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海底捞杀进社区!200㎡小店卖早餐、搞外摆,还专宠“一老一小”

餐饮O2O
摘要:海底捞首家社区店开业,首次以多品类、长时段、轻量化的方式试水社区火锅模式,瞄准社区“一老一小”及家庭客群,打造“家门口的餐厅”。

火锅赛道迎新动作!海底捞首家社区店开业,不再紧盯一线核心商城,而是扎根居民楼下,以“多品类、长时段、轻量化”玩法瞄准社区“一老一小”及家庭客群,打造“家门口的餐厅”。

过去海底捞大店多扎根商圈靠聚会吸客,如今面临优质商圈见顶、非高峰坪效低的问题。

此次社区店“换赛道”,200㎡门店配200㎡外摆区,设泡泡屋与早餐车,涵盖火锅、早餐、熟食、夜宵撸串,早6点营业至凌晨3点承包全天用餐场景。

定价也亲民,手作鲜包2.9元起、现炸麻花1.5元一个,还推老人敬老折扣、家庭儿童餐,直接对标社区早餐店、熟食店。

海底捞这波操作,是为破局找新增长点,还是要改写社区餐饮玩法?

01  

海底捞杀进社区!

200㎡小店卖早餐、搞外摆,

还专宠“一老一小”

近期,海底捞首家社区店开业,这是其首次以多品类、长时段、轻量化的方式试水社区火锅模式。因此,该店在选址、门店模式、品类打造、定价体系上与商城门店有所不同。

1、选址偏向高密度住宅区域,贴近居民日常场景,锚定“一老一小”客群

与以往的商城店不同,此次海底捞社区店位于北京沙河玖耀里西区商业中心底层。该区域步行十分钟可达地铁站,周边还有多条公交线路,居民出行十分便捷。

此外,该区域周边住宅密度高,还汇集了魔方公寓等租赁性住宅,一公里范围内常驻人口约3.84万人。在人口密集的同时,客群也呈现多元化态势:

一方面,从社区结构来看,沙河镇呈现“一老一小”特点,即老年人口和儿童人口占比较高;

另一方面,玖耀里西区本身聚集了大量亲子业态,是附近家庭的主要消费场所;

此外,区域内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等高校,年轻消费群体稳定。

2、产品方面,非单纯的火锅,而是“火锅+早餐+熟食+小吃”的组合

火锅作为海底捞的核心业务,社区店自然引入了海底捞传统火锅菜品体系,包括多种锅底、肉类、海鲜、蔬菜、小料等。

当然,社区店的产品结构并非只有单纯的火锅,而是“火锅+早餐+熟食+小吃”的组合,覆盖居民不同场景的需求。

其中早餐系列包括手作鲜包、现炸麻花、小笼包、饺子、奶皮子酸奶、茶叶蛋、粥、豆浆等;

而熟食小吃则有五香熏鸡肉、兔腿、酱牛肉、椒麻鸡、手撕兔、柠檬凤爪等;

卤味涵盖藕饼、锅巴土豆、炸鸡块、茴香小油条等炸品;

至于夜宵则以烤串为主。

这种产品设计,是针对不同用餐场景设计的。如门店入口或周边设置熟食小吃档口,规划有卤味,定位为“即买即走”的社区熟食;而社区店设置的早餐车,则围绕社区便民刚需做设计。

3、200平,有外摆区,早餐车、泡泡屋,主打轻量性设计

和以往的大店相比,海底捞社区店门店空间较小,面积在200平米上下,可划分为内区和外区。

内区为就餐区,设有16个卡座,其中有三个大桌,其余为中小桌,整体空间相对紧凑。

外区包括泡泡屋和早餐车以及外摆区。泡泡屋仅有五个,空间较为私密,不仅可作为包间使用,在就餐高峰期还能承担客户等餐的功能。

而早餐车承担着早餐销售的任务,是一辆白色餐车。透过餐车窗户,能看到身穿白色工装的服务员在现场制作早餐,比如手工包子、现炸麻花等。而外摆区,有三个多座位,即可用于等餐,也可露外就餐。

这样的空间设计,将海底捞社区店的营业时长从早上6点延长至凌晨3点,几乎覆盖了一天中的全部餐饮需求时段,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在不同时间段的就餐需要。

4、价格亲民,还针对家庭、儿童、银发客群设置针对性套餐

在定价方面,海底捞社区店价格更加亲民。以早餐为例,手作鲜包售价2.9-4.5元,现炸麻花仅1.5元一个。为了吸引不同客群前来消费,门店还针对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客群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如针对银发客群,就推出了9月特色敬老季活动:60-69周岁顾客凭身份证立减20元;70-79周岁顾客立减30元;80周岁及以上顾客立减40元。

而且在活动限定时间(下午2点到5点)内,门店会优化安排座位,并为银发顾客提供免费菜品和手部护理服务。

02  

火锅巨头为何要

抢社区餐饮的生意?  

