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行业 > 观察 > 正文

每月给毛孩子花4000,这届年轻人买的是“情绪解药”!

亿邦动力
摘要:“养娃式养宠”正在重构宠物市场。

文丨田雨

编辑丨石航千

“我每天早上7点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遛狗,遛完回来给它们准备吃的。”在苏州做家居产品经理的羌羌,一天大概要花两三个小时在两只狗身上,有时甚至更多。

她把自己的柯基(JK)和比格犬(Sugar)当作“儿女”来养,经常自称“妈妈”。除了早上,就连午休她也要赶回家遛狗,晚上还要陪它们玩耍、散步。

不仅如此,羌羌还会给它们过生日、拍写真、定制Elsa(冰雪奇缘里的女王)同款裙子,甚至把100平的出租屋改造成适宜小狗居住的“宠物乐园”。

而像羌羌这样的养宠人,不是个例。

在小红书上等社交媒体上,“是宠物更是家人”的话题浏览量超过50亿,“我的养宠日常”有31.2亿浏览量,“宠物穿搭”话题浏览量超过1.6亿......

“狗生是旷野,勇敢的小狗先享受世界。”网友们热衷于分享跟宠物一起的旅行:有人带着小狗去大西北、格聂雪山、赛里木湖甚至出国;有人带着小狗游泳、漂流、玩桨板、体验簪花.....

“没有小猫这个地球怎么转。”一个宠主分享了和自家小猫吵架冷战,最终“于心不忍”的经历,获得1万多点赞,近2000条评论。有人为专门为宠物猫开通了社交账号,希望可以结交一些“小猫朋友”;还有人为猫过生日,“小猫不懂生日和仪式感,这只是人类寻找的一个由头,把心底的爱意、谢意,再说一遍。”

在这些养宠人眼中,宠物是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全心呵护的家人。

宠物从“动物”变成“毛孩子”的背后,一场生活方式革命也正在悄然发生。

当年轻人推迟婚姻生育,宠物成为了填补情感空缺的重要角色。不断倾注的情感,让养宠已经不止“养活”,而是要“养好”:吃要科学配比,穿要时尚潮流,用要智能科技,连情绪价值都要拉满。

而这也正是品牌们的机会所在。今年,运动巨头耐克、阿迪达斯都正式跨界,开辟宠物服装新赛道;此前奢侈时尚品牌杜嘉班纳也推出了宠物香氛喷雾等,跨界宠物赛道......一个千亿级市场由此更加热闹起来,也进入了新的竞争阶段。

01

“宠物是解药”

“相比于小狗需要我,我有时候其实更需要小狗。”从2023年领养了第一只小狗开始,羌羌时常会有这种感觉。

作为产品经理,她每天都需要和人battle,从销售团队到设计师,甚至工厂。“天天battle,各种事情都要battle,特别累。”羌羌感叹道,可能跟工作有关系,她觉得宠物比人更好相处。“我特别不喜欢跟很多人打交道,一到周末就喜欢带狗去没有人的地方。”

在羌羌看来,养狗可以给自己“超多情绪价值”。

对于像她一样从事脑力劳动的现代人,回家以后,更需要精神上的放松。而跟人打交道,可能会收到各种不同的反馈,包括负向的,反而消耗自己的情绪。但和小狗打交道不一样,小狗大部分时候都会顺着你,“你开心它就开心,你不开心,它也想逗你开心。”

“小狗就是解药。”羌羌说道。就算工作压力很大,但回家一看见JK和Sugar,她瞬间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转而把工作的烦心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就连下班之后给JK和Sugar做饭,或是收拾一地狗毛的房间,她也并不觉得是负担,反而让自己得到了休息。有一种放空自己的感觉。“不用管很多电话,也不用管很多事情要处理。”

“人总是需要一个精神寄托的,要有个奔头。”羌羌补充道,在养狗之前她热衷于追星。对于喜欢的明星,可能一个月会出国三四趟去追巡演。但毕竟,明星说到底还是比较远,小狗实实在在就在身边,她宁愿把更多的时间省下来,陪伴自己的小狗。“宠物需要时间,追星要花时间,工作也要时间,时间就要重新分配。”

养狗之后,羌羌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她以前天天就窝在家里,经常熬夜。但现在,她需要早起遛狗,作息也规律起来;她之前并不热衷户外活动,但为了让小狗有足够的户外时间,现在一到周末,她一定要去户外;逛商场,她也只去宠物友好的,“因为出门一定会带狗。”

工作的时候,她说话、做事都偏雷厉风行,但回到家里逗狗,她就会变成夹子音;一向不喜欢南瓜的她,因为得知南瓜对狗的肠胃好之后,开始频繁地买南瓜;而小狗吃葡萄容易中毒,现在葡萄已经几乎消失在她的家里了……

她觉得,养狗可能也是把小时候的自己重养一遍,想让自己的小狗获得最好的东西。“养孩子可能是有期望的,但对小狗唯一的期望,是健康就好。”

