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近100家、自持物业做酒店,华北“重资产”加盟商如何评估品牌? | 共赢合伙人
编者按
见时代之风,论经营之禾。繁华的商业舞台上,品牌的光芒璀璨夺目,而大多数品牌背后都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他们就是——品牌合伙人。
赢商网重磅推出《共赢合伙人》专题,将对话100位超级合伙人,记录和了解他们从选择项目到与品牌实现共赢的过程。
这是《共赢合伙人》系列的第29位访谈对象。
作者 | 王梓旭
编辑|童洁
头图来源:瑞幸咖啡官微
本期访谈对象:
北京恒通集团总经理,李琦
传统的加盟生意,通常被理解为经营者围绕单一品牌在特定区域进行深耕。而北京恒通集团总经理李琦的实践,则呈现了另一种加盟模式的可能:一个多品牌并行、跨区域管理的商业组合。
他所管理的门店数量接近一百家,其中瑞幸咖啡超过60家,业务范围覆盖全国14个省及直辖市,并同时涉足霸王茶姬、喜茶等多个头部茶饮品牌,以及自创的餐饮项目和自持物业的酒店业务。
李琦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意。大学期间,他便在北京尝试经营酒店式公寓,并以此完成了早期经验和资本的积累。在访谈中,他展现出一种直接、坦诚的沟通风格,习惯用平实的语言剖析复杂的商业问题。
他的经营活动背后,有一套清晰的决策逻辑。例如,在投资回报周期上,他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提出差异化的要求:对于瑞幸这样的头部品牌,他看重其强大的SOP(标准操作程序)和稳定性,可以接受较长的回报周期;而对于其他成长中的品牌,他则要求在一年半以内收回成本,以此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同时,他的业务范围并未止步于加盟。当观察到市场机会时,他选择创立自己的江西菜和云南菜品牌,并在初期取得了百万级的月度营收。但在品牌扩张上,他却表现得相当谨慎,认为在自身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前,不应草率开放加盟,以免影响品牌口碑。
作为一名集加盟商、品牌创建者和投资人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经营者,李琦的商业布局和决策过程,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为关注餐饮行业的人们带来哪些实际的参考?以下是他与品牌数读的交流。
1
上大学开始加盟瑞幸
如今开店近100家
品牌数读:能先介绍一下您这边业务的整体情况吗?
李琦:好的,现在我手里的门店数量快破100家了。其中大部分是瑞幸,有60多家,除了瑞幸以外,还有霸王茶姬、喜茶、鲜果时间等一些茶饮品牌。另外,我们今年也自创了云南菜和江西菜这两个餐饮品牌,门店数量现在有8家。除了餐饮,我也投资了一个酒店。我所有的这些品牌门店,分布在全国13个省和1个直辖市。
品牌数读:瑞幸有这么多家门店,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加盟的,当时为什么会看好并决定投资它?
李琦:我们是2019年开始做瑞幸的,算是第一批加盟商。那时候加盟还很简单,不像现在这么难。我当时还在上大二,通过朋友介绍去看了看。
之所以大面积地铺瑞幸,有几点原因。第一,瑞幸的SOP是非常高的,从开店、清洁、服务到制作,一整套流程非常完整和标准化。第二,它的数字化程度也很高,有人说它不是卖咖啡的,是个互联网公司,它的供应链、品控这些都非常专业。
品牌数读:您在大学时就开始投资,很早就进入了行业,这是源于家里的生意吗?
李琦:是我自己投的,家里的生意是传统行业。我从2018年开始做民宿了,那时候大家还不太知道什么是民宿,我是北京最早做酒店式公寓的前几个人之一,这也让我积累了早期的资金,后来对民宿的监管越来越严了,成本太高,我就不做了。
品牌数读:您的门店分布得这么广,具体是怎么管理的?
李琦:我这些业务里,70%以上还是以瑞幸为主。管理上,我们是按照品牌和区域来划分的,每个品牌都是一条独立的管理线,有一个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下面再分管各个大区的区域经理。
你不能让做霸王茶姬的区域经理去管瑞幸,虽然都是饮品,但细节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品牌数读:那具体到门店层面呢?
李琦:我们实行“门店店长责任制”。店长主要负责门店的日常运营和人事管理权,区域经理管的是一个省或一个大区里所有门店的大方向,店长有任何问题或招聘需求,直接跟他的上级区域经理沟通就行。我们自己也会组织各大区的区域经理之间互相暗访。
2
更青睐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牌
品牌数读:除了瑞幸,您加盟喜茶和霸王茶姬这些新茶饮品牌是怎样的经历?
