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集合店 > 正文

抢占核心标杆商场!这个零售「隐藏赢家」浮出水面

赢商网 曹晓晴
摘要:在实体商业下行周期中,商场更在意兼具“流量稳定性”与“收益确定性”的品牌。

当下消费长期承压,拓店收缩、品牌调整成为实体商业的常态。据赢商大数据统计,今年二季度12个重点城市250+标杆购物中心内,整个零售业态正在持续收缩,开关店比为0.91,持续在略“<1”徘徊。

然而,在实体零售普遍处于下行周期时,也总有品牌逆风前行。今年的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个深耕生活家居用品零售赛道超20年、拥有1200多家门店的品牌——货郎先生大象起舞。

据统计,郎先生国庆期间二线城市齐开20家新店,进驻了如深圳罗湖天河城、太原印象城、成都融创茂等核心标杆商场和区域级知名商场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其门店开业期间客流涌动,销售数据表现亮眼。国庆开业活动期间新店销售额均10万以上,每日新增会员5000+,付费会员到店3000+

在广阔消费市场中,门店的持续增长已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行业课题:市场承压环境,消费者需要哪类品牌?以货郎先生为代表的这些品牌究竟做对了什么?

在拆解货郎先生发展路径时,我们发现其逆势生长并非偶然,而是20余年来,货郎先生从供应链的深度打造到产品的精准布局,以及从渠道的战略升级到运营的效率提升,构建出独特的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运营力,成了商场眼中的“理想合伙人”。

这一次,货郎先生的20店同开,不仅是品牌逆势扩张的一次实力展示,更是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传统零售品牌转型升级的战略实践样本。


逆势进击

形象、渠道、品牌的三重升级

在正式解读货郎先生的商业模式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深圳罗湖天河城L1层,500+㎡的门店内,二三十位消费者在收银台前排起长队,店内客流持续饱和。与传统集合店不同,这家店通过“场景化空间+全品类布局”重构了零售空间的叙事逻辑,家居、潮品、学玩三大核心品类被巧妙融入真实生活场景,展示出品牌战略升级后的全新形象。

与此同时,就在旁边的广东江门江海万达店国庆期间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开业期间新增会员1300+人,营业额近15万。

从深圳罗湖天河城到太原印象城,从成都融创茂到厦门同安宝龙广场,这场覆盖全国20个城市的集中开业,绝不只是简单的新形象店在各地点亮,更透露出货郎先生强化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渠道战略意图

赢商大数据显示,从品牌进驻项目档次来看,这20家新店进驻的商场皆是在一线商圈的中高档商场,包括了天河城、万达广场、宝龙广场、印象城等国内主流商业地产商旗下的商场。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近四成门店是其城市首店,如进入深圳、佛山、珠海、江门、韶关、太原、精河等品牌的空白市场;而剩余近六成的门店落位在货郎先生正在持续加密布局的重要城市,展现出精准的渠道深化策略。

显然,这种扩张现象与整体零售业态的“保守”思路形成鲜明对比。

赢商股份发布的《2025上半年全国商业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以典型一、二线城市的踩盘标杆项目为统计范围,今年上半年,零售业态的门店净增率在近三年来已从2023H2的1.3%跌至2025H1的-1.3%。

在此背景中,货郎先生却能在近三年保持着“每年100家新店”的稳定增速,从2023年的1000余家增至如今的1200多家。

这也说明,零售业态竞争逻辑发生了本质变革。在理性消费日渐主导的市场环境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被迫退出市场,而以货郎先生为代表的品牌,正在通过将零售店进阶为生活方式内容的展示载体,把消费者从单纯的购买者变成生活方式的参与者,将购物体验升级为对新颖生活方式的探索,从而为实体商业注入新的活力。


穿越周期

靠的是三门硬功夫

向内探,货郎先生逆势扩张的答案或许藏在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中。

通过将其与同行零售品牌对比,我们发现了货郎先生的三门硬功夫:强大的供应链掌控力、产品快反数字化能力和运营的轻快模式。

1.供应链构筑品牌“护城河”

供应链是零售企业的核心命脉,考验着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的协同效率与成本管控能力。一般来说,当下的零售品牌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大体可以分为垂直整合型、协同型供应链、轻资产运营、敏捷与柔性供应链4个类型。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垂直整合型与协同型供应链,这两类供应链体系模式较重、成本较高,极度依赖企业的管控能力,为此,部分企业从“轻”出发,将自身打造成“买手”,进行全球化采购。

