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天“痛城”实验:看“豫园夏日奇幻夜”如何重构Z世代商业生态
当460多年历史的飞檐翘角倒映着《天官赐福》的明灯三千,豫园商城在2025年的夏天完成了一场传统商业的“次元裂变”。
凝晖路的红绸灯笼映照着《天官赐福》的“极乐坊”,九曲桥的涟漪倒映着《百妖谱》的桃夭幻影,灵魂唢呐与电子节奏在豫园上空碰撞激荡——这并非动画场景,而是2025年暑期豫园商城的真实景象。
7月15日开幕的“豫园夏日奇幻夜-国创豫宙漫游季”活动中,这座拥有460多年历史的文商旅地标携手哔哩哔哩国创动画,集结10个头部国创IP,开启了为期46天的“痛城”奇观。15日晚,“星河夜宴”大秀开幕,当“二十四伎乐”演出时高喊“天官赐福”,现场数千人高呼“百无禁忌”回应时;当“浑元Rysn”一曲《大黑天》终了,现场观众中立刻响起唢呐声时;当粉丝们高举海报和灯牌,激动地要求“二巡”时,这场 “奇幻之旅”已然成为一场城中热事。
这场被Z世代挤爆的线下狂欢,背后是上海“沪九条”政策落地后,对公共空间资源向内容创作者开放的首次大规模实践。当豫园年超4000万客流遇见二次元创造力,一个“IP+场景+业态”的商业新模式破茧而出。
场景裂变:当“沪九条”遇上百年城厢
豫园商城与B站国创动画的跨界实验,与上海市近期推出的“沪九条”政策十分契合,这也揭示了城市更新与政策赋能的内在逻辑——传统文化地标不再满足于做静态的历史容器,而是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动态场域。
凝晖路“极乐坊”的红绸银蝶、九曲桥畔的泼墨山水雾森、旧校场路的守护灵雕塑,将豫园转化为10大国创IP的实体画布。“我们希望让老城厢的烟火气与二次元的创造力相互碰撞”,豫园商城表示,依托4000万客流基本盘,用二次元场景重构传统文化场景认知。
三重空间叙事由此展开,豫园老街与《时光代理人》以“穿梭”为纽带缝合古今,游客在程小时、陆光的影像中步入时空裂缝。激光投影在真实明清建筑中构建《雾山五行》的写意山水,动态Mapping秀让和丰楼的墙面“活”了过来。七夕之夜,国际电音厂牌Alter.还将在豫园商城的中心广场奏响新国风的电子乐,实现古今碰撞中西交融的奇观。
这场裂变使豫园从文商旅地标蜕变为内容容器,为商业场景创新提供了政策与空间的双重样本。
商业重构:三重融合催生消费新模式
豫园的转型并未止步于视觉奇观,而是构建了完整的消费生态链。空间、内容与业态的三重融合,催生出可复制的商业新样本。
凝晖路《天官赐福》“极乐坊”的沉浸式布景,使这条“中式浪漫天花板”道路变身IP打卡圣地。还原“极乐坊”真实场景,吸引大量Z世代游客自发传播,瞬间抓住流量密码。
老庙黄金《天官赐福》联名金饰将动画中“明灯三千”符号转化为“好运莲莲”系列,6月在天猫预售的1000套秒罄,此次线下销售也十分火爆。宁波汤团店、上海老饭店打造IP主题餐厅,联名套餐几乎日日售罄。这些“可食用、可穿戴、可收藏”的消费形态,使IP价值深度渗透传统业态。
“乐游豫园”小程序通过消费积分兑换电子徽章,形成线上线下消费闭环。和丰楼动态Mapping秀成为必到打卡点,技术赋能创造了“可触、可玩、可分享”的交互体验,将游客转化为内容传播节点。这种“场景即内容,消费即体验”的模型,使客单消费从打卡消费升级为情感消费。老字号通过挖掘IP与品牌的文化共性,实现了从“流量借势”到“价值共生”的本质转变。
老字号“逆生长”:IP赋能的年轻化方程式
在“国创豫宙漫游季”的催化下,豫园老字号完成了一场集体“逆生长”。IP联动成为传统品牌年轻化的核心方程式。
老庙黄金的案例尤为典型。其推出的“悦神赐福”系列,将谢怜形象转化为蓝白配色穿绳与桃花如意结,花城元素则演变为红黑金蝶绳结。设计团队深挖《天官赐福》“守护与新生”的精神内核,使产品超越简单logo粘贴,成为情感符号载体;同样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餐饮业态,上海老饭店《时光代理人》主题餐厅,将动画时空穿越叙事融入菜品设计;宁波汤团店全店升级《天官赐福》“痛店”,并将原著中的标志性元素复刻成“可食用”的套餐;春风松月楼IP套餐搭配限定吧唧、镭射卡等周边;涵春茶肆结合《凡人》动画推出修仙茶饮产品。
年轻消费者用行动投票,各类联名均遭疯抢,华宝楼三层“谷子”贩售区排起长龙。数据显示,活动期间35岁以下客群占比超6成,整体关联销售预计将达到4000万。这验证了“国创内容+传统技艺”组合对Z世代的吸引力——老字号通过IP情感联结重塑文化认同,使历史文化转化为可消费的当代叙事。
行业启示:痛城背后的商业新范式
46天的“痛城”场景,为传统商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豫园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自循环的商业生态系统。
从空间维度看,豫园夏日奇幻夜突破单点改造思维,而是依托大豫园片区而构建全域沉浸场景。从豫园商城延伸至方浜中路、到BFC外滩金融中心,7月整个大豫园迎接23个IP大开箱,形成全域沉浸网络。BFC的1000㎡水乐园与玩具总动员,与豫园商城的国创IP形成场景和体验的互补,并通过线下点位打卡实现客群导流。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豫园商城客流已超2000万人次。
从商业逻辑看,形成“引流-转化-衍生”的消费闭环。前端通过免费场景吸引客流,中端通过主题餐饮、演出提升停留时间,后端通过限定商品、联名产品实现高溢价转化。“乐游豫园”小程序积分体系更延伸消费链条,使线下行为转化为线上社交资产。
从行业视角看,这种“IP+场景+跨界”的融合范式具有强复制性:依托文化地标的空间承载力,嫁接垂直圈层头部IP,通过业态协同实现价值转化。数据表明,场景化IP营销可使消费者支付意愿提升超30%,记忆度提升近60%。
当老庙黄金的《天官赐福》联名金饰在天猫创下秒罄纪录,当宁波汤团店的IP套餐成为社交货币,当九曲桥的三千明灯点亮手机屏幕——传统商业的转型密码已然显现:空间即内容,消费即体验,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商业叙事。
豫园商城的46天“痛城”实验证明,当文化地标向新世代敞开怀抱,老字号也能成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这场商业新物种的进化,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