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购物中心 > 正文

深度| 深业上城:一张城市文商旅名片的炼成

赢商网 罗嘉欣
摘要:深业上城凭借长期积淀与创新实践,成为了国内首个“免税+公园文旅”深度融合试点的商业综合体。

翘首以盼,深圳建设“跨境消费枢纽”的关键落子正式落地。

8月26日,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这天,深圳市内免税店在深业上城正式开业。这家从筹备到开业仅用7个月的创新型免税店,又一次诠释了“深圳速度”。

作为深圳“免税经济第一枪”,深业免税店的亮相具有多重意义:它是深圳打通“境外消费回流+境内消费升级”双通道的试验田,也是深业商管打通“大文旅战略”生态闭环的关键节点。于深业上城而言,这座凭借“公园+商业”特色模式、年客流超4000万的商业体,正借此实现自身商业能级的“二次进化”——进阶城市级文商旅名片。

Part1

多方共赢的“城市商业实验”

免税店不止于“卖货”,更是商业体价值重构引擎

作为全国首批市内免税店试点城市,深圳依托“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政策红利、大湾区联动香港“自由港”的区位优势,以及市区两级部门大力支持的创新政策环境,赋予深圳市内免税店独特的创新基因,使其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市内免税店形成核心差异。

这家免税店,也是深圳作为“改革试验田”在商业地产领域政企合作的典型投射。这一由深业集团联合中免、深免三方共建的项目,正以“免税+”为支点,撬动商业地产从“空间运营”到“生态重构”的关键一跃。其创新实验点聚焦三大维度:

1/深圳智造:国货出海×免税消费差异化表达

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引入本土科技品牌的免税店,项目特设“电子黑科技体验廊”,集中陈列华为、荣耀、科大讯飞、影石等深圳本土科技企业的前沿产品——从全景相机到智能翻译笔,这些“深圳智造”的代表性单品,推动“国货出海”与免税消费深度绑定,以“免税有好货”核心逻辑,构成了深圳市内免税店最鲜明的差异化标签。

2/“公园+免税”空间场景革新

区别于国内免税店“机场/传统商业体”的单一空间模式,深圳市内免税店深度融入深业上城“公园+商业”的独特生态,构建起“消费体验+自然休憩+跨境服务”的复合场景,对比北京、广州免税店的“商场内嵌入”模式,其场景创新性尤为突出。

3/“免税+退税+有税”全客群覆盖

国内多数免税店客群呈现“单一化”特征——海南离岛免税以“离岛旅客”为核心,北京免税店聚焦“境外高净值游客”,而深圳依托区位与政策优势,创新构建“免税(服务境外旅客)+退税(覆盖离境退税)+有税(面向本地消费者)”的三维模式,实现“跨境旅客+本地居民+港澳客群”的全域覆盖,彻底打破传统免税店的客群边界。同时,“离境前60天内可多次购买”“消费不限额”等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市内免税店的消费灵活性与便利性,使其相较于其他免税业态更能激发旅客的消费频次与复购粘性。

这一商业实验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商业体提质、企业增效、城市赋能”的多方共赢:

对深业上城,免税店与原有商业基底形成深度互补,LA MER、雅诗兰黛、茅台、马爹利、VERSACE等200+免税品牌与文华东方酒店、老佛爷百货等形成品牌矩阵互补,推动商业生态闭环的完善;串联公园、LOFT小镇形成“公园休闲+免税购物”复合链路,强化“文商旅融合”黏性。

对城市,深圳免税店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关键落子——通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国货免税额度倾斜”“云退税”等政策试点,成为免税商业创新的试验田;通过集中展示本土科技品牌实力,免税店不仅成为消费场景,更成为城市科创成果的“展示窗口”。这种“商业项目与城市战略”的同频,使其超越单纯消费场景,成为城市功能升级的载体。

对企业,中免一方面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会员购”闭环提升复购率,另一方面针对庞大的港澳客群增加了业绩增长点;深业则通过免税店提升商业体租金溢价与资产价值,双方形成“短期客流增长+长期资产增值”的共赢。这种“企业与商业体的生态协同”,较单一品牌引入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为商业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Part2

从“商业地标”到“城市文商旅名片”

国内首个“免税+公园文旅”深度融合试点

在赢商网长期观察中,我们认为深圳有三个备选区域有机会打造具有国际级‘公园文旅商圈’”——福田深业上城商圈、南山深圳湾万象城商圈和宝安滨海商圈,均坐拥城市级影响力的商业载体、城市级休闲公园和五星级酒店等综合服务配套。

其中,福田深业上城凭借长期积淀与创新实践,成为了国内首个“免税+公园文旅”深度融合试点的商业综合体,率先完成从传统商业体到“城市级文商旅目的地”的跨越。

//生态筑底:公园文旅,重构商业集客要素

深业上城突破深圳商场“地铁联通为核心”的传统集客逻辑,以“缝合城市”为核心理念,斥资打造1.2公里绿色空中长廊,将笔架山、莲花山两座城市公园与商业体无缝衔接,构建“不可复制”的公园商业生态基底,重构商业集客要素。

