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文旅“梦回”演艺:一场秀打开一座城,国风美学走心幕后全纪录
一场秀两种感动,一眼水幕火光、一声乡音家国,全都撞进心里。今年暑期,融创文旅大型国风实景秀“梦回”系列在济南、广州、南昌、无锡四大文旅城同启,升级后的《梦回西楼》《梦回岭南》与首秀的《梦回洪州》《梦回太湖》将联合上演超200场,只为把千年传奇故事带到游客的眼前并种进心里,用“一场秀打开一座城”。
近两年,融创文旅专注“旅游演艺”深度研发:去年暑期,以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为灵感,首作《梦回西楼》落地济南;一年后,“梦回”IP已连落四城,形成演艺矩阵。
非遗技艺、民族图腾、在地文化被主创团队拆解、重组,再借激光、水效、LED屏、全景声等科技浇筑,让历史在夜色中复活。融创文旅正借此完成一次角色转换——从“设备乐园”到“内容乐园”,让每一台“梦回”都成为一座城的沉浸式名片。
《梦回西楼》现场实景图
台前是千年东方美学、60米火海映红夜空,幕后是30℃+高温里的汗水、上千次排练的昼夜。现在,推开这扇时空之门——一秒落座台前,再转身潜入幕后,探寻“梦回”如何用科技翻译文化,再把体验变成诗。
“诗词与铁花、水幕和LED大屏结合太震撼,孩子全程目不转睛!”今年五一期间重磅回归的升级版《梦回西楼》,持续收获观众的好评。暑期该爆款演艺连演超50天,酷暑骤雨不缺席,高峰日再加场。
一台融合“人、声、光、火、影”的新国风演艺,背后是融创演艺主创团队耗时四个月、上百次的剧本淬炼,泉城文化记忆与观众怦然共振;新增百余盏数控灯和百件道具,联袂全新升降舞台、两侧大型LED屏,宋韵文化的观感更立体;百余名演职人员精准协同,80多个演出节点在四幕剧中一气呵成。
李清照“月满西楼”的柔情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在铁花、舞龙、鱼灯的古代浪漫和水幕投影、数控喷泉现代科技中苏醒。然而,夏季的高温、骤雨和狂风,让室外舞台秒变“战场”:机械组员工实时掌握千台设备运作情况,打铁花、喷火角度需根据风向实时调整,舞台加冰、后台加空调只为让演员在酷暑中依旧精准落剑、甩袖、转身。
《梦回西楼》现场实景图
从闺阁到沙场,从青丝到白发,每一幕演员都倾注了极致热情与专业。舞蹈演员们每晚上演3次2分钟极速换装,层层铠甲、水袖需分秒必争;刀枪、灯笼等上百件道具由8位道具师“快递式”精准调度或搬移;打铁花师傅在1600℃铁瀑中挥汗,火星如雨,惊险与绝美同生。
百炼成精品——《梦回西楼》是百人用汗水、专注淬成的宋韵一夜。他们把宋韵的刚柔与浪漫扛在肩上,也刻进泉城夏夜的星光里。
“升级后的演出更有历史厚重感,场面很震撼壮观,非常值得一看。”今年7月5日,《梦回岭南》2.0版首演结束,现场很多观众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在看台上,年初初演那座40米山体依旧巍峨,暑期又嵌入两块16×10米巨型弧屏,结合大型水幕和威亚、火等特效,让南越古国、岭南武术和采茶、非遗技艺在光影中“活”了起来。
观众所见的时空隧道,是主创团队耗时两个月,从剧本创作到现场联排精心铺就的——排练厅里,演员们为新增“南越王赵佗开疆拓土”篇章开启极限冲刺:短时间吃透新人物、新叙事,舞蹈动作与戏剧节奏同步加码;在山体舞台之上,每天正午打铁花师傅背着20斤煤炭,顶着30℃+烈日攀上12个高台,再提前一小时将铁炼成水。
夜晚1600℃铁花下,演员们与铁花师傅隔空共振——一方用汗水完成角色蜕变,一方用滚烫火星点亮岭南夜空。