与之不同的是,货郎先生跳出了某一类型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思维,而是在成本、品质、差异化和效率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形成了一个“混合协同型+垂直整合型+轻资产运营”的混合供应链体系,即表现为“工厂直采+以量定价+自主品牌”核心模式

具体来看,工厂直采与以量定价是借助与3000家工厂(其中,800家为企业核心工厂)合作,砍掉了中间供应商的层层环节,实现成本控制和品质保障;并且品牌已实现1.6万种商品的自主品牌化,从产品设计、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具备成熟的全链路管控体系。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货郎先生在浙江浦江的75000㎡智慧综合园内,建立了完善的自有生产线和7000㎡大型展示中心,以此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从产品展示到市场测试的产业生态闭环。

2.“快与准”的产品力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品牌在产品领域的创新与迭代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在产品策略上,与其他品牌或是侧重潮流设计驱动、或是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或是深耕区域特色商品的模式不同,货郎先生构建的是“海量精选+快速迭代”的产品矩阵,面向家庭全场景,围绕全家人的日常以“生活场景导向”开发用户适需商品。

货郎先生通过“数据驱动型选品系统”,保持着高频、高质量的产品开发节奏,不仅维持着3.5万种商品的庞大SKU库,能保持每月10%以上的产品更新率

这样快速的更新迭代效率得益于品牌独特的产品测试机制,其自有的7000㎡大型展示中心如同一个庞大的产品实验室,每月有超过800款新品在此经历严格的市场检验,反映在真实的销售数据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上,根据这些数据对产品进行精准优化与即时淘汰。

货郎先生总部超7000平方大型展厅

这种不依赖设计师主观判断或买手经验的选品模式,不仅降低了新品失败率,同时确保了产品与家庭消费场景的高度契合。

3.“轻与灵”的运营模式

扎实的供应链与敏捷的产品力,最终在运营端形成了价值闭环。

货郎先生的“轻库存、快周转”运营体系,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其核心是“集成采购+小批量分发”,将商品快速配送到全国1200多家门店,直接降低了单店库存水平。支撑这一运营体系的是货郎先生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依托总部75000㎡智慧综合园内的智能仓储系统和数字化物流体系,货郎先生实现了商品的高效配送能力,提升库存周转效率,确保了品牌在未来扩张中的可复制性和稳定性。


千店规模背后

是深度洞察消费市场的四次关键跃迁

至此,我们或许仍有疑问:逆势扩张的表象后面站着的是独特的商业模式,但这一模式从何而来?如果我们继续向底层去挖掘,可以发现,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离不开品牌对消费市场变化的及时应对,这些积极响应外化成了品牌每一次坚定而精准的战略升级。

拉长时间维度看,货郎先生算得上是第一批零售行业拓荒。彼时,胖东来也才成立三年,大润发、乐购、永辉超市、银泰百货等日后叱咤风云的零售代表也才刚刚起步。

然而,在中国零售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有人黯然落幕,有人砥砺坚守。货郎先生之所以能历经二十余年风雨仍保持向上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外在的商业模式与渠道形态虽不断演进,但“让生活好物触手可及”的亲民便民初心却始终如一

品牌从“鸡毛换糖”的精神中汲取养分,将“利己先利人”的理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这一精神内核,具体外化为品牌与消费市场保持同频的战略智慧——通过在购物中心持续抢占优质点位,并在二十余年间完成了四次关键的品牌升级与战略跃迁。

1.0阶段,品牌化升级,为规模化奠定基础。在中国零售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消费者追求性价比与丰富度,他们渴望看到多样化的商品,也开始从认“商品”转向认“品牌”。此时,货郎先生率先从“小商品百货店”升级为注册品牌“货郎先生”,统一品牌形象与认知,率先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价值差异点。这一时期建立的标准化运营体系,也为其后来的规模化复制埋下了重要伏笔。

