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城市综合体 > 正文

焕新驱动进阶!北京华贸中心的国际大都会生活方式升级之路

赢商网 龚婉玲
摘要:国际品牌为何选择北京华贸作为 “旗舰秀场”?

作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北京华贸中心汇聚超甲级写字楼,北京华贸丽思卡尔顿酒店、北京JW万豪酒店两座奢华酒店,华贸公寓,以及北京SKP、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华贸北区在内的多重业态,构建了完整的国际化生活场景。其中,北京华贸购物中心以其精准的运营,成为项目商业价值的重要承载。

此前,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已凭借精准的高端品牌矩阵与精细化服务,构建起区域内成熟的高端消费场景。基于对商圈消费需求迭代与市场趋势的深度洞察,项目进一步深化高品质生活方式定位,聚焦高端体验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战略性引入一批兼具设计美学与户外精神的顶奢品牌。

近年来,项目以“主动焕新”的核心动作持续破局:陆续引入迪桑特DESCENTE全球旗舰店、KOLON SPORT可隆全国旗舰店,填补高端运动户外场景空白;落位CLP瑞士百年生命科学中心中国首店,完善健康业态布局;再以阿嬷手作首个合院概念店焕新茶饮社交体验,不断丰富大都会生活方式的具象内涵。

KOLON SPORT可隆,图源来自品牌官方账号

正是这种战略定力与动态焕新形成的良性循环,让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在核心区存量商业博弈中始终保持“反差惊艳”,常年稳定输出近40亿元年销售额,坪效稳居头部阵营与多数仍困于规模焦虑、执着于品牌堆砌和面积扩容的商业体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北京华贸购物中心究竟如何突破空间限制实现长期领跑?其“主动焕新”的逻辑,根植于三种核心能力:前瞻的洞察力,以此精准布局首店矩阵;卓越的场景力,无缝融合自然与商业空间;深厚的联结力,通过文化与数字化服务,与客群共创价值。

接下来,赢商网将从首店生态、空间体验、内容运营三个维度,拆解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如何以主动焕新,将大都会生活方式从概念落地为可感知的消费价值,筑牢高端商业的领跑地位。

01.

首店矩阵 ×精准生态:

国际品牌为何选择北京华贸作为 “旗舰秀场”?

北京华贸中心聚集260余家跨国企业,北京华贸丽思卡尔顿酒店、北京JW万豪酒店两座奢华酒店及高端服务公寓,构成了北京极具价值的高净值客群基底。

基于对这一客群生活方式与消费趋势的持续洞察,始终将“人”的需求作为运营原点,北京华贸购物中心以约3万㎡的商业空间为载体,通过精准的业态规划与场景营造,打造出一个既具国际视野、又富生活温度的品质主场。

意大利高奢品牌中国首家直营店

“ERMANNO SCERVINO”

图源来自品牌官方账号

由此,北京华贸购物中心逐步超越了传统“招商-租赁”的运营模式,转向以客群需求为导向的商业生态构建。近年来,迪桑特DESCENTE全球旗舰店、KOLON SPORT可隆全国旗舰店、Brompton亚洲旗舰店、STEFANO RICCI亚洲旗舰店、“ERMANNO SCERVINO”意大利高奢品牌中国首家直营店、阿嬷手作、gaga garden(排名不分先后)等一众旗舰店、特色店和概念店陆续入驻,不仅丰富了商业内容,更共同塑造出符合当代期待的国际大都会新生活方式,这正是其以小体量创造卓越业绩的关键所在。

国际旗舰:

精准击中高端消费痛点

在品牌焕新战略中,仅运动户外板块的总改造投入超亿元,迪桑特DESCENTE、KOLON SPORT可隆与CLP瑞士百年生命科学中心三大国际旗舰店的落位更绝非偶然。它们分别切入高端客群三大核心需求:专业运动性能、户外生活美学与前瞻性健康管理。

■迪桑特DESCENTE「未来之城」全球旗舰店,以1600平方米的体量,打造“沉浸式高端运动体验空间”。恰逢品牌90周年契机,更将于华贸呈现品牌冬季大事件,借26冬奥之势展望品牌全新的里程碑。

■KOLON SPORT可隆全国旗舰店,以1000平方米规模,直指户外生活方式的高端化与专业化趋势。KOLON SPORT可隆将华贸店置于中国零售网络的顶端,这一定位与华贸的“城市绿洲”理念共振,让商业空间转化为户外文化与社群精神的聚集地。

KOLON SPORT可隆,图源来自品牌官方账号

■CLP瑞士百年生命科学中心中国首店,作为中国独家合作伙伴,将打造以严肃医疗、功能医学、预防医学相结合的综合精准医养机构。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集精准检测、医疗级抗炎SPA、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私人定制抗衰长寿方案于一体。标志着华贸在高端健康业态的全面升级。