1、从市场角度来看,海底捞社区店的定位是“家门口的餐厅”,旨在打造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餐饮服务场所

长期以来,海底捞深耕的市场区域多为一线核心商城,其服务体系和门店模型也围绕商城门店设计。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商城火锅店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门店数量已突破千家,优质商圈资源已开发殆尽;

二是火锅作为偏聚会属性的餐饮品类,天然依赖午餐和周末客群,其余时段坪效较低;

三是距离客群较远,培养客群长期消费习惯的难度较大。

基于商城门店的这三大劣势,以高频、便利、情绪需求驱动消费的社区门店自然成了热门选择。

一是社区客群以家庭和银发族为主,这类群体更注重便利性、性价比与情感联结,海底捞可通过推出儿童餐、设置敬老折扣(如 80 岁以上老人立减 40 元)、联动亲子业态等方式,精准匹配需求,从而扩充更庞大的客群;

二是社区店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火锅 + 早餐 + 熟食” 的产品组合打破单一场景限制,有效提升非高峰时段的营收;

三是通过小店模式压缩人工和租金成本,以“家门口的餐厅” 为核心打造社区门店,快速试水社区模式的增长可能性。

2、从战略角度,面对业绩压力,海底捞需要新的增长点

社区店模式(面积约200 平方米,辅以 200 平方米外摆区)相较于动辄数百上千平米的大店,具有投资更轻、运营更灵活、更容易复制的特点,这一模式有助于海底捞开拓新市场。

一是社区门店可承担前置仓与线下体验点的双重功能,能更好地支持外卖、外带、预制菜零售等业务,满足消费者多元消费场景的需求;

二是通过社区店探索“火锅 +” 模式,既能增加收入来源,也能帮助海底捞在众多火锅品牌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这一模式体现出海底捞从侧重堂食,向“到家 + 到店” 业务并重转变的战略意图;

四是社区店有针对性地服务“一老一小” 这类核心客群,能够有效吸引家庭消费者与银发族,进一步扩大客群覆盖范围。

3、从运营角度,海底捞社区店通过“一店多能”,成功转型成高频的“社区餐饮综合服务站点”。

它不仅与其他火锅店竞争,还在和社区内的早餐店、熟食店、便利店乃至“深夜食堂”展开竞争,凭借多元服务在社区场景中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与更高的盈利效率。

而此次海底捞社区店的“一店多能”,本质上是将自身从传统的、低频消费的“火锅专门店”,转型为高频服务的“社区餐饮综合服务站点”。

首先,社区店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早6:00 -次日凌晨3:00,全面覆盖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四大消费场景,把一天中的各个时段都转化为潜在营收机会。

这意味着同一张桌子一天内可被使用5次,其坪效远高于仅做晚餐的传统火锅店。

其次,在有限的店铺面积内,社区店通过增加高周转率的品类,最大化每一平方米的产出。

例如,早餐档口设置在门店入口处,居民无需进店即可快速购买,相当于一个“迷你早餐店”;熟食档口提供卤味、炸品(如柠檬凤爪、锅巴土豆),满足居民下班顺手带菜回家的需求,直接与社区熟食店形成竞争优势。

最后,空间功能的动态切换,让店铺物理空间在不同时段服务于不同业务,实现了极高的空间利用效率。

比如外摆区的“泡泡屋”,在午市时段可作为等位区缓解用餐高峰压力,到了晚间和夜宵时段,则转变为受欢迎的用餐区,充分盘活空间资源。

小结:

海底捞闯社区是破局还是搅局?

一边是商城店“增长见顶” 的困境—— 优质商圈被抢完、非高峰时段门店空荡荡、想培养长期客群却难抵距离阻隔;

另一边是社区店 “多点开花” 的野心——200㎡小店撬动全天营收、1.5 元麻花拉近距离、敬老折扣圈住银发客群,甚至把早餐店、熟食店都变成了竞争对手。

海底捞这步“社区棋”,确实下得够妙:用“火锅+”打破场景限制,靠轻量化降低运营压力,以精准服务抓住“一老一小”。

但热闹背后,挑战也藏在细节里——如何平衡火锅的“聚会属性”与社区的“高频刚需”?怎样在低价亲民的同时保证利润?又能否持续应对社区餐饮“小而灵活”的本土化竞争?

毕竟,社区餐饮不是简单的“把店开在楼下”,而是要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海底捞能否从“商圈网红”变成“社区常客”,还得看后续能否接住居民的“烟火气”。

但不可否认,这场巨头的社区试水,已经给整个火锅赛道乃至社区餐饮市场,投下了一颗值得关注的“变量石子”。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