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万人挤崩胖东来招聘系统,于东来回应
导语:
近期,胖东来公众号的一则通告又引发了行业热议,胖东来新乡三店(三胖)的招聘名额1000人,竟引得132000人注册报名,按此比例,能够成功入职胖东来的,只有报名人数的0.76%,不到1小时,简历已投满3000人,系统自动关闭(不含专属投递通道)。如此火爆的招聘,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系统崩溃后,于东来回应,他坦言“技术上肯定有不足”,强调“胖东来为了公平已经尽最大努力,请相信胖东来的真诚”,并宽慰未能成功投递简历的求职者“大家想开点,开心最重要”。
作为一个纯粹的零售企业,胖东来在中国连锁百强中仅列第19名,但其在内资零售业中的影响力却独占鳌头。在热搜榜中,胖东来以经营业绩优良上榜的次数,远远低于创始人于东来近乎于“修行”的言论,而胖东来正是以这种“修行”的方式将自己变成了零售业的“道场”。
01
道场之基:员工招聘和 管理层选拔的“修行”之道
在胖东来的世界里,招聘和管理层的选拔不是一场简单的职位竞争,而是一场关于价值观与人生境界的修行。首先人员招聘,胖东来选择的是年龄在18-45岁之间,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认可胖东来文化;有真诚、善良、乐观、阳光的个人品质;性格开朗,亲和力强,沟通能力强;热爱生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条件中均没有高学历要求和从业经验要求,从基础员工招聘就不是选择和考核,而是看中人品和性格。关于员工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文化、管理制度、实操、服务以及消防用电等基础能力培养。这些标准的制定,并非出自专业团队,而是来源于员工,再由员工审核。对于生活上的指导则是由专门的文化团队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居家环节、亲子关系、健康、休假、员工关爱等各个方面。
胖东来新乡三店将招聘的1000名员工,其中20%的名额留给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退伍边防军人,还有2%的名额留给有犯罪史的刑满释放人员。一方面,中国50万退役军人的安置缺口仍在苦苦期待现有制度的突破;另一方面,司法数据显示:我国释放的服刑人员在五年内重新犯罪的概率长期维持在8%左右,其中有60%与失业直接相关。胖东来还联合河南司法厅做过专项调研:在327份有效问卷中,91%的受访者表示,“最需要的,是被平等对待的机会”。其实这并不是于东来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于东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其所能缝合社会的裂痕。
胖东来对管理层候选人的考察往往从基层开始,时间跨度长达数年。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不仅关注候选人的业务能力,更看重其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关于管理层的培养也非常简单,基于胖东来的文化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包括竞聘、轮值、民主评议等。在胖东来,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晋升渠道。首先是竞聘。为了保证民主公平,任何一个管理岗位的竞选过程都不允许管理层参加,都由员工自主投票。2024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参与测评的顾客人数首次超过内部员工,这反映了公司对“顾客认可”这一标准的重视。一位新晋店长感慨:“得知几位常来的老顾客为我写了推荐评语时,我比拿到任命书还感动。这让我明白,管理者真正的权力来自服务对象的认可”。
尤为特别的是,胖东来的管理层选拔过程中常常设置“反向考验”。比如让候选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处理顾客投诉,观察他们是否能在压力下保持善意和智慧。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考验,实则是为了确保管理者具备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初心的能力。
这种严苛而独特的选拔机制,确保了胖东来的管理层始终保持着一种“修行者”的姿态,让他们深知,职位不是特权,而是更大的责任;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服务;权力不是目的,传播爱与善意才是终极追求。正如于东来所说:“在胖东来,我们选拔的不是官,而是人间菩萨”。这种将商业管理提升至精神层面的独特理念,正是胖东来这个“零售道场”最深厚的根基。
02
员工关爱的“禅意”实践
在胖东来的经营哲学中,员工不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工具,而是需要被尊重、被关爱的家人。这种理念的实践,让胖东来的员工关爱政策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与“禅意”的智慧,形成了零售行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胖东来的员工福利政策常常让外界感到不可思议。门店严格执行早八晚六的营业时间,节假日提前闭店。2024年,公司更进一步,推出了季节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根据家庭需要在不同季节调整工作时间。一位在胖东来工作了15年的生鲜区主管说:我女儿上小学后,公司主动调整我的排班,让我能每天接送孩子。领导说:“孩子的成长比销售数字重要”。
薪酬方面,早在今年6月11日,于东来就曾在其抖音账号宣布:今年胖东来8000多名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9000元左右;胖东来年净利润估计15亿左右,仅员工工资分配比例占到了净利润的50%以上。平均员工每人分配100000元左右,管理层加技术人员平均每人分配700000元左右。在高薪酬待遇的同时,胖东来还尤其注重员工的工作时长。于东来同时表示,未来胖东来的工作时间每周不会超过36个小时,年休假不会低于40天。如此高薪酬、高福利的待遇,引得评论区网友纷纷点赞,有网友表示:“不画饼不空谈,带着员工把日子过红火!”“我也想去胖东来上班!”于东来同时还表示:“胖东来都会尽力无私的分享,因为胖东来把自己当成的是学校,让更多企业或者经营者成为像胖东来一样的状态,幸福自己、造福员工、造福国家,这才是更有意义的!”
