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城市沙龙|共探竞合时代下的“反内卷”路径
7月30日,赢商网携手佛山王府井紫薇港、覔书店共同举办“竞合时代下的反内卷路径”为主题的佛山城市沙龙。
现场包括保卓商管、佛山饮食商会连锁协会、佛山王府井紫薇港、佛山千灯湖环宇城、佛山保利水城时光汇、佛山佛乐时、佛山顺联公园里、佛山创意产业园、佛山和信广场、佛山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佛山顺控·漫华里、佛山博伯丽奥莱小镇、高明盈信广场、佛山南海新经济广场、佛山幸福里、佛山国瑞升平、佛山灯湖·樽岸威士忌风情街、佛山东方广场、佛山富弘广场、佛山UIG工坊、佛山天佑城、 佛山添盛广场、大良保利广场、格力电器、阿爆柠檬茶、拾叁唐、SANI、番小桔、茶理宜世、蒙自源、椰客、大鹅屋、星聚会KTV、水云间等企业、协会、项目和品牌代表,齐聚禅城,为这座“湾区商业内卷之王”带来可参考的突围样本。
作为主办方代表,赢商股份总裁助理兼华南区域总经理、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文生表示,内卷这个词近年来在商业地产行业内被反复提及,尤其是佛山,赢商大数据监测,目前佛山以1037万㎡存量在全国排名TOP14,在大湾区内更是紧随深圳、广州之后。这种迈入存量竞争的态势,本质是市场成熟的必经阶段。
李文生还提到,从行业角度来看,个人不反对内卷,因为良性的内卷是行业迭代的核心驱动力,它倒逼商业的精耕细作,带来产品、服务的进步,并以此衍生新的商业内容,佛山市场也将在良性竞争下推进新的发展阶段。
在主题分享环节,赢商股份新媒体中心高级研究员潘伊纯带来了《2025上半年零售商业市场与首发经济趋势报告》解读。
报告显示,全国集中式商业市场增量持续回落,2025年上半年新开商业项目120个,新增商业体量863.5万㎡,同比下降26%。
近3年来,5-10万㎡的中型项目、5万㎡以下的小型项目成为商业增量主力,占比均超25%,10-20万㎡的大型项目在整体商业增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同期,存量改造焕新项目在整体商业增量中的占比由16%稳步提升至18%,通过轻量化改造延长资产生命周期的趋势凸显。
报告同时指出,首发经济作为零售市场的重要创新方向持续活跃。2025年上半年,典型一二线城市新开品质首店超2500个,同比增15.1%,其中超61%为城市首店,高能级首店超204个。
聚焦佛山市场,2025年上半年迎来顺德万象汇、金海万民城等新项目,商业增量超34万㎡,同比增长137%,下半年预计还将有10座购物中心筹开,新增80.1万㎡供应,有望扭转佛山持续5年的商业增量下滑态势。
2025年上半年,佛山重点商业项目新开品质首店数量77个,城市首店占比94.8%。从业态占比来看,餐饮首店品牌占比最高,达45.45%,其次为零售品牌首店,占比32.47%。
赢商股份华南区域(广州)市场总监李亚青则带来《数智化赋能实体商业》主题分享,她表示,赢商股份创立于2010年,多年专注深耕零售商业,已经从贯穿零售商业经营全周期的整合营销平台,转型为以大数据和AI技术为核心、覆盖零售商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行业领先的商业服务平台,赢商股份也是国家商务部的长期合作伙伴,与多地政府建立了城市商业监测、夜间经济专题研究、首发经济专题研究、智慧商圈申报与建设等合作,服务全国40+市商务局及商圈。未来,期待与佛山的商业同仁们继续深化在零售商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此次沙龙的重头戏环节,与会嘉宾就佛山商业市场“内卷”与“反内卷”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沙龙交流话题:
1、存量时代,商业浓度超标的佛山市场,在卷场景、卷体验、卷营销之外,还有哪些可卷的内容?又如何进行反内卷?
2、共生、共创主导的商业新趋势下,商场与商场之间如何实现竞合共生?商场与品牌之间又如何进行深度共创?
3、佛山商业正面临“多中心分流+消费需求换代”双重考验,商场与品牌方如何应对未来的竞争与挑战,在竞合共生中寻找下一轮增长引擎?
