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锐品牌“再”崛起:需要“克制”与“深耕”
撰文|李佳蔓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流量狂潮下,克制才是新锐品牌的制胜法宝?”
新锐品牌的成功,从不是资本的堆砌,而是“精准定位”与“深度运营”。
正如网友所言:品牌价值靠干出来的。
01
品牌历史讲:平替≠降级
2025年二季度发布的《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显示,至本、海龟爸爸、绽家等品牌跻身快消行业新锐50强。
细说从前,至本从濒临倒闭到年销11亿,是成分党品牌的极致克制。
2012年成立的至本,是国内首批主打成分党的护肤品牌,提出皮肤屏障修护与微生态菌群平衡理念。早期因资金问题险些关停,却凭借过硬的产品力与用户口碑逆袭。至本以不营销、不请代言人为标签,将资源聚焦于产品研发:与南开大学联合实验室研发独家成分,拥有多项专利,商品均价仅70元左右,主打性价比路线。
其爆品策略堪称教科书级:氨基酸复配型洁面乳、舒颜修护卸妆膏等单品年销近5亿元,占据品牌40%市场份额。2023年8月-2024年7月,至本在主流电商平台销售额超11亿元,618、双11等大促节点贡献主要销量。
海龟爸爸创始人是华为前高管跨界,他则用技术壁垒重构儿童护肤赛道。
2019年,前华为工程师许余江胜创立海龟爸爸,瞄准儿童防晒空白市场。他以技术狂人姿态,每年迭代防晒配方,推出温水可卸盖子遇紫外线变色等创新设计,首款产品小雪山防晒霜上线4个月即成天猫销量第一,全网销量超900万支。
海龟爸爸拒绝盲目扩张,聚焦防晒核心品类,四年投入过亿研发,手握全国70%儿童防晒特证(品牌企业中),2023年获LVMH旗下基金L Catterton独家A+轮投资。许余江胜直言:儿童化妆品的底座是安全,我们要做技术深度的壁垒。
2020年,若羽臣将新西兰高端家清品牌绽家引入中国,主打专衣专护理念,以雪松、蓝桉叶等天然植萃成分,结合香氛技术,推出内衣洗液、精油洗衣凝珠等产品。其四季繁花酵素香氛洗衣液因洗完衣服像喷了香水走红,复购率高达85%。
绽家通过跨界合作破圈,她与医学专家、艺术大师联名,打造精致生活标签;在上海潮生活节等活动中设置互动打卡,吸引年轻人参与。2024年,绽家长期占据天猫家清类目TOP榜单。
2021年成立的她研社,则以春日小懒裤(白天可穿安心裤)切入市场,通过抖音电商短视频+直播双驱动,快速建立品类认知。其内容策略直击女性痛点:30秒视频展示夏天不黏腻、姨妈期免洗内裤等场景,搭配直播间限时优惠,2023年成为抖音电商评分5.0店铺。她研社拒绝低价内卷,以高端化、情绪化产品突围,与官方合作参与抖in生活范儿·新趋势活动,探索新创意营销。
新锐品牌的共性是价值升维、心智固化、情绪消费。
价值升维讲了至本通过成分研发提升性价比,海龟爸爸以技术壁垒重构儿童护肤,绽家用香氛+清洁创造溢价空间,均摆脱低价竞争陷阱;
心智固化的破局在于,四者均通过中心化媒体(如天猫、抖音)饱和攻击,将品牌与品类深度绑定;至本=成分党首选,海龟爸爸=儿童防晒专家,绽家=精致家清代表,她研社=女性健康守护者;
情绪消费则是从绽家的香氛治愈到她研社的包装美学,新锐品牌精准捕捉年轻人为情绪买单的心理,通过IP联名、场景化营销强化情感连接。
02
你说:赛道即机会?