更令人称奇的是,公司设立了员工幸福基金,一位90后员工分享道:去年我结婚时,公司不仅给了婚假,还从幸福基金中拨了10000元作为贺礼。这完全出乎意料。在员工成长方面,胖东来建立了独特的双轨制发展路径。员工可以选择专业路线或管理路线发展,每条路径都有清晰的成长阶梯和配套的培训体系。公司每年投入营业额的3%用于员工培训,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位从收银员成长为培训导师的员工回忆,公司送我去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才懂得,他们是在培养我们理解人、关爱人的能力。"
最体现胖东来特色的是其家庭日活动。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家属参观,胖东来的家庭日是管理层到员工家中拜访。创始人于东来每年都会亲自走访数10个员工家庭。一位家住农村的物流员工动情地说:于总来我家时,发现我母亲腿脚不便,第二天就派人送来了一辆轮椅。他告诉我“照顾好家人才能服务好顾客”。
这些看似不划算的投入,却创造了惊人的员工忠诚度。最新内部调研显示,胖东来员工五年留存率达到8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爱不是单向的施与,而是形成了爱的循环。一位店长分享了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位员工父亲重病需要巨额手术费,同事们自发捐款,而公司得知后不仅匹配了捐款数额,还联系了更好的医院。“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如何爱人和被爱”,她说道。
胖东来的实践证明,当企业把员工视为家人而非资源时,员工也会把企业当成家园来爱护。这种充满“禅意”的相互成就关系,正是胖东来这个“零售道场”最动人的风景。
03
零售道场的行业启示
胖东来的实践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零售业发展中被忽视的深层问题,同时也为行业指明了可能的出路。这个“零售道场”所蕴含的智慧,绝非简单的管理技巧可以概括,而是一种关于商业本质的重新思考,对同行企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胖东来挑战了零售行业根深蒂固的规模至上思维。在同行们忙于扩张门店数量、争夺市场份额时,胖东来却专注于单店的服务深度和员工幸福感。这种反其道而行的策略,最初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不切实际。然而,时间证明了其价值所在。一位曾质疑过胖东来模式的零售集团高管坦言:我们现在才明白,胖东来不是发展得慢,而是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他们追求的是质量而非数量,是深度而非广度。
在员工管理方面,胖东来示范了如何将以人为本从口号变为现实。多数零售企业将人力视为成本,想方设法压缩用工开支,而胖东来却将员工视为资产,不吝投入,这种差异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行业调查显示,传统零售企业员工流失造成的隐性成本(如招聘、培训、服务质量波动等)往往占到人力总支出的30%以上,而胖东来通过高保留率节省了这部分支出,实际上形成了良性循环。
胖东来的成功还揭示了零售业的一个本质真相:顾客体验的源头是员工体验。在于东来看来,快乐的员工才能带来快乐的顾客,这一理念得到了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人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而长期处于压力或不满状态的服务人员很难提供真诚温暖的服务。零售专家指出:胖东来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服务技巧,而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让员工自然流露出善意的环境。这种真诚是无法通过标准化培训复制的。
尤为值得行业反思的是胖东来的慢哲学。在追求快周转、快扩张、快回报的零售业,胖东来敢于慢下来—慢速扩张、慢速提拔、甚至慢速服务。于东来常说:商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比的是耐力和持久力。这种长期主义思维,恰恰是浮躁的中国零售业最缺乏的品质。
胖东来还为行业提供了关于企业目标的重新定义。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主流商业逻辑下,胖东来坚持员工幸福优先的原则,将商业成功视为践行价值观的自然结果而非首要目标。这种看似不商业的理念,却创造了惊人的商业成就。管理学教授分析道:胖东来实际上拓展了企业的定义—它不仅是营利组织,更是一个实现人的成长与幸福的平台。这种更丰富的企业观,可能是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胖东来确实是一个“道场”,它不仅经营商品,更经营人心;不仅追求利润,更追求成;不仅是一个买卖场所,更是一个修行之地。这种将商业提升至生命境界的实践,为中国零售业开辟了一条少有人走却充满希望的道路。
04
道场之光,照亮行业未来
在胖东来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商业的另一种可能,它不必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可以是温暖的修行道场;管理者不必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可以是传递善意的修行者;员工不必是随时可替换的零件,而可以是被珍视的家人。胖东来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创造了多么惊人的业绩,而在于它证明了即使在高度竞争的零售行业,企业依然可以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并取得成功。它用事实告诉我们:关爱员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放慢脚步不是落后,而是远见;坚守价值观不是固执,而是智慧。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于东来常说:“商业是一场修行,零售是我们的道场”。这句话道出了胖东来模式的精髓—将日常的经营管理视为修行的过程,在服务顾客、关爱员工中磨练心性、提升境界。这种将工作与修行相结合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商业的内涵,也为在职场中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安顿心灵的可能。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渴望的已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有温度的服务和真诚的连接。胖东来的实践恰恰回应了这种深层次的需求。它的成功启示我们:未来的零售业竞争,将不仅是价格与便利的竞争,更是价值观与人文关怀的竞争。谁能更好地关爱员工、滋养人心,谁就能赢得顾客的真心青睐。
胖东来这个“零售道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行业的一种祝福。它不完美,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直接复制,但它展示的方向值得每个零售人深思。在这个意义上,胖东来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个关于商业本质的启示。
结语:
近期,于东来在直播中透露,如果上级在工作中对下级发脾气,或者呵斥下属,将被罚款。于东来自己没做到,直接罚10万,店长没做到,直接罚4万,再往下从3万到1万不等,发一次火,就罚一次!即便是最基础的小班长,胆敢对哪个员工曝嗓门,就罚他4000块钱给到被挨骂的员工。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虽然不敢转发给领导,但真的想去胖东来做个人。也许,于东来自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道出了这个创始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