佛山千灯湖环宇城总经理丘海秋:
千灯湖环宇城深耕佛山市场9年,核心优势在于深度在地化运营与灵活调整能力,创新营销场景和街区改造是我们擅长的内容。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我们要持续重点强化两大能力:一是建立数据驱动决策机制,密切追踪品牌走势与市场趋势;二是实施动态品牌调整机制,保持每年20%主动调整面积。
首店经济也是我们的重要抓手,通过跨区域引进佛山稀缺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我们一直在做顺势而为的事情,坚持“正和博弈”,一起把南海的蛋糕做大。
保利水城时光汇总经理曾学韵:
当前商业环境的“内卷”已偏离健康轨道,一方面,过度工作如996正挤压消费者的消费时间;另一方面,恶性价格战侵蚀商业利润。例如外卖平台大战中,商家工作量增30%但利润反降10%,导致员工收入减少、消费力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商业“内卷”的困境在佛山尤为明显,以南海区桂城为例,2009年保利水城开业时是区域唯一购物中心,如今16年过后周边已聚集23个商业体,面对83万常住人口与近200万㎡的商业存量,与其琢磨“超越对手”,不如先把自己做扎实。这既要聚焦产品力打磨,而非盲目竞争;更要突破地域限制,吸引广州及珠三角“微度假”客群,做大蛋糕,再和同行约定“不卷价格、共抢外埠客”,让商圈先健康,再谈繁荣。
佛山饮食商会连锁协会会长石林:
从协会的视角,我想分享三点思考:
第一,‌从文化驱动到制造基因到商业消费,‌是破局同质化竞争的关键。例如今年佛山龙舟文化IP的打造,通过龙舟这一非遗符号,串联起龙船饭、龙舟盲盒等衍生消费,形成“文化激活—制造参与—商业转化”的闭环。
第二,‌跨区域协同,合力打造佛山商业差异化特色。例如禅城区推动的万亿城央六城联盟项目正在通过引入重庆萌宠团队、苏州会馆等外来IP形成错位互补,这种“跨城联动”能够避免同质化内卷,将零和博弈转化为错位共生。
第三,从流量噱头到情感共鸣,再到城市记忆‌的转化,是商业可持续的核心。将一系列流量事件转化为深度体验场景,强化商业空间社交温度,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品牌资产。
佛山王府井紫薇港总经理王淼:
在季华路商圈的竞合发展中,王府井紫薇港始终倡导“健康内卷”与差异化共生。我们认为,内卷的本质是同质化恶性竞争,而破解之道在于依托政府五年商圈规划,与佛山创意产业园以及周边陶瓷城、汽车城、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互补生态,共同做大区域蛋糕。32万㎡王府井紫薇港作为佛山体量最大的商业体,正通过二期扩容完善全业态布局,并借力酒店、拾叁唐live house、网球场等资源打造“两天一夜”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基于王府井联营基因,我们与品牌方构建深度共生关系,坚信“品牌盈利商场方能发展”。通过超98万会员数据精准导流、市场资源联动、精细化运营支持,切实赋能品牌成长。同时,与创意产业园等伙伴推动交通接驳、停车共享、天桥美陈等硬件协同,让消费者“无脑选择”季华路商圈——白天品质消费在紫薇港,夜间烟火气聚于创产,最终实现客流共享、生态共赢。
佛山创意产业园商业总经理刘青:
人均商业面积远超广州、每年新增数十万方新项目…佛山商业早已进入深度内卷,佛山创意产业园选择以错位共生进行破局。我们认为,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威胁行业根基,突围需双轨并行。
一方面,在宏观方面呼吁政府引导商圈差异化定位。如祖庙商圈主打岭南文化+高端旅游,与佛山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商圈的青年潮流+夜经济形成天然互补,前者吸引外地游客,后者聚焦本地及大湾区年轻客群。创产有效利用餐饮、娱乐业态与王府井紫薇港零售优势形成竞合共生,共同扩大商圈辐射力。
另一方面,在微观方面,创产锚定“非标商业”赛道,将文商旅融合作为核心竞争力,做“城市青年的精神家园”,专注安放年轻人无处安放的青春,在老旧厂房基础上持续投入创新业态与场景打造,实现文旅引流、商业变现。今年上半年客流逆势增长20%,印证差异化路径的有效性。
佛山顺联公园里项目总经理叶辉宇:
顺联公园里将持续深化4个商业标签——在地美食、亲子遛娃、人宠友好、年轻潮玩。
目前,顺联公园里拥有16家在地美食品牌,是佛山首家人宠友好购物中心、南海区首批儿童友好型商场。
在前面3个标签已清晰市场呈现的基础上,我们特别成立了一个由30岁以下的985、211研究生年轻团队组成的"商业创新小组",深入研究国内外商业新型态、新玩法,未来将持续为“公园式购物中心”标签的具象化提供经营层面、创意层面的承托。