2.0阶段,品牌进阶,深耕供应链。进入2010年前后,随着电商兴起、消费者购物渠道多元化,他们的消费心态从“买得到”到“买得好”转变,追求品质与价格之前的最佳平衡,更愿意为品牌支付溢价。也是此时开始,无印良品、ZARA、H&M等国际品牌的表现让货郎先生看到了高效供应链、产品迭代速度快以及强列品牌风格的重要性。于是,货郎先生果断向内求索,于2011年启动自主品牌战略,升级品牌形象,并在2013年建成集办公、展示、仓储、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当大多数零售企业还在困于门店设计和促销活动时,货郎先生已将视角转向后端供应链。通过深度建设供应链体系,它不仅实现了产品的有效差异化,更实现了成本的控制与品质的保障。

货郎先生总部园区鸟瞰图

3.0阶段,战略升维,渠道换挡升级。随着消费群体迭代与需求升级,他们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等特征,购物行为突破了传统“场”的边界。凭借对体验经济兴起的敏锐洞察,货郎先生再次开启了全面的品牌升级动作,战略目标直指“进驻更多高端购物中心”,实现了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关键一跃。

在此期间,货郎先生也进入连锁化规模扩张的快车道,陆续与新城吾悦广场、万达广场、宝龙广场等地产商合作,全新“Mr.huolang货郎先生”精品店在浙江、安徽、江苏、福建、陕西、山东、重庆等重要省市先后亮相。

货郎先生3.0版本形象图

4.0阶段,品牌角色蜕变,成为“生活好物提案者”。每一次的战略升级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石。在疫情催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加强,与过去相比,理性消费成为主流,他们的购物行为不单纯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基本刚性需求,更关键的是深度情感满足。

面对这一趋势,货郎先生开启品牌的第四次战略升级,品牌角色蜕变。此时,货郎先生不再是单纯的零售商,而是全面进化为一个掌控全局的“生活好物提案者”。

一方面,进行门店价值重构,推出全新品牌形象店模型,在焕新品牌记忆的同时,将门店作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场域;另一方面,借助“好生活,真不贵”的深厚护城河与全新空间形象,在全球市场进行加密布局,截至目前,其门店数量超过1200家门店。

货郎先生门店全新形象


渠道纵深

进驻更多优质商场

而在第四次战略跃迁中,货郎先生依托其全局掌控力,正在开启渠道纵深的新棋局

货郎先生的底气来自于市场的认可:在消费者中的热度、排队现象,我们从其20家新店中已窥见一二;而且,“每年新增100家店”的稳健扩张策略也说明了品牌在零售业态中的竞争壁垒。

货郎先生不只是一个集合店品牌,与其他品牌相比,它更像是一个集合店赛道的“全能型选手”,既具备Costco的供应链效率内核,又在空间和产品思维上类似于宜家,更是实现了胖东来式的全年龄段家庭客群覆盖能力

这种“更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深的供应链掌控、更广的客群覆盖”的特点,使货郎先生成为商场招商中的稀缺品。

纵观当前实体商业的发展与演变,消费市场的客流表现和销售额的两极化已经有些时日。《2025上半年全国商业市场监测报告》指出,2025上半年208个典型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速降至3%~5%,客流对销售额的拉动不及预期。

对购物中心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具备引流效应的品牌,更需要实现客流的业绩转化。

货郎先生在渠道纵深战略正好回应了这一需求。

在具体布局上,货郎先生将延续其强化一、二线城市的渠道策略,通过“标杆占领+网格深耕”的组合策略:一方面借助直营模式进驻核心商圈的标杆项目,树立品牌高度;另一方面通过联营与加盟模式,在已进入的城市实现从“单点布局”到“网络覆盖”的转变,最大化区域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货郎先生也启动了海外市场的探索。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运营模式,货郎先生正谨慎推进海外市场试点,迈出从中国品牌到全球品牌的关键一步。


结语

货郎先生十一期间20店同开的盛况,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中国实体零售商业价值重塑的代表性实践。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货郎先生如何将“好生活,真不贵”的理念贯穿始终:是二十余年深厚的品牌精神、完善且坚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精准的商业模式,最终成就了超1200家门店、9600万客流的市场认可。

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也正在推动着货郎先生向“全球百货家居零售领军品牌”的愿景迈进

从品牌形象升级到渠道策略深化、从产品力到供应链,从运营模式到品牌文化内核,它也为零售业态带来新的启示:未来,零售业态的竞争不再只是流量争夺,更是供应链效率、精准定位与客群深耕的综合较量。

货郎先生的实践告诉我们:当商业回归本质,那些坚守初心、苦练内功的品牌,必将在全球消费版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而这,正是中国品牌崛起最动人的故事。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