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限高”三日游
文/乐居财经 刘治颖
仅过去三天,王健林限高令已悄然解除。
9月28日,“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话题冲上热搜。多家媒体报道称,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因一笔标的为1.86亿元的案件被限制高消费。该限制消费令由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
对此,万达知情人士表示,“此次是由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事实上之前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或因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9月29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经没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限高”信息,这意味着王健林“限高”被撤销了。
据大象新闻报道,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王健林被“限高”后快速取消事件,本质上是万达集团债务危机的阶段性波动,反映出其债务化解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但是万达的债务危机远未结束。此次“限高”取消仅是漫长化解过程中的一个插曲。王健林能否带领企业实现“惊险一跃”,既考验其资本运作能力,也取决于房地产行业政策环境与资本市场信心的边际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万达系高管今年首次“被限高”。早在今年7月,万达商管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被限制高消费,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万达集团成立于199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健林,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商业地产投资及经营、酒店建设投资及经营、连锁百货投资及经营等。该公司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王健林持股99.76%、0.24%。而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又由王健林、王思聪分别持股98%、2%。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总金额约52.62亿元;以及47条股权冻结信息,部分冻结期限至2028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曾表示,万达集团频繁出现股权冻结等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债务问题,从公开司法信息看,每一次股权冻结几乎都对应一笔到期未清偿的债务,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计划等。
为缓解债务压力,近年来,王健林开启了卖卖卖模式。
5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由太盟、高和丰德、腾讯、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对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目标公司的收购案,涉及全国39个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
同时,非核心资产也被剥离:2025年4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以24.9亿元卖给同程旅行;7月,快钱金融30%股权以2.4亿元转让给中国儒意;2024年,王健林相继对美国传奇影业股权、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进行转让;2023年,万达电影控股权易主。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王健林父子今年的财富为588.1亿元。与上年的1408.4亿元相比,短短一年时间里大幅缩水820多亿元,排名更是从上年的第9名下滑至第5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