已经养猫5年的小熊饼干也有着类似的想法。起初,她开始养第一只猫,是因为觉得不会遇到爱自己的人,不会结婚,也养不起小孩。“但我很想养一个小时候的自己,想做一回父母,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也找一个生活的陪伴。”

在养猫之前,她做了好久的功课,养猫一辈子需要花多少钱,吃猫粮、看病......“把钱都存好了,我才开始买猫的。”

对于小熊饼干来说,小猫像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亲生孩子,但是大部分相处过程又像是情侣。“就像你可以接受你的另一半,跟你在一起时间长了发福、变胖、变丑。但你不会上来就说,你就喜欢丑的,有条件都得选个顺眼的。”

现在,她已经结婚,家里也养了六只英短小猫。“其实我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专门为小猫装修的。”因为之前,她突然开始对猫严重过敏,将近一年时间里,她都不敢让小猫们靠近自己,“碰了就要洗手。”

正因如此,她想着,要把它们养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而不是十几平米的猫房。这样,哪怕不能撸猫,自己走过、路过都能看到它们。所以,她把房子整体重新装修了一遍。“它们现在好像都知道我过敏,不会进主卧,衣帽间。就呆在自己可以呆的空间,也不挠沙发,不打架。”

02

“过得比人还好”

“狗的寿命比较短,可能也就十几年。养得不好的话,可能不到十年。但我希望我的狗能陪我很久。”和很多宠主一样,羌羌特别注意宠物的“吃喝”,甚至起初只认准进口狗粮。学会看成分配料表之后,她才开始尝试部分国产粮。

为了让和羌羌一样“认准进口粮”的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建立信任,不少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已经开始发力。比如,新锐宠物食品品牌科膳是先投入7000多万自建工厂,而后才成立的品牌。

据悉,其自建的“明日工厂”是按照人类食品加工厂的标准来建造的。“自建工厂可以直接监控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避免外包代工可能带来的品质波动和安全隐患。”科膳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了吃的主粮,羌羌也特别在意宠物喝的水,因为这关系到它们的泌尿健康。“水一定要喝好。我自己喝的是农夫山泉,我们家狗也跟着喝。”为此,她还买了智能喂水器,可以全天候过滤清洁。

而在智能宠物用品品牌鸟语花香看来,智能喂水器能做的远不止于此。与传统产品仅满足喂水等基础需求相比,智能设备还可以通过记录数据主动干预。比如通过宠物的饮水量异常,预警潜在健康风险。

在功能性之外,以上述产品为代表的智能设备还可以实现远程互动,弥补主人不在宠物身边的陪伴缺失。比如通过APP远程喂食、语音互动。智能玩具还可以让宠主手机遥控,实现“云逗猫”。

“25-35岁、一线城市、高学历、年宠物支出超1万元。”这是鸟语花香品牌的典型用户画像。对于他们来说,宠物更像是生活当中的伙伴、伴侣。比如,羌羌现在很多生活、行为习惯,都会优先考虑自家的狗:狗能不能去这个地方?是不是狗喜欢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羌羌一样的养宠人群,在为自己的宠物消费时,也不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吃喝,而更加趋向多元化。现在,她平均每个月会为两只狗花费4000元左右。

“JK过生日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就想给它留一套写真。穿上不一样的衣服,拍照记录下来。”据羌羌描述,起初她是找连锁的摄影机构,但她发现“人的化妆太繁琐,人一多也影响狗的发挥。”现在,她会找专门拍摄宠物的摄影工作室拍摄,一次花费大概在600-1000元。这些颇具纪念意义的瞬间,也会被她分享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

宠物服饰品牌Mookipet市场总监边边表示,很多年轻宠物主追求的不只是“吃饱”,而是“吃喝玩乐都要精致”。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内容,如宠物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去户外。

而Mookipet在做的事,便是结合主流的萌宠时尚,让品牌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在产品设计上,Mookipet不仅满足保暖等基本需求,还会满足宠主的审美。“今天是朋克风,明天可能是户外风,宠物每天也有自己的OOTD。”

为了适应时尚潮流的变化,Mookipet主打SKU多,上新快。现在,Mookipet已经开发了3000多款SKU,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领先同行,“今年预计可能会达到5000多款SKU。”

据了解,Mookipet会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去延展不同系列的主题服饰产品,再延展出不同功能性的产品。“宠物本身怕热。”边边举例道,今年夏季,Mookipet开发了一款宠物穿的“凉凉衣”,采用带有凉性的面料,加上网眼结构,可以综合降低宠物体温。

“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与高知化已成为驱动宠物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毕马威中国在6月发布的宠物行业报告指出,90后与00后在养宠人群中占比超六成,更注重宠物生活质量与个性化需求,愿意在宠物服装、美容、IP联名等周边消费领域投入更多资金,推动宠物消费观念持续升级。

