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人物 > 人物专访 > 正文

把梅果、麻六记、趁热集合开到东北,加盟商眼里哪些品牌可以突破“山海关投资魔咒”? | 共赢合伙人

品牌数读
摘要:现在大的环境里,首先要降低的是风险,不是拉高期望值。

编者按

见时代之风,论经营之禾。繁华的商业舞台上,品牌的光芒璀璨夺目,而大多数品牌背后都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他们就是——品牌合伙人。

赢商网重磅推出《共赢合伙人》专题,将对话100位超级合伙人,记录和了解他们从选择项目到与品牌实现共赢的过程。

这是《共赢合伙人》系列的第33位访谈对象。

作者 | 王梓旭

编辑|童洁

文内配图均来自受访者


本期访谈对象:

吉林省观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天淼

在投资圈有种近乎共识的刻板印象,叫做“投资不过山海关”,它像一道无形的墙,让许多品牌想要踏足东北市场时显得犹豫不决。

然而,来自长春的刘天淼却正在尝试为东北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可能。查看他代理的品牌清单,能看到一些在一线城市炙手可热的名字,以超过400万开出的烘焙品牌趁热集合,一位难求的麻六记大餐,以及新锐的云贵菜代表Ameigo梅果·云贵川bistro等等。

在他看来,东北的消费者完全配得上这些头部品牌,而这些“外来鲶鱼”的进入,也能刺激本地餐饮品牌进行升级,打破同质化的僵局。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如今在餐饮投资圈游刃有余的代理商,几年前的主业还是健身房。从自创品牌到投身餐饮加盟,他的职业生涯转轨,似乎也反映出他对当下商业环境的敏锐观察。

他坦言,真正的认知蜕变,始于拿下趁热集合这个运营难度极高的品牌。这一役不仅打通了他与头部品牌方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彻底颠覆了他对品牌、运营和风险控制的理解。

他将自己的投资形容为一种追求稳健的“理财产品”,核心逻辑不是盲目扩张,而是以追求单店盈利为主。

为此,他建立了一套筛选标准,探究品牌创始人的初心,精准评估盈利模型,并利用深耕多年的本地资源,为引进的品牌在最好的商场里争取最优的位置和商务条件,从源头上将风险降至最低。

在当下消费愈发理性和谨慎的时代,许多人选择收缩和观望时,这种反其道而行之,将重资产、高客单的头部品牌引入东北市场,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底气与判断?以下是他和品牌数读的对话。

1

从健身跨界餐饮开“大餐”

品牌数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现在整体的加盟情况,您现在有多少家店?

刘天淼:我现在主要是基于长春进行发展,业务范围主要分布在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另外在上海还有石家庄万象城也有投资的店面。基本上外地的是以投资为主,东北本地的是以自己的经营运营为主。我们代理的品牌都比较重,大概有10余家店,十多个品牌。

品牌数读:您都代理了哪些品牌?

刘天淼:有趁热集合、Ameigo梅果·云贵川bistro、麻六记的大餐(哈尔滨西万达是黑龙江首店)、那时新疆(东北首店),还有阿元来了卤肉饭,北京、东三省和内蒙都是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做的。

茶饮品牌有本就、茉莉奶白、泰柯茶园。另外还有上海的ONIONIOiapm店和石家庄万象城的那时新疆,这两个是投资,不直接参与运营。

品牌数读:您没考虑过加盟喜茶、瑞幸这类品牌吗?这类品牌的投资可能没有大餐那么重。

刘天淼:喜茶瑞幸没有开。茶饮虽然没有大餐那么重,但是因为东北的整体消费还有城市体量,我觉得不太适合大面积开。所以就选了本就、茉莉奶白和泰柯茶园。

品牌数读: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做代理或者投资加盟商的?

刘天淼:我最早是2017年开始做加盟,当时开了一个叫吃茶3000的台湾饮品,在长春做了6家。但当时也没有过多的商业认知,不太懂。后来又参与了乐蜂堂,还有一个日式吐司,也做过自助餐“豪英雄”。

品牌数读: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接触头部品牌的?为什么之前没有接触,是没有渠道吗?

刘天淼:真正发生变化是从趁热集合开始,大概是2023年5月份。之前是因为主业不是做这个行业的,认知确实跟现在不一样,加上渠道资源也不一样。通过“趁热”认识了很多上海的头部品牌,后来就跟汪小菲他们做了麻六记的大餐。

品牌数读:您之前是做什么的,本来就在餐饮行业吗?

刘天淼:以前做过健身房,是自己创的品牌。后来觉得健身行业不景气,资产负债太高了,都是预支性消费,并且整个行业不是很健康,好多品牌出现危机跑路。我就在最好的时候给它卖出去了。

转做餐饮是因为我做健身房的时候身边有商场资源,想开个水吧,做了以后感觉还不错。后来有些品牌为了进我们本地的核心商业就找到我,我就作为渠道方,以我的名义做投资,就这样进入了这个行业。

2

投资能过山海关

品牌数读:您代理了这么多品牌,在筛选时会看哪些方面?

刘天淼:首先要看创始人,看他做这个品牌有什么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初心。选择品牌是多维度的,品牌和产品调性、盈利模型,包括运营的难度,还有我对公司整体架构的了解。我可能在每个品类都会选一个头部的品牌来做。比如川菜我做了麻六记,在一个场子里我就只做这一个品类。

品牌数读:为什么会想到引进这些头部品牌到东北?