李琦:我是2023年做的喜茶,2024年做的霸王茶姬。基本上都是看准一个品牌并在它发展前期就投入,一直与品牌共进退。现在,霸王茶姬开了4家,喜茶只有1家。
品牌数读:那您对喜茶和霸王茶姬这两个品牌具体是怎么看的?
李琦:对于喜茶,我作为消费者非常喜欢,因为它的用料非常好,产品能打。但对于加盟商来说,它的毛利点会低一些,回本周期也更长。
对于霸王茶姬,虽然现在因为加密开店,单店的单量可能会下滑,但这是正常的情况。我在华北有一家120平米的大店,开在核心路段,这家店更像是一个“面子工程”,回本周期会很长,但我本身对它就有预期,只要不亏钱就行。
品牌数读:您为什么会选择自己下场做一个全新的餐饮品牌?
李琦:江西菜和云南菜正好处在风口上,于是去年我们就成立公司自创了两个品牌,主要开在河北。我们做了两条线,江西菜主打性价比,人均35元左右;云南菜主打高端路线,讲究食材、文化和仪式感。
我们前期花重金请了市面上很有经验的人来做,我一直跟团队说,“只要钱到位,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品牌数读:这个自创品牌目前做得怎么样?
李琦:云南菜那家店第一个月的业绩就做到了116万,后来稳定在九十多万,我们主打的概念是猛火现炒,拒绝预制菜。
大家看到业绩好了以后,每天都有人来问加盟,但我觉得我们自己还不成熟,尤其是云南菜入门门槛要求很高,我们还没办法保证稳定输出,如果现在放加盟会把品牌给砸掉,所以想自己再沉淀沉淀。
品牌数读:在考察一个品牌、决定是否加盟时,主要看重哪些方面?
李琦:首先,我会自己跑一两家门店,去看看它的品牌势能和运营趋势怎么样。第二点就是看它的数字化能力,会员结构、耗损这些。第三点,也是比较关键的,就是看它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
说实话,我个人更喜欢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牌,因为我们一做就不是一两家店,可能看好了就一口气放十几家、二十家店,如果标准化程度不高,会非常耗费我的人力和团队。
品牌数读:您对投资回报周期有什么样的要求?
李琦:这个要分品牌。像瑞幸这种头部品牌,官方说3年回本,对我来说,4年、5年回本我都觉得OK,因为它足够稳,能持续带来回报。
但如果不是头部品牌,我的要求就是一年到一年半必须回本。因为除了产品,我更关心它的公关能力强不强,别爆出一个什么事,品牌直接就没了。
3
环境下行,更偏好头部品牌
品牌数读:后续还有什么新的开店计划吗?或者有在关注哪些新品类?
李琦:今年的重心还是以瑞幸和我们自创的云南菜、江西菜这三类为主。其他的项目如果条件合适也能做,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一个能让我立刻想去投的新品牌。
不过,如果有机会和合适的点位,可能会去尝试一下糖水这个品类,我认为做糖水铺不能只做外卖,一定要做大店,至少八九十平米,要有好的体验区,因为吃糖水的客人需要地方坐下来聊天歇脚。
品牌数读:你开了这么多店,在选址上您有什么心得,会不会更倾向A类点位?
李琦:我的选址覆盖社区、商场、街边、写字楼、学校,基本上各种类型都有涉及。对于位置好坏,我没有那么严格,A类和次一级的点位都可以做。而且,很多深耕一两个城市的加盟商,他们能用很低的成本拿到A类点位。
像我这种全国跑的,拿同样位置的成本可能要高一倍,所以没必要非得去做A类点位。我个人的习惯是,先确定品牌再去找位置,而不是先拿下一个位置再着急找品牌,这样容易判断失误。
品牌数读:对于想进入餐饮行业的新人,您有什么建议?
李琦:我对新入门的选手们的建议就是“多看,多听,少投”。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如果总共就一两百万,投两个项目就没了,何必呢?
尽可能找你最信得过的朋友一起合伙,去尝试第一个项目。哪怕赔了,大家一起分担,你只损失一部分,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要是你一个人全投进去,再想起来就难了。
品牌数读:您对未来一两年的餐饮行业整体判断是怎样的?
李琦:我认为“民以食为天”,食这个行业永远不会掉队。经济再怎么下行,人总要吃饭。可能大的品类不行了,小品类会起来,快餐也会起来,这个领域一定是有机会的。
所以我对明年的行情还是认为问题不大,我的策略还是会更倾向于头部的、能长期跑的龙头品牌,这样风险会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