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薛之谦的「上上谦」火锅店,仅剩一家

iBrandi品创
摘要:上海南京东路店成为了上上谦最后一家在营门店。

iBrandi品创获悉,曾经的明星火锅店之一——「上上谦」日前宣布关闭其在广州的最后一家连锁店。

而在关掉这家店之后,上海南京东路店成为了上上谦最后一家在营门店。

这家曾由歌手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品牌,最多在全国拥有28家门店(8家直营店和20家加盟店)的明星火锅店,似乎也即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2012年,薛之谦拿出60多万积蓄及卖房所得等,与好友合伙开出了第一家“上上谦”串串香火锅店。早期薛之谦对于上上谦非常“上心”,“我每天睡五个小时,出任何问题,我都冲过去解决。”薛之谦曾在早期采访中表示,经营火锅店期间,从店铺的位置筛选、挑选大厨、和工厂谈配料进价等,每个环节都他自己掌管。

彼时,凭借独特的“夜店风”设计——黑色墙面搭配宝蓝色灯光,店内循环播放薛之谦的歌曲及其MV,再加上他亲自“血书”推荐的辣蛙鸳鸯锅锅底,上上谦迅速成为粉丝和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在差异化经营与明星效应之下,上上谦也开始了迅速扩张。

巅峰时期,品牌日均营业额稳定在150万元左右,消费者常常需要排队几小时才能用餐。

转折点发生在2019、2020年左右。一方面是薛之谦与上上谦的解绑,另一方面,则是上上谦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19年2月2日,薛之谦退出上海上谦投资人行列,但新增其父薛良园为公司股东并担任监事。

2020年6月,上上谦火锅南京东路步行街店清洗消毒待用的筷子在监督抽检中检出大肠菌群;同年9月,上上谦火锅长宁店消毒使用的热水杯和调料碗被抽检不合格,产品被检出大肠菌群。引发公众信任危机。

事实上,上上谦的“收缩”,或者我们称之为“退出历史舞台”,也是明星餐饮品牌退潮的缩影。

陈赫、叶一茜和朱桢合伙创立的贤合庄,曾在全国开出800多家分店,如今在营门店仅剩25家;郑恺的“火凤祥”同样遭遇滑铁卢,目前全国仅有31家门店在运营。

这些明星火锅店往往在开业初期凭借粉丝效应引发排队潮,但很快便陷入“打卡式消费”的怪圈,难以培养回头客。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这些明星店铺的评价多为“价格偏高”、“分量少”、“味道普通”,直指其产品力不足的核心问题。

明星餐饮退潮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本末倒置。这些品牌过度依赖流量红利,而忽视餐饮业的根本:产品力、供应链和持续运营能力。

尤其是,明星投资的餐饮企业中,基本上都是交给第三方团队去运营。而第三方运营。自然也是“利”字当头,他们会快速开启加盟的模式,快速收割品牌带来的利润。

在疯狂的扩张之后,这些品牌往往难以维持基本的品质与服务,最终被市场反噬。

如果说,多年前的消费升级捧火了一种明星餐饮企业,但如今,在这个质价比当道的时代,无论是谁开的餐饮店,没有“品质”,都会被消费者淘汰。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