刘天淼:我觉得东北的餐饮圈有一个刻板的印象,现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东北从租金、物业商务条件,还有人力成本来说,我们的消费者完全配得上好的头部品牌的。而且东北商业的餐饮同质化特别严重,一个品牌每个商场都有,消费者特没什么新意了。我引进这些头部品牌过来,是希望能把整体的级次拉高,刺激本地品牌做一些升级。

品牌数读:很多加盟商不会轻易去尝试做烘焙,因为投资很重,您当时为什么选趁热集合?

刘天淼:我觉得是趁热集合提升了我对品牌的一个认知。烘焙的运营难度非常大,所以先做趁热集合之后,再做其他的餐饮,还是有帮助的。

而且我觉得在上海能“卷”得下来的品牌才行,它起码在上海已经卷出来了,而且创始人对产品本身关注比较多。

它的选址要求太高了,导致开店速度慢,但它到一个新场子,一定是要一个特别核心的位置。趁热集合肯定是现在全国面包业绩的记录保持者。

品牌数读:您提到趁热集合的投资比较重,具体成本大概有多少?为什么这么高?

刘天淼:我们当时开下来花了450多万,正常的话400万是能开下来的。它的成本高在几个方面,首先烘焙的设备很贵,和中餐设备不一样,光设备就得将近100万。

另外是它的代理费也贵,还有首次备货的原料费用,我们开业时正好赶上五一假期,生意很好,当时光订物料就订了100万,但因为假期销量太大,货还是不够,后来又补了40多万的货。

品牌数读:总体听下来其实您不太会给自己的投资设限对吗?

刘天淼:确实不太会,我主要看投资回报的情况。我们的投资不跑规模,跑的就是单店盈利,我觉得规模大了比较危险,我就是开一个店,保证这一个店的回报周期就行了。

品牌数读:您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刘天淼:现在大的环境里,首先要降低的是风险,不是拉高期望值。第一是看品牌自身的势能和模型;第二是要进A类的商场,匹配到最好的位置,并且把商务条件谈得尽可能低一些,这样就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我做之前不会把回本周期拉得那么紧,可能把回本预期拉到两年、一年半。比如说一个400多万的买卖,如果说两年之内能回本再挣点钱就挺好了,但他可能一年多就回本了,超出你的预期,惊喜就更多。

品牌数读:除了看创始人和产品,对于品牌的盈利能力,您有没有心里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

刘天淼:我会看它是不是有“百万店”的基础,这是一个门槛,一定得做到100万以上我才能做这个品牌。首先我会去了解它在其他城市的业绩和毛利,后面跟创始人见面聊。

比如我谈梅果的时候,吉林和黑龙江20分钟就定下来了,因为我觉得创始人非常靠谱,它的业绩表现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看到就知道它一定是100万以上的店。

3

加盟要兼顾品类互补

品牌数读:您代理的品牌比较多,下面是一个品牌一个团队来跟着吗?

刘天淼:不是,有的一些团队要做2-3个品牌。我前台的团队,比如厨师长、店长肯定是品牌专属的,但是我后台服务他们的(比如中台)都是一拨人。

品牌数读:您在选址上有什么思路?

刘天淼:品牌的品类不一样,选址的逻辑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趁热集合,它一定要放到客流量特别大的位置,就是地下或者一楼入口。

大餐主要就是看主动线加上这个展面,我也会去了解商场未来的规划,比如我知道商场要把小吃快餐都聚到楼上,我就会提前在楼上布局一些点位。

品牌数读:您会考虑品牌间的互补吗?

刘天淼:从品类上我是会补的。比如说我做了梅果,别的我就不会碰,那日料我做白食深夜食堂,然后川菜我就麻六记,在一个场子里我只能做这一个品类。如果在别的商场,比如说江浙一带马鸿兴比较好,我可能就会做马鸿兴。

品牌数读:您接下来还有没有什么在看的品牌?会考虑自创做一些品牌吗?

刘天淼:在看甬江烟火,还有江西菜,比如胡恰或者啄春泥,可能会二选一,明年还会研究在长春万象城落一个云南菜叫花腰鼓。自创品牌后续也会考虑,但做也肯定是以东北为主。

品牌数读:您觉得品牌跟加盟商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刘天淼:肯定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关系,相互成全。现在这个环境下,品牌方自己也做不到开几十家直营店,肯定是抱团取暖。

代理商开好的点位,也成全了品牌方的品牌级次,我们跟品牌方处的都很融洽,我永远是坚持一个利他的角度来做这个事儿。

品牌数读:对于想入行做代理或投资的人,您有没有一些建议?

刘天淼:我的建议其实就很简单,不要把这个事情当做一个投机的事情来做。要对这个行业、对品牌方、对市场有敬畏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的事儿,不要借钱创业,借钱去投资,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一看,多考察,不要盲目的乐观。

品牌数读:您怎么看未来几年的餐饮环境?

刘天淼:我觉得会越来越好。现在大部分餐饮品牌方都在选择出海,而且都比较好,这反向验证了我们的模型是好的。

而且现在餐饮的入门门槛已经很高了,以前可能一二十万能开个店,现在你做个蜜雪冰城还得四五十万。现在做餐饮的人,可能是海归、博士、硕士来降维做这个事儿的,对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比较强。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