菲利普·科特勒:品牌的成功,从不是资本的狂欢,而是对市场的敬畏、对用户的真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功效叠加情感”其实是驱动品牌的开端。
至本与南开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将实验室独家成分转化为用户可见的护肤效果;海龟爸爸每年投入重金研发防晒技术,从温水可卸到儿童专属防晒体系,精准解决用户痛点;绽家用新西兰植萃搭配前沿酶技术,让洗衣液既能深层去污,又能留香72小时,用户复购率提升至40%。至本将极简美学融入品牌DNA,从纯白包装到无推销客服,让用户感到被尊重。
情感方面,海龟爸爸以爸爸的温暖打造品牌形象,从产品命名到线下活动传递陪伴价值观;绽家将洗衣液升级为生活仪式,用户从试试看变为反复买,最终成为品牌自来水。
场景细分则是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破局之道,以差异化策略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母婴赛道中,BeBeBus专注婴儿车,将安全舒适做到极致;海龟爸爸专注婴童防晒,从SPF值到成分表均量身定制;丸丫死磕摇篮摇椅,用哄睡黑科技征服新手爸妈。
家清市场中,绽家不跟风做全能洗衣液,而是推出内衣洗液、香氛喷雾等细分产品,精准击中专衣专护需求,市场份额提升至15%。
至本靠成分党标签出圈,将透明配方无添加变成用户的安全符;海龟爸爸用温水可卸颠覆传统防晒,解决妈妈们的清洁烦恼;绽家将香氛清洁玩成品牌符号,当其他洗衣液还在比去污力时,它已在教用户如何用香味治愈生活。
菲利普·科特勒强调:场景细分是起点,差异化才是终点。
用户为核,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跨越,通过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深厚情感连接,实现从短期流量到长期价值的转变。
至本的客服团队不是推销机器,而是护肤顾问,从肤质咨询到复购提醒全程提供私人订制服务,用户满意度达95%;海龟爸爸定期举办线下亲子活动,线上社群则像妈妈互助会,分享育儿经验,用户留存率提升至60%。绽家联合医学专家讲科学洗护,邀请艺术大师设计高颜值包装,甚至和香氛品牌联名推出限定香型,让用户觉得买绽家买的不是产品,是生活态度。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不是卖产品,而是卖用户与品牌的关系。
货即内容,让产品成为社交货币,让产品自己说话,激发用户自发传播,实现裂变式增长。
至本的地铁广告没有明星代言和夸张口号,只有成分表、功效数据和用户评价,这种坦诚相见的方式让用户觉得真实可信;
海龟爸爸的直播不喊买它,而是现场演示温水可卸防晒霜的清洁力,让小朋友都能看懂,转化率提升20%。
参半拍了一支短视频,对比情侣接吻前后的口腔状态,精准戳中年轻用户的社交痛点,视频发布后用户自发转发,播放量破亿;
她研社在抖音发起经期不尴尬话题,鼓励用户分享使用体验,有用户评论:以前经期不敢穿白裤子,现在用了她研社,终于能自信出门了。
赛斯·戈丁强调:所有伟大的品牌,都是用户愿意主动传播的故事。
03
从卷价格到卷心智
时间到了2025年,刘润在年度演讲中揭示的消费新趋势:当消费者从为品牌溢价买单转向为情绪价值付费,当平替取代奢侈品成为主流。品牌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从流量争夺战中抽身,转而构建真正抵御周期的心智护城河?
无形价值重构竞争壁垒,江南春以三个案例讲解:
白象方便面用老母鸡高汤将5元产品做到30亿规模,证明质价比比单纯降价更有生命力;
天猫VIP88通过88元会员费锁定4300万高净值用户,这些用户年均消费5.7万元,贡献了头部品牌50%的销量,服务价值升维让低价敏感型消费者变为忠诚价值型用户;泰兰尼斯童鞋以走得稳,少摔跤的痛点升维,将598元的学步鞋卖成爆款,甚至推出1598元礼品装。
这些通通指向:性价比的性不仅指物理功能,更包括情绪、审美、身份认同等无形价值。
正如江南春所言:乐高卖创造力,耐克卖运动精神,可口可乐卖快乐,当品牌能降低消费者的无形成本(如选择焦虑、身份焦虑),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而刘润观察到:消费者拒绝为品牌溢价买单,却愿意为理性省背后的情绪价值付费,比如用医用备皮刀替代脱毛刀,本质是拒绝被消费主义绑架的清醒;而用马克笔收纳盒替代口红收纳架,则是用实用主义对抗形式主义的智慧。
心智固化则是从流量果到品牌因,用中心化媒体种下心智种子。
耐克的D2C战略翻车,为所有品牌敲响警钟:当新任CEO砍掉品牌投入、狂投效果广告时,短期销量虽涨,但三年后市场品牌认知会淡化。
消费者开始质疑:没有运动精神的耐克,还值那个溢价吗?