通过商户共生计划,我们建立了跨品牌流量池,实现200家商户的联动共生,也成功孵化升级了一批佛山本土在地品牌。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园林景观的升级改造,打造顺联公园里2.0版,为佛山呈现一个有意思、有温度、有颜值的城市休闲理想地的公园式商业。
佛山和信广场项目总经理刘世奇:
打造好的商业项目,既要回归商业本质,也要保持持续创新、学习的热情,经常“走出去”向优质的商业项目学习,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商业内容,赢得消费者青睐。
今年下半年,和信广场将进行空间场景的进一步升级,包括外立面升级、场内局部区域焕新,通过空间、内容的整体升级,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善待品牌商户,与品牌商户共生共赢”是我们坚持了12年的理念,期待未来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成长,合作共赢。
南国啟骏商业运营总经理钟伟其:
目前,佛山商业市场面临多重考验,一是商圈多中心化带来的客群分流与线上线下分流同时并存,二是消费需求迭代和消费偏好的进一步细分,三是消费力提升与人口增长趋于平缓,但仍然不断有新的商业增量涌入。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找到增长引擎?首先是承认困难、敬畏困难,保持稳定的心态才能长远走下去。
在实际落地层面,面对商圈多中心化分流的市场大环境,打造增长引擎的关键点是做好社区感、社群感、社交感。
社区感,是专注服务好周边社区的核心客群,提升社区温度;社群感,结合消费者标新立异的个性化需求,着重提炼1~2个特定标签,专注运营细分社群,培养特定社群的目的性消费体验习惯;社交感,是打造有温度的场景与氛围,与品牌方的垂直内容、粉丝社群同频共振,打造共赢共生的商业生态,谋求长期有序的增长。
具体到佛乐时项目,这个项目一个比较突出的标签是拥有大约7800㎡的演艺中心,未来将呈现不同类型的演艺活动。在做好“社区感”的基础上,我们将放大“演艺中心”这个差异化标签,以此扩大项目的辐射范围,在市场“窄门”中寻求增长突破口。
拾叁唐副总裁张立:
行业内卷,是中国商业进化的动力,推动品类分化和产品迭代,而品牌与商业体的关系则如同“夫妻”,需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他精神实现长远发展。已在广佛区域布局13家门店的拾叁唐,将把即将8月开业的佛山王府井紫薇港旗舰店作为战略重心,依托两大核心打造品牌与商业体共生样本。
业态互补性:通过商业综合体的系统性规划和业态组合,匹配如宵夜、演艺等配套,品牌也应更多元化和复合化,把酒吧餐饮化、餐饮酒吧化,充分发挥品牌的夜经济特色,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双向赋能机制:拾叁唐在广佛拥有百万私域会员,而王府井紫薇港也沉淀了超98万会员,双方可通过会员共享、联合如演唱会活动及商家联盟,为双方实现互相导流并拓展消费场景,带来“吃饭-喝酒-娱乐”的一站式体验。
SANI创始人江小云:
面对多中心分流和需求换代考验,我们首先内核要稳,始终坚守品牌定位,精准服务目标客群需求。SANNI成立至今11年,一直坚持以原创设计强化品牌文化基因,深度结合非遗文化打造产品差异化,注重场景温度和‌黄金选址,赢得市场认可。
当下市场环境,品牌与商场应该超越租赁关系,转型为价值共创的伙伴,坚持长期主义内核,‌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核心,通过文化赋能产品、场景化营销、商场生态共建,实现品牌与商业体的可持续增长。
阿爆柠檬茶创始人李家荣:
在当前消费分层的市场环境下,以Z世代与“2+1”年轻家庭为主流的新一代消费者正推动市场结构性变革——他们既会为高性价比茶饮买单,也愿意为具有社交货币属性的产品支付溢价。
这种矛盾消费背后,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跃迁:年轻客群不再满足于产品基础功能,更追求文化认同、小众圈层归属等精神价值。
面对这种变革,品牌创新面临高昂成本壁垒,如何平衡风险是重要功课。商场与品牌可以探索风险共担、增值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模式,尤其在佛山等供应链成熟区域,本土品牌应抓住这种转型机遇,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差异化破局。
……
通过本场沙龙对话,一个共识已经呼之欲出:当存量成为常态,竞合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共创不是营销话术,而是运营创新之道。
佛山商业也在摸索商业的下一轮增长,这并非一味地抢中心,而是造磁场,不是一个劲的卷价格,而是做好运营本身、产品本身、服务本身。共生与共创已成为佛山商业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