“在岭南这片英雄之地,我们希望让观众听见历史的呼吸,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方式。”《梦回岭南》总导演刘志晖说,团队与爱乐乐团共创出了演艺的灵魂之音:马头琴、琵琶、唢呐、古筝与大鼓结合现代编曲,再与舞蹈和铁花完美融合,传递出浓厚的岭南文化意蕴。
《梦回岭南》现场实景图
“从海昏侯编钟到滕王阁笔墨,历史故事和人物从课本中走出!"这是《梦回洪州》7月12日首演后,现场观众们的由衷感叹。这场大型国风实景秀,源于创作团队对海昏侯博物馆、滕王阁等历史文脉的探访,在一砖一瓦、一简一页中“打捞”千年文萃。
“汉代礼乐、《滕王阁序》是南昌历史文化的高光,王勃、灌婴将军等名人深得人们喜爱,因此团队经过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节目的文化基底,并将《滕王阁序》中南昌的古称洪州作为节目名,并还原灌婴筑城等标志性事件。”融创文旅主题娱乐演艺负责人杨洋介绍称。
为生动再现王勃《滕王阁序》的盛景,主创团队策划搭建了30米高巨型银丝古建筑舞台,配合720㎡巨幅动态视觉画卷,让观众穿越唐朝,亲临滕王阁;铁花秀联动数字光影,让王勃笔下“落霞孤鹜”的诗意具象化。
《梦回洪州》现场实景图
舞台成为时空长廊,数十名演员化身汉代乐舞、唐代文人等轮番登场,龙舟搏浪与采茶女歌声在舞间无缝转场。而当战火突起,铁花、飞天火壶、火刀矩阵如万箭破空,直扑城墙,朱文正死守洪都的悲壮,被熔进铁花铸成不灭战魂。
《梦回洪州》现场实景图
终章,“梦回”团队特邀先锋艺术家,以现代交响混编《映山红》,在民族器乐与万人合唱的旋律中,无数观众为这座英雄之城的历史故事感动泪目。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随灯光与乐潮瞬间撞至胸口,直击泪点。”7月17日《梦回太湖》首演结束,观众仍沉醉于60分钟的水火史诗,江南千年余味悠长。
《梦回太湖》的剧本创作从去年12月份开始启动,半年间迭代20余次。今年5月下旬,以乐园内湖面为中心的舞台布景开始搭建,火控、水效、灯阵逐秒唤醒,演员踩着原创音乐的律动排练走位,每个节拍的衔接如精密时钟:
60米火效映红太湖夜空,100米水效托起浣纱女的倒影,百余束数控灯将吴越风骨与无锡烟火一并点亮;顾恺之、徐霞客、苏轼等历史名人穿着定制服装“穿越”而来,西施一袭 30 米红裙铺陈水面,如晚霞坠入千年前的波光。
《梦回太湖》现场实景图
为精准复刻江南气韵,《梦回太湖》舞台中央深挖4.5米,一方巨型水池化作“流动太湖”。乌篷船轻摇、小桥流水在光影里缓缓铺展,更有吴侬软语让观众一秒入戏。而为了这幅“流动的太湖画卷”,“梦回”舞台搭建团队冒雨抢时——雨天占半,仍把多种水效、火效严丝合缝融入四大篇章。
舞台上,非遗打铁花、火壶、凌空舞焰与全息投影、数控喷泉同频共振;舞台下,观众听见铸剑匠的心跳,共情于西施的不舍,与千年前的悲喜同频呼吸。
从视觉震撼到情感共振,融创文旅以“梦回”IP为轴心,将持续以“演艺+”驱动文旅新场景打造。一方面,融创乐园和海世界、水世界联动,形成“一主多辅”的演艺阵容,在“梦回”演出地衍生出多元沉浸内容。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演艺系列,在成都、合肥、重庆、哈尔滨等文旅城,上新了室外马战特技实景秀、室内大马戏、夜间火舞秀等系列文旅演艺产品。
在融创文旅演艺的聚光灯下,在地文化从书本中走出来,随时能入戏的“身边好戏”,为融创文旅城的游客持续刷新惊喜,不断为文旅市场带来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