宠物香氛品牌香佩特创始人周婧也观察到了这一点。身为“猫狗双全”的资深养宠人士,除了宠物生老病死等基本生理需求外,更让她困扰的是,宠物的异味。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的吐槽和求助帖:“出租屋去狗臭去到崩溃”、“养了猫才知道真的好臭”.....甚至于,异味问题还引发了少数宠主弃养的想法。

“我们都希望能跟自己的宠物亲近,但异味其实会阻碍这种亲密关系。”周婧说道。起初,她尝试过除臭剂、洗护用品等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却发现在去除异味和香的表现方面上表现不如预期。于是,她决定自己做宠物香氛。

在实现除菌、除臭等基础功效之上,香佩特更强调“香”这件事本身。因为“气味”是非常具有记忆性的,附带着更直观的、更本能的记忆,比视觉、听觉记忆存在更长久。但一个难点是,宠物嗅觉太灵敏,容易被刺激,宠物香氛并不能按照人类香氛去做。

为此,香佩特会参照国际IFRA认证标准挑选香精香料,生产工艺则是参照母婴级别安全标准,去掉了人类香水中常用的酒精原料,对于整体的香味强度也做了调整,以便猫猫狗狗也可以安全、舒适地嗅闻。据了解,香佩特首款宠物香氛,是由世界香精巨头之一的高砂(Iakasago)首席香水调香师Grace Gu操刀,特别调制而成。

“我们希望当大家闻到这个味道的时候,能够记住它跟宠物很多美好的一刻。”周婧补充道,“我们不仅解决宠物身上的问题,更兼顾人宠建立、保持亲密关系的生活方式。”

03

从“卖产品”到“卖情感解决方案”

智能宠物用品品牌小佩联合创始人Shelley指出,当下宠主跟宠物的关系,更像家长和小孩的关系。只是,小孩在3岁以后就可以清楚地表达需求、情绪、感受,但宠物却不行。这种差异,正是宠物相关品牌需要帮养宠人解决的问题。

小佩品牌希望做的,是通过智能产品等帮助宠物主理解宠物的习性、行为,更好地满足宠物的需求。“我们以科技智能的角度来切这个品类,其实更多地是在思考:怎么样可以让双方更合理地共生。”

一个产品细节是,小佩的喂食器已经把联网和自动喂食功能已经十分完善,但仍然保留了原始的手动出粮按键。因为狗对于进食的兴奋度很高,养宠人士在喂食时也会和狗产生更高浓度情感的互动。“从功能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从人宠互动的关系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

Shelley表示,传统的养宠往往需要宠主通过经验积累了解宠物,但宠主没办法时刻关注它们,视角也有局限,但科技却能弥补这一点。“智能产品的核心是‘越用越懂你’。”

鸟语花香负责人也有着相似的看法:“智能宠物健康生活”的核心是通过AIoT技术实现“精准关怀”。比如,其新品智能饮水喂食一体机S1,不仅能通过恒温设计保障饮水健康,还能结合AI问诊功能,根据宠物品种、年龄等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目前全球50万+设备产生的实时数据,正在帮助主人从‘经验养宠’迈向‘数据养宠’。”

这种对个性化需求以及情感的极致关照,也正从宠物的日常点滴延伸到生命终点。

“以前有个火化就行,现在告别室要漂亮、服务要细致、纪念品要丰富。”宠物殡葬品牌彩虹星球创始人英豪这样描述几年间宠物殡葬需求的变化。凭借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他在北京开了一家700平米的生命纪念馆,提供遗体清洁、火化、宠物安乐、骨灰寄存等系列善终服务。

“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他以前是因为没得选。但是他一旦看到市场上有体面送别宠物的服务,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你。”英豪说道。当宠物殡葬行业涌现出像彩虹星球一样的品牌,既有设计感,人文服务也到位,“以前的那批同行基本上都很难活下去。”

比如,彩虹星球的告别床高度经过特殊设计,让主人能舒适地拥抱宠物遗体进行告别。不仅如此,“以前很多同行并不提供椅子,但客户却可能停留很久。我们提供椅子之后,客户坐下来,就会发现,宠物和自己处在一种平视的状态。”

这样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英豪自己的养宠经历。“小猫和小狗平时都是仰望着我们。在最后的这种时刻,我们把视线拉低到同一个平面,是一个很亲近的事情。”现在,彩虹星球一个月大概会承接200单。

和很多人鼓吹宠物殡葬行业是暴利行业不同,英豪认为,中国宠物殡葬行行业的发展还处在早期、中期之间。“很多人会涌进来,但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还不完善。”尤其是,大众的认知度还不够,可能很多宠物遗体在医院就已经被处理掉了。

相比于宠物主粮这样满足基础生存需求的成熟品类,无论是宠物服饰、香氛、智能宠物用品还是宠物殡葬,都处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宠物市场正以每年25%的复合增长率发展。

当年轻人在宠物身上投射情感需求、寻找精神慰藉,并用实实在在的金钱为产品和服务投票时,品牌们的角色也在悄然转换——从商品提供者升级为情感解决方案设计师。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