图源来自品牌官方

这种布局背后,是项目对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品牌战略的完美契合,而深层的逻辑在于,它提供的并非单纯的销售场地,而是能为品牌赋能的战略高地。既能精准匹配高端客群、定制契合品牌基因的场景,又能联动自身资源帮品牌落地核心营销事件、放大价值影响力。

生活方式品牌:

构建高频消费场景

生活方式与茶饮咖啡品牌是提升用户黏性的关键。北京华贸购物中心通过社群运营与场景营造,将顾客的单次消费转化为长期停留,持续强化项目作为国际大都会生活中心的吸引力。

在这一逻辑下,Brompton亚洲旗舰店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案例:项目通过联动户外街区与骑行活动,为品牌提供了独特的社群土壤,成功激发都市休闲生活方式的共振,将单纯的零售点升级为骑行文化枢纽。这一成功模式甚至吸引了英国财务大臣将其列为访华首站,充分彰显了项目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与标杆意义。

PURE Yoga与theBodyLab身体实验室则完善了健康生态闭环,满足消费客群对身心平衡的全方位追求。

Peet's Coffee、%Arabica、M Stand等咖啡品牌以鲜明美学成为年轻客群的社交打卡地;星巴克甄选非遗概念店以文化赋能商业,在提供精品咖啡的同时传递非遗艺术;阿嬷手作首个合院概念店,通过复刻“前庭后院”的传统空间序列,打造出沉浸式茶饮体验空间。

这些品牌的精心布局,覆盖了从商务洽谈到朋友小聚的多元社交需求,以高品质的“第三空间”有效延长客群停留时间,并悄然带动跨业态消费,让北京华贸购物中心真正成为都市生活的日常据点。

时尚与科技:

全场景需求覆盖

而品牌矩阵中,时尚与科技板块的布局,展现出其对高端客群生活方式的完整洞察。

高端服饰领域,从STEFANO RICCI的意式男装,到Ermanno Scervino的高级时装,再到FICUS的个性化定制,它们共同覆盖了商务客群从日常工作到重要社交场合的全场景着装需求。

与此同时,Apple零售店成为数字生活体验中心,Tesla展示着未来出行的可能,DJI大疆打开创意视觉新视界。这种全场景覆盖能力,正是其在高端商业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02.

动线即体验

北京华贸如何用 “游逛感”重塑消费场景?

国际化品牌矩阵奠定了北京华贸购物中心的基因优势,而商业空间的全面升级,更是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这一升级,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改造上,更在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体验体系:从开放空间的打造,到多元内容的填充,最终实现游逛体验的升华。

项目将花园、连廊与广场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能让消费者自由呼吸的“城市绿洲”,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引入丰富的商业内容与文化活动,精心设计的游逛体验,让购物中心不再只是消费场所,而成为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自然、有趣的城市生活空间。

这种层层递进的空间策略,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值得反复探索和停留的目的地。

空间外延:

无界融合的呼吸式街区

巧妙串联起中心广场与连廊系统:中心广场步道直通商场入口,消费者步行时能在错落绿植间感受自然光影、呼吸清新空气;连廊系统则打通了购物中心与周边写字楼、酒店的连接,这种“无界衔接”让移动变得自然流畅,彻底消解了传统商业从户外到室内的割裂感。

凭借独特的户外空间资源与运营能力,北京华贸购物中心成功将原本功能性的“通道”打造为品牌争相入驻的“封面级展台”。

不仅吸引了CHANEL、Cartier、BVLGARI、Tiffany、Vacheron Constantin、PRADA、DIOR(排名不分先后)等奢侈品牌入驻展示,多重广告位错落点缀于连廊与广场之间,持续强化项目的高端调性。同时,也成为品牌快闪活动的天然舞台,例如,法拉利Ferrari品牌日展览便巧妙利用广场空间,将新款跑车与现代建筑并置,形成视觉张力,吸引大批车迷与高端客群打卡。

这种将空间资源转化为品牌展示平台的运营模式,使户外区域从单纯的场地跃升为具有持续商业价值的“内容场”,彰显了项目在高端商业领域的强大号召力。

餐饮业态的场景化分层:

精准对接多元需求

而北京华贸购物中心的餐饮竞争力,核心在于构建了黑珍珠、米其林级品牌为基底,户外场景为特色的差异化矩阵。

不仅聚集新荣记旗下荣袍、京季荣派官府菜(位于北京华贸丽思卡尔顿酒店内)、荣季95,以及北京宴、沃夫冈牛排馆等一众黑珍珠、米其林级餐厅,更将每类餐饮业态与户外空间巧妙融合,让美食和自然成为贯穿消费场景的核心体验,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在高端商务宴请层面,大董、北京宴与京季荣派官府菜形成强力组合。这些餐厅不仅注重菜品的精致与创意,更通过私密包间与户外露台的灵活运用,为商务人士提供了兼具仪式感与自然视野的独特空间。

针对情侣约会与夜经济场景,板前十胜的日式铁板烧体验、西庭秀色的异域风情,更与华贸户外广场的夜间灯光、建筑线条相呼应;在生活方式体验层面,元古雲境、gaga garden、星聚会KTV的集中布局,通过与户外场景的深度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与社交归属感。

同时,黑珍珠米其林法餐品牌,黑知了Burning Fire等新兴品牌持续补位,以潮流空间与创新菜品为餐饮生态注入新鲜活力,吸引年轻客群。

这种基于空间特性的品牌落位策略,不仅最大化地释放了每个品牌的商业价值,更构建了一个自我强化的餐饮生态系统。

03.

城市绿洲的具象化

从空间到场域的内容革命

当户外空间不再只是商业体的过渡区域,而成为内容发生地,商业空间的本质便被重新定义。北京华贸购物中心通过圈层精准渗透、公众多元覆盖、数字化深度链接的系统性运营,将“城市绿洲”从物理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体体验,实现了从商业空间到城市文化会客厅的跃升。

圈层与公众的平衡:

兼顾专属感与开放性

项目凭借LEED-EB认证、国家级碳中和认证等权威资质,以“绿色、智能、高效”的硬件标准,精准契合跨国企业对可持续发展与高品质办公环境的选址需求。2025年,再获国家级碳中和认证,并获颁“全球商务会客厅”称号,同时成立北京市首个商圈立法联络站。

基于这一系列硬核实力与平台能级,华贸中心成功吸引了包括德意志银行、蒙特利尔银行、道达尔能源、特斯拉、强生(排名不分先后)等覆盖金融、专业服务、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形成了约1.5万人的常驻办公人群,构筑了坚实的优质客群基础。

圈层深耕方面,作为CEO圈层的战略平台,黑钻俱乐部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持续深耕高端圈层运营。通过举办金融投资趋势分享会、国际奢侈品牌沙龙等高品质活动,提供定制方案、管家式服务、自媒体流量等支持及定制化服务,既满足了私密社交的需求,也让圈层资源互换自然发生,强化了华贸作为国际商务枢纽的价值。

公共触达层面,华贸购物中心的开放式活动主要围绕两大主线展开:一是以cyclefree骑行季、华贸微型马拉松为代表的社交运动类活动,倡导健康活力的都市生活方式;二是以华贸世界头号玩家节、AI科技艺术节、华贸美食节、华贸丽人节为代表的公众参与型活动,营造多元包容的社交场域。

通过运动健康与生活美学的双轨并行,不仅拓宽了客群覆盖面,更以具象化的活动内容持续强化其作为城市生活平台的公共价值。

数字华贸:

科技如何重塑商业运营

而在数字化战略中,华贸云已从单纯的会员管理工具,演进为驱动多业态协同、重塑消费体验的核心基础设施。

数字化平台华贸云,首先完成了基础功能的系统性整合。通过“一码通行”打通了写字楼、商场、酒店间的物理界限;“无感积分”实现了消费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权益的即时兑现;“机器人配送”则解决了最后一百米的效率痛点。这种深度融入日常的功能设计,让华贸云从工具进化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突破还在于打破了地理与业态的双重边界,积分体系正加速实现包括“北京、南京、苏州、惠州”等项目的全国多城联动,根据不同的会员类型,华贸云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这种工具驱动效率、科技重构生态的路径,不仅让华贸购物中心的商业运营更具韧性,更重新定义了数字化平台的角色,它不再是商业的“附属品”,而是激活业态协同、提升用户粘性的核心引擎。

结语

展望未来,2025年以“向新而生”为主题的战略升级,标志着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将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从品牌专属体验周的开展,到智能导览系统的深度应用,正在将“国际化、高品质、大都会生活方式地标”的定位推向新的高度。

这一实践也证明,高端商业的价值不取决于规模大小,而在于其持续进化的能力。从精准的客群洞察到沉浸式场景营造,从数字化生态构建到国际化战略推进,北京华贸购物中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运营体系。既成就年销40亿的稳定业绩,也为中国高端商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真正的商业竞争力,源于将空间转化为与城市共成长、与消费者共鸣的有机生命体。这种不断自我革新的能力,让华贸购物中心不仅成为北京商业版图的重要坐标,更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样本。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