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超90家消费电子门店的零售老手,正在积极拥抱年轻人的喜好 | 共赢合伙人
编者按
见时代之风,论经营之禾。繁华的商业舞台上,品牌的光芒璀璨夺目,而大多数品牌背后都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他们就是——品牌合伙人。
赢商网重磅推出《共赢合伙人》专题,将对话100位超级合伙人,记录和了解他们从选择项目到与品牌实现共赢的过程。
这是《共赢合伙人》系列的第26位访谈对象。
本期访谈对象:
广东新联(SUNION)苹果事业部总经理 黄世东
自2000年从业开始,黄世东便投身于消费电子零售行业。更是从2006年开始,专注于苹果产品零售。2008年,他出任SUNION新联苹果事业部总经理,带领团队一路前进——从2015年的Apple 中国区五大KA合作伙伴经销商之一,到2019年的Apple中国区最大优质经销商,如今新联拥有覆盖5省24城的91家门店,并在向着年底百店目标进发。
对于黄世东来说,苹果产品零售生意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美丽,是坚持和对长期主义的信仰支撑着他走过那些艰难的岁月。
拒绝投机主义,是在与黄世东对话中最深刻的感受。在这样的价值观下,门店选址不贪求“C位”只选“合适”,产品到消费者的每一环也都细致到位。“事情做不到1就是0”的极致追求,让新联单店产能稳居苹果中国区前列,实现年度销售额稳步提升。
1
苹果对经销商最大的帮助
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品牌数读:了解到您一直深耕消费电子零售行业,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从业背景?
黄世东: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在这个行业。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做摩托罗拉西南区域代理商。当时代理商制还是主流,我主要负责市场和业务管控。
中间经历了从诺基亚、摩托罗拉一统江湖到国产手机腾飞的变化,大概在2006前后,我们的业务也从摩托罗拉往苹果调整。但当时苹果的主要销售渠道在电脑城,规模小、客户少,也没有特别亮眼的产品,价格也贵,可以说有特别多不成功的条件。
尽管负面声音多,但是冥冥之中又觉得苹果有潜力。所以我们一方面在犹豫、质疑,但是也没有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毕竟在这个领域,还是能够捕捉到一些发展趋势,在别人看来是风险的事情,实际上也有很多机会与机遇。
到了2008年我来到广州加入新联,担任了新联苹果事业部总经理,执掌中国区第三大苹果授权经销商网络。算下来到明年,我做苹果产品零售差不多就有20年了。
品牌数读:品牌方在哪些方面为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黄世东:2008年,苹果公司在北京三里屯开设了中国第一家Apple Store,实现从电脑城走出来的重要一步。这种渠道策略的变化,不仅需要品牌自身调整,还要有消费者的配合,但这在当时并不容易。
站在我的角度,从渠道到消费者,有太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千锤百炼。
但后来发现,苹果不是一个谁都能做且做好的品牌,它要求你要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对选址、运营、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苹果对经销商帮助最大的,就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投机主义,要务实。你想投机主义赚快钱的,真的上不了这个船,至少在当年是。
品牌数读:作为苹果中国区优质经销商之一,对比其他经销商,新联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黄世东:目前我们在苹果经销商体系里面,规模方面应该属于前三,91 家门店覆盖了5省24 城。我们的优势的话,可能有两个点。第一点,我觉得是我们和苹果这家企业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当中最核心的就是没有投机主义。所以这么多年,新联的门店品质、单店产能、各方面客流,可以说是苹果整个经销商体系里面是最好的,更加可以持续的。
第二点,是团队执行力强,规则意识强。这里要提到一个0和1的概念,没有做到1统统都是0。简单来说就是态度的坚决。如果坚决,你就能做生意。但是往往很多企业、很多人抱着“可以就行了”“差不多行了”的态度,规则性不是特别强。
品牌数读:有人将Apple Store比作“大型超市”,将Apple授权经销商门店比作“便利店”,您怎么看?
