年来,华润万象生活通过“总部职能平台化、业务航道实体化、细分赛道专业化”组织变革强化跨赛道协同效应,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构建复合型人才矩阵。而这次推出“万象引力”,相比以往的人才招聘,更聚焦商管、物管业务关键管理人才的招引,国际化、多元化的招聘标准也体现了华润万象生活更为开放、市场化的人才观。
03.
商业大佬们创业
实力派经理人有了新去处
// “商业老将”创业:凌常峰成立轻资产管理公司,田维龙瞄准资产证券化新赛道
近年来,一批“商业老将”开启了自主创业。前有张华容创办商业资产管理品牌——悦容匯、何相国成立新商管公司——傲冠商业,现有凌常峰以宁朴发展董事长的新身份亮相、田维龙也揭开了自己的商业版图——锦楼集团。
“现在,是抄底很重要的时机。头部已经自顾不暇,那就需要有一批人踊跃地站出来迎接挑战。”
“系统地推动商业运营、资产管理、物业管理和商业智能化能力的提升,才是未来资产价值闭环实现之道。”
“要想长期做商业地产,那就得非常慎重,如果不对城市的个性、居民,以及商业环境底色有很深的了解,以赚快钱的心态是无法融入进来的,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也会格格不入。”
这些独到见解,都是“商业地产大佬”们凭借数十年行业积累和扎实专业功底,对当下市场作出的前瞻性判断。运营项目升级调改、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乃至城市更新、非标商业、特色文旅……他们瞄准赛道、看准机会就付出行动!
■凌常峰创办宁朴发展,轻资产接手北京侨福芳草地、上海露香园
1月底,凌常峰正式卸任香港置地中国物业发展执行董事职务。3月,他以宁朴发展董事长的新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与北京侨福芳草地达成轻资产管理合作。5月,宁朴发展再成为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城市更新项目——露香园片区的商业资产管理伙伴。
“天生的领导者,打造团队能力很强”,这是同行对凌常峰的评价。他作为香港置地首位内地籍高管,带领公司在内地实现“0到1”突破,其操盘团队打造的重庆光环首年销售额达20亿。而今,他创办的宁朴发展继续深耕轻资产赛道,定位“聚焦中高端核心资产商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服务商”,核心成员来自香港置地、华润万象生活等高管团队。
宁朴发展董事长凌常峰
图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暨建设管理系公众号
■田维龙创办锦楼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商业、资管、智库、产业四大板块
2024年12月,田维龙辞任大悦城控股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职务,结束了在大悦城15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期间他从商业运营到资产管理均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直至今年6月,田维龙自主创办的锦楼集团,其商业版图亦明晰:
锦楼集团设北京、成都双总部,四大业务板块涵盖锦楼资管、锦楼商业、锦楼智库及锦楼产业,业务布局重点发力“城市更新、在营项目升级、社区商业、不良资产收并购、特色文旅”五大产品体系。
以“锦楼商业”为战略核心,立足成都辐射成渝,战略布局华南、华东等商业品牌较为空白的城市;“锦楼产业”则聚焦资产证券化新赛道,在天府新区成立“成都资产证券化服务中心”。
锦楼集团董事长 田维龙
图源:锦楼集团官方公众号
近期,锦楼集团新动作频频,6月与万象置业达成战略合作,接手福州万象Park(前身为福州首个单体购物中心——万象九宜城)的升级改造;7月正式发布全新社区商业品牌“锦隆心”,且计划于2026年陆续推出6个样板示范项目……
// 职业经理人们抵达“新岗位”:徐猛空降宝龙商业总裁、王小虎入职k11集团高级副总裁…
优秀人才从来不缺机会!在赢商网2025上半年统计的53起商业地产圈高管变动中,跳槽/新上任为22起,占比超四成。他们或是企业转型所需的商业创新思维“新血液”、或是具备敏锐商业洞察力的“行业老兵”、或是在一线敢拼敢闯“全能ACE”……
头部企业押注一二线核心商圈高端项目以构筑竞争壁垒,高能级城市仍是跳槽核心市场。前王府中環商业总经理杨健3月正式出任北京侨福芳草地总经理,关仕荣(Stuart Grant)6月底正式获任香港置地上海西岸中環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企业用人尤其看重候选人的垂直领域经验,在专业领域有深厚沉淀的领导型人才更容易获得信任感。重心始终聚焦在商业开发和运营上的宝龙商业,年初挖来徐猛出任宝龙商业总裁,希冀他能为公司带来新的战略视角和运营理念;香港置地也邀请来“人力组织管理的老法师”滕樱君,协助中国内地团队完成公司的新战略转型。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发力资管赛道及轻资产拓展业务,资管岗位需求亦有所增加。前华润万象生活总部拓展部门总经理王小虎,1月入职k11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分管大陆轻资产拓展业务;前中海商管华北区域副总张文浩,6月入职中国金茂担任总部资管部副总经理。
赢商网始终相信,人才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是驱动商业向新、向前的核心动力。我们推出免费招聘求职平台 · 梧桐职聘:
在赢商网pc端 /APP开辟“ 招聘求职 ”频道,以及在赢商网公众号上定期发布招聘求职信息。
只需将招聘需求和求职信息,发邮件news@winshang.com给我们即可。
2025上半年人事变动盘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