两座公园本身即为深圳顶级文旅IP,年接待访客超2000万人次,为商业体提供天然客流池,共同成就深圳首个“公园商业生态”标杆。

其中,莲花山公园作为深圳“精神地标”,山顶邓小平同志铜像(2000年落成)以“大步向前”姿态象征改革开放精神。公园常年举办市民文化节、簕杜鹃花展、风筝节等活动,成为不同职业、年龄市民共享的“城市文化客厅”——老人晨练、青年野餐、孩童嬉戏,多元场景融合,塑造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性文化符号。笔架山公园则以“体育+儿童无动力乐园+露营”为特色,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吸引超百万游客,年接待家庭客群超800万人次。

在公园文旅生态积淀的千万级客流基础上,深业上城以公园文旅特质为导向,构建“自然体验、首店经济、场景消费”三位一体业态体系:■屋顶小镇以红橙暖色调LOFT聚落式空间呼应山体轮廓,搭配玻璃幕墙形成网红打卡地,聚焦“高端户外+潮流休闲+特色餐饮”品牌,强化“逛公园+逛小镇”联动体验。

■年均举办近300场活动,从“意大利时尚生活节”“中法消费体验周”到“国际热带植物展”,结合公园花展主题市集及夜间经济建设,以全时段消费覆盖强化文商旅融合黏性。

2024年深业上城客流量突破4600万人次,销售额达60亿元,其中港澳客超1000万人次,公园文旅贡献核心增长动能。这一“自然+商业”生态的成熟,为深业上城后续叠加免税经济、进阶“城市级文商旅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客流基础与场景基底。

//关键跃迁:免税政策下“城市级文商旅目的地”成型

凭借“公园+商业”生态奠定独特基底,叠加双酒店(深圳唯一福布斯五星酒店-文华东方酒店与MUJI HOTEL全球首店)与商业协同,深业上城成为港澳客群心中的“微度假优选”。

免税店的落地,则进一步强化了项目“跨境流量入口”核心功能——依托深港直通巴士、港铁4号线及深铁10号线(直达福田口岸),项目构建“深港半小时、湾区一小时”跨境通达圈,香港居民可“市内选购、口岸提货”,实现“免税消费一小时无缝衔接”;同步布局21家离境退税商户、105家双语菜单商户及英阿日韩泰五语种服务,打造境外游客友好型商圈。这一政策赋能与服务升级,推动客群从“深港高频客群”向“本地家庭客群+港澳高频客群+国际游客”三维流量矩阵扩展,跨境消费辐射力显著增强。

至此,项目形成“商业基底+甲级写字楼+公园生态+国际酒店+免税消费”完整文旅闭环,成为深圳市乃至大湾区唯一融合“自然休闲、高端住宿、多元消费、跨境免税”的都市综合体,实现从“微度假首选”到“城市级文商旅目的地”的质变。

//持续进化:品牌升级与运营强化城市文旅名片属性

作为福田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商圈,在今年初的文章中,笔者提到深业上城生态商圈的核心扩容动作——黄木岗枢纽商业“深圳之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是位于笔架山公园东麓的城市交通枢纽商业,因笔架山公园与深业上城均由深业商管运营,深业可借此契机打通笔架山东西两麓商业脉络,实现地下商业体与地面生态商圈的无缝串联,构建“可逛、可玩、可停留”的全域内容联动体系。

与此同时,深业上城也在不断通过品牌迭代、活动运营与城市服务功能深化,强化“城市文商旅名片”的文化与消费符号意义。

通过品牌矩阵的高端化与国际化,为文旅商圈注入多元消费活力。首店集群效应将持续放大,MASONPRINCE深圳首店、UNDERBOBO全国首家生活方式概念店、snow peak、DESCENTE、VISION STREET WEAR、醒圖公馆深圳首店、香港素食餐厅珺Emerald内地首店、latina prime巴西牛排馆等品牌首店,同时与深圳老佛爷百货达成战略调整,加大生活方式与美妆业态,释放三楼空间引入新兴业态,继续提升精致生活浓度。

通过高频次、高影响力的运营活动强化“文旅+商业”融合属性。2025年以来,项目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花展、“深业上城国际文化节”、第十八届法国节French Market、韩国咖啡节等国际活动,以“文化交流+消费体验”联动提升国际声量。为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深业上城整个7-10月将围绕“马术、击剑、国际象棋、足球”等开展运动季系列活动,带来国际范新体验。

强化“公园+商业”生态联动,深化城市服务功能,政策红利为深业上城进阶提供外部驱动力。《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新版支持探索公园商业新范式,免税政策为上城后续“免税+文旅”协同发展探索更多可能。

2025上城逛公园主题美陈

深业上城的持续进化,不仅是商业体自身的迭代,更是深圳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生动缩影。其进阶路径,为城市存量商业突围提供了可复制样本,更彰显了国企商管在城市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行业人士指出,伴随着项目在空间联动、业态升级、客群辐射及城市功能融合等维度实现进一步跃升,未来深业上城承载“国际文化交流”功能将进一步凸显,成为展示深圳“生态美、国际范、文化韵”的“城市会客厅”。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