黄世东:直营店我觉得还是挺棒的,它在一个城市,像一个标杆一样。但是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去到直营店的同时,也会选我们的店,为什么?因为经销商门店更加便捷,在价格、服务方面,不能说比直营店更好,但是会更灵活。因为消费者是多元的,需求也是多元的。
品牌数读:前面您提到苹果有很高的要求,包括选址,新联也开了90多家门店了,所以在选址方面您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黄世东:我们这么多年里面,一直追求背后的本质,所以在开店这方面,一定要开优秀的、好的、合适的门店。在50 家店以内的每一家店,其实都是我参与去选址的。毕竟开店就跟生孩子一样,这个孩子生下来,好就好,不好后期很难调。
在选址方面,核心就是选最合适的,不能一味追求最好的。毕竟谁都知道C位好,但还是要综合看品牌调性、客流、租金条件以及商场的整个布局,综合评估多个维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从商场的角度来看,它们要越做越好,一定是会做调改的。最好的位置竞争也强,倒不如刚开始就选个合适的好位置。比如我们在广州太古汇的门店,从2012年以来,左邻右舍已经换了好多轮,但我们直到今年才调整;广州天河城店,更是从2008年开业到现在没有动过。
至于商场层面,新项目我在乎它招商团队对于项目定位的坚持。在实际招商过程当中,他如果足够坚持,做出来都不会太差。现实中,更多是在拼命“填满铺子”,最后变得五花八门。已经开业的项目,我就看它在运营上是不是爱折腾,比如做会员活动、满减、调改等等,只要是在干活的场子,我觉得都不差。
2
摒弃投机主义
拥抱年轻人的喜好
品牌数读:了解到您还经销番茄口袋,为什么会从数码跨界到潮品?
黄世东:做了很多年苹果的生意,我们也积累了一部分零售方面的团队运营经验和能力,以及商场的资源,这是一个优势。
番茄口袋,不仅仅是单一的卖产品,其实还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一些情绪,是一个给人创造快乐的地方。比如说,店内的一个香薰闻到之后会感觉到很惬意;文创类的产品,也可以和消费者形成更多联动,承载一些城市的记忆。
我认为未来年轻人肯定会更加宅,中国的消费应该未来处于降级通道,番茄口袋的选品和场景打造,符合未来的消费趋势,所以我们决定加入。
品牌数读:在团队的搭建和运营上,番茄口袋和苹果有什么差异?
黄世东:在2022年我们就着手去推动这个事情了,公司内部有很大分歧。在团队上和运营上,两者完全不一样。
苹果注重客户的体验,注重人员的专业培训,既要会沟通话术,也要懂产品,前端后端都很重要。而番茄口袋的前端,是给到客户自由选择权,不要打扰客户,重在后台的选品、场景的打造。番茄的产品多,有一万个SKU,更新也得快。
品牌数读:如今不少品牌都开放了加盟,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加盟环境?您认为品牌与加盟商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合作关系?
黄世东:现在加盟比较多元,但鱼目混珠。我做苹果做了那么多年,我会追求很多的品牌背后的真实的东西。
就是说这个品牌是真真正正以消费者为核心,想去做长远地去做这个事业,或者是需要在渠道端借助力量的品牌方,是值得合作的。但如果是基于套路,基于谋取短期的投机主义的牟利,我觉得从这种合作是不OK 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我觉得多看少动。因为很多品牌加盟是为了割韭菜。结合我们失败的经历来讲,现在往后做的任何一个生意,都应该遵循“以消费者为核心”,消费者的感受、消费者的反馈、消费者的体验,一切围绕这个核心去做。未来投机主义在中国,越来越没有市场。做任何一个行业,做任何一件事情、工作,都要专业。
相互成就的品牌和加盟商,就是最好的合作关系。
品牌数读:如果再去代理新的品牌,您会优先选择什么样的品牌?又会如何与已有品牌形成资源互补?
黄世东:如果我真要去选,我会参考日本市场。我认为不管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消费客群,还是人口的结构,日本跟我们的画像是最像的。如果一个品类的消费趋势已经不在,那我不会去做。第二就是未来肯定是做服务,消费服务,我觉得这个是永恒的,它是现金流的生意。我们应该去拥抱年轻人的喜好,我们应该去做这些东西。
我不想投机主义,想做长期可持续的生意,也会选择有坚持和执着理念的品牌。目前我们的体系比较庞大和稳定,做好规划,应该可以资源互补。
当然,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机会还是蛮大的。
品牌数读:在这些年的投资代理经验中,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对于考虑做投资代理的新手,您有什么建议?
黄世东: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始终坚持,最后就会有好的回报和收获。
至于投资代理新手,不要投机主义,你的认知哪里,机会就在哪里,资源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