江南春用因果论拆解了这一悲剧:流量是品牌的果,而非因;当企业只盯着果(销量),却忽视因(品牌建设),最终会陷入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的死循环。
他提出的三次跃迁理论,为品牌突破困境提供了路径:
规模跃迁,通过创新品类或特性(如比亚迪定位新能源汽车首选)抢占市场;
心智固化,用中心化媒体(如电梯广告)饱和攻击,将品牌与品类深度绑定(如怕上火喝王老吉);
资本固化,用规模和心智优势构建竞争壁垒(如喜之郎果冻占据60%市场份额,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
刘润观察到的内容碎片化危机,进一步印证了心智固化的紧迫性:当所有品牌都在草原上种草(碎片化内容营销),消费者记住的只有杂草丛生;而真正的品牌需要种树,用中心化媒体在消费者心智中种下品类=品牌的强关联。
正如波司登通过重塑产品、入驻购物中心,从中老年品牌逆袭为高端羽绒服首选,营收从60亿飙升至232亿;雪花啤酒用年轻化战略推出勇闯天涯superX,利润从7.99亿增至53亿,这些案例都在证明:心智固化是品牌穿越周期的免死金牌。
情绪消费说的是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治愈,用IP联名撬动溢价空间。
刘润演讲中那个靠IP联名3年提价26.96%的品牌,揭开了情绪消费的暴利密码:当一支29.9元的水笔印上Hello Kitty,消费者买的不是笔,而是童年回忆;当盲盒里藏着黑神话悟空,年轻人买的不是玩具,而是社交货币。
这种为情绪付费的逻辑,让IP成为品牌抵御价格战的终极武器,当物理功能极易被平替,情绪价值却难以复制。
江南春提到的名创优品,正是情绪消费的受益者,在消费降级时代,它通过Hello Kitty、宝可梦充电宝等IP联名,让均价持续上升。
而刘润观察到的银发经济Z世代体验消费,则进一步拓展了情绪消费的边界,老年人买按摩椅是健康享受,年轻人听演唱会是精神治愈,城镇青年露营徒步是人生体验。
这些消费行为看似分散,实则指向同一个核心:当物质需求被满足,人们开始为生活的温度付费。
结语
新锐品牌的未来,从网红到长红。
2025年,新锐品牌已从流量玩家进化为价值创造者。至本、海龟爸爸、绽家、她研社的崛起证明:在存量竞争中,唯有通过价值升维、心智固化与情绪共鸣,才能穿越周期。
正如江南春所言:品牌是因,销售是果。当新锐品牌将用户心智视为核心资产,它们便拥有了对抗价格战的终极武器。
简单总结一下:当所有人都在低端竞争时,向上突围才是破局之道,白象用高汤方便面证明,质价比比低价更有生命力;当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中心化媒体才是品牌建设的核武器,波司登、雪花啤酒的逆袭,本质是心智份额打败市场份额;当物质主义退潮,精神治愈成为刚需,IP联名、体验经济、健康消费的爆发,预示着情绪价值将主导下一个十年。
德鲁克说:企业的功能是创新与营销。而在2025年,这两者的内涵正在被重新定义:创新不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对消费者无形需求的洞察;营销不再是流量的追逐,而是对心智的深耕与情绪的共鸣。
可以说,当品牌能同时满足消费者的“理性省”与“情绪悦”,便能赢得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