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东”到“玩家” 武商集团要用自营美妆店赌一把
十一小长假期间,武商集团旗下自营美妆集合店JIANG TUN BEAUTY在武商城市奥莱1楼C馆正式亮相。
提及武商集团,资本市场率先想到的是湖北扛把子级别的商场——武商MALL和武商梦时代。
然而,这个专注购物中心和超市的企业,为何下场做自营美妆店?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是武商集团传统业务承压下的关键转型尝试。
的确,商业地产与零售业正经历深刻的“阵痛期”,传统模式的“舒适区”已不复存在,在空置率攀升、租金承压、利润下滑的态势下,企业也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极,以突破业绩瓶颈。
但自营品牌能否为企业注入新动能?武商集团这场突围战能否成功?一切仍存未知数。
自营突围
从“房东”到“玩家”,这个有“中国商业第一股”之称的企业,开始了新的转型试炼。
最新消息显示,武商集团旗下自营美妆集合店JIANG TUN BEAUTY于近日在武商城市奥莱1楼C馆正式亮相。
提及该门店,有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评价称,“有点像丝芙兰、屈臣氏”。
商业客了解到,该店聚焦高端化妆品、国货精品与洗护品类,以自营模式为核心战略,品牌矩阵方面,店内汇聚海蓝之谜、娇兰等国际知名品牌,同时不乏可复美、INTO YOU等国货。
从企业官微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该门店开业十天,店铺客单数已突破1000单。
一般而言,购物中心引入高化品牌,往往采用“品牌专柜”联营模式,而武商集团等运营企业的利润来源则主要是租金收入与销售扣点。
而自营模式下,武商集团的角色从“房东”转变为“玩家”。一方面,企业能够自主控制产品的定价策略、促销节奏和市场推广活动,不再受制于单个品牌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取商品买卖的全部利润,盈利能力潜力更大。
此前,武商集团亦在公开平台表示,发展的自营业务不但场地是武商集团的,顾客所见的商业空间、货品和营业员也都隶属集团,在选品、销售策略等方面,集团有自主决定权,不仅优化掉中间的租金等环节,还能增厚利润点,这是集团在存量市场中找增量的最优解之一。
实际上,这并非武商集团首次试水自营门店。
早在2024年7月,其与周大福集团携手开出的首家自营店“周大福时尚店”在武商梦时代试营业。
同年年末,首家餐饮自营店爷爷不泡茶主题店开业,黄金自有品牌“武商金”上线,高化化妆自营项目“WS梦乐园(mini)”成功落地……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开业仅半年的“周大福时尚店”营业收入实现8至10倍的增长,利润实现原联营模式3倍以上水平。
许是合作自营店的成功,给了武商集团更多的勇气,这家企业开始向自主品牌进阶。
去年10月,其全资子公司武汉江豚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伴随而来的是“江豚”这一全域会员体系及品牌。
而后,今年7月29日,旗下首家“WS江豚会员店”正式开业,而今,伴随着JIANG TUN BEAUTY的开业,其业务板块从家庭消费延展至高端美妆。
武商考量
依托自营门店,提升毛利水平,这或许是武商集团应对市场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考量。
商业客了解到,武商集团成立于1991年,作为国内大型的商业零售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购物中心运营及超市业态的商品销售。
首先,从购物中心方面,虽武商MALL、武商梦时代长期稳居武汉购物中心顶流位置,但在宏观经济下行与消费信心下滑的当下,集团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截至2025年中期,武商集团旗下拥有10座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万平方米,自有物业建筑面积约218.1万平方米。
上半年,其购物中心营收占比仅19.93亿元,同比增长0.83%。
而2021年至2024年期间,武商集团实现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4.60亿元、29.32亿元、32.00亿元、37.49亿元。
按此计算,购物中心的其单位面积营业额则从2021年的(同年购物中心总建面为132万平方米)2621元/平方米下降至2024年(同年购物中心总建面为227.2万平方米的1650元/平方米。
而2025年中期,这一数值进一步下降至877元/平方米。
显然,武商集团在购物中心方面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
其次,在超市业态方面,而2021年至2024年期间,该公司超市业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67亿元、32.03亿元、24.69亿元、20.66亿元,同比下降15.23%、2.85%、5.23%、16.33%。
2025年中期,其超市业态实现收入10.40亿元,同比锐减达到14.52%。
业绩下滑的同时,武商集团不断关闭旗下的超市门店,2024年全年,其共计关闭11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其进一步关停7家门店,门店数量从最高峰的75家缩减至55家。
购物中心及超市业态出现疲软,武商集团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会员体系和自有品牌的打造,成为其应对市场压力的重要发力点。
不止是武商集团,近两年,越来越多企业发力自营品牌,比如,新世界百货接连推出“N+便利店”与“N+baby母婴超市”,印力在深圳打造了“Ambership安珀石美妆集合店”,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开启了“悠唐概念U-CONCEPT综合概念生活馆”,珠江商管试水“幸福后安粉”……
市场人士认为,自营品牌除了解决主力店招商问题以外,能够进一步强化了商业产品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自营品牌能够与商业地产项目共同享受规模放量增长的红利。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
以武商集团为例,其打造的“WS江豚会员店”对标山姆会员店,而目前,武汉已有4家山姆会员店,在山姆提前抢占市场的情况下,“WS江豚会员店”是否存在对垒优势?
而此次落地的“JIANG TUN BEAUTY”,同样与丝芙兰、屈臣氏、THECOLORIST调色师等美妆集合店分食市场蛋糕,“地头蛇”如何抗衡“过江龙”,仍需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