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递表港交所 “本土美妆巨头”带着烦恼出海
手握“早C晚A”红宝石与双抗王牌精华的国货美妆巨头——珀莱雅,再次IPO。
近日,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书,拟冲击国内首家拥有“A+H”双上市地位的本品牌美妆企业。
而早在2017年11月,珀莱雅便已成功登陆A股,当时资本市场反应较为积极,上市首日即以每股22.09元封住涨停板,涨幅高达44%,总市值一举突破60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珀莱雅报73.48元/股,总市值达到292.41亿元,在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中排名第4位,前三位市值由高到低分别是:毛戈平、巨子生物、上美股份。
虽说市值仅排行第四位,但在营收规模上,珀莱雅却稳居国货美妆榜首。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以营收53.62亿元排名国内美妆上市企业第一;前三季度,在已披露业绩的8家企业中,珀莱雅依旧以70.97亿元领先。
而在产品类别上,珀莱雅更是唯一拥有4个超10亿元零售额超级大单品的本土化妆品企业,其中,旗舰品牌珀莱雅旗下的红宝石与双抗这对“早C晚A”精华牢占主位。
然而,美妆巨头珀莱雅也有自己的业绩烦恼。
提不上的速度
“十年内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这是今年年初珀莱雅“二代接班人”新任总经理侯亚孟提出的“双十战略”目标。不过,现实远比想象的还要露骨。
当前,全球美妆行业格局稳定,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雅诗兰黛等国际巨头常年霸榜,而位居全球TOP10的科蒂,2025财年总营收58.9亿美元(419亿人民币),力压珀莱雅。
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怀揣宏大志愿的珀莱雅在自身的营收增速上却出现了放缓。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2024年,是珀莱雅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亦是本土首个百亿规模美妆公司。这一年,公司实现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归母净利润为15.52亿元,同比增长30%。
无可否认,这是珀莱雅值得庆祝的一年,然而前期易为,后期攻坚。相比2023年营收增速39.45%、净利润增速46.06%,2024年珀莱雅出现自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增速下滑。
若仅凭其手上现有几款“网红爆款”想要走得更快更远,似乎得面临不小的挑战。
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营收增速为7.21%,创下近五年中期最低,较去年同期37.9%的增速大幅回落。主品牌"珀莱雅"营收39.79亿元,同比下降0.08%,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到了第三季度,珀莱雅更是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单季度业绩双位数负增长,单季度营业收入17.36亿元,同比减少11.63%;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23.64%
与此同时,珀莱雅的销售渠道更是决定了其必然要在销售费用上投入巨资。
珀莱雅的销售模式是以线上平台为主,线下销售渠道为辅。线上渠道主要通过直营、分销模式运营,其中直营以天猫、抖音、京东、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为主,分销包括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平台。
而其线下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运营,入驻像WOWCOLOUR、三福SANFU这些化妆品专营店、百货、新型商城集合店等。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线上收入分别占总产品销售收入的91.0%、93.1%、95.1%、93.7%及95.4%,而线下收入的占比仅是小部分。
缺少单独实体门店做品牌形象背书下,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分别是27.86亿元、39.72亿元、51.61亿元及53.63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3.63%、44.61%、47.88%及49.59%。其中,形象宣传推广费占据了八成支出的份额。
节节攀升的销售费用,对于珀莱雅的盈利能力亦是一种挑战。
海外找钱
在资本市场上,A股估值更高、流动性更强,而港股融资则更为便利,且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便捷的融资渠道,更有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融资和出海,正是珀莱雅如今瞄准的方向。就在发布半年报的当日,珀莱雅宣布: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公司将赴港上市。
为此,今年珀莱雅迎来了密集的高管团队调整,引进多位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管。
今年5月,珀莱雅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王莉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申请离职后,一批具备专业背景的高管陆续加入管理层,包括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首席数字官胡宁波、产品开发负责人兼孵化品牌副总经理汪奕峰,以及后续接任董事会秘书的薛霞。
8月,公司将董事会席位由5席调整至7席,新增席位由董事会秘书薛霞和独立董事候选人范明曦填补,并正式提名范明曦为独董候选人。
据悉,新任管理层普遍具备国际化从业背景。孙培文曾任职于宝洁,胡宁波曾任LVMH时装部北亚区首席信息官,汪奕峰则拥有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美妆企业的工作经历。此外,董秘薛霞曾任职于IBM、埃克森美孚等企业,独董范明曦有瑞士银行等国际企业从业经历。
然而,目前在海外发展方面,国货品牌仍受限于国际巨头。
珀莱雅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且主要通过线上销售打开市场,当前珀莱雅已入驻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海外电商平台试水。不过2024年,海外收入仅占总营收的1.6%,海外布局仍处于探索阶段。
而出海路径最便捷且迅速的方式之一,无疑是收并购。
在今年5月19日举行的珀莱雅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侯军呈表示,公司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进行并购,填补公司在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赛道的空白,并购后会将新品牌引入国内。
珀莱雅旗下主要拥有“珀莱雅”、“彩棠”、“Off & Relax”、“悦芙媞”等品牌,覆盖大众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
其中,“Off & Relax”正是珀莱雅在2021年收购的日本头皮护理品牌,2024年收入3.68亿元,但占比仅有3.4%,远不及自主品牌珀莱雅80.7%的收入占比,且其在日本市场表现平平。
总的来说,在国际美妆巨头的强势挤压与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下,珀莱雅的海外布局之路道阻且长,其能否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为其布局添力,还得看资本市场的认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