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花街过夜经济引擎:花千筑温泉酒店创始人张林的在地化运营破局之道
晨光初露,张林已穿梭在茶马花街与花千筑温泉酒店的楼上楼下。作为花千筑酒店创始人,这是他运营哲学的缩影:“作为街区的一份子,酒店不该是孤立的住宿空间,而是串联起街区服务与游客需求的小纽带。”

在茶马花街聚焦在地体验的运营探索中,张林打造的花千筑温泉酒店,成为茶马花街激活夜间消费、延伸游玩时长、让游客从“半日游”变成“过夜游”的重要商户支撑。其背后,是茶马花街与花千筑等街区商家,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的在地资源协作策略与直击客群需求的精细运营智慧。


在地资源深度绑定:让酒店成为文化体验的“入口”
在张林看来,游客来茶马花街,不止想住一晚,更想触摸云南的烟火气与文化根脉,沉浸式感受西山的山水风情。基于此,他摒弃了连锁酒店的标准化模式,将云南本土文化、西山自然景观与街区特色业态融入酒店体验,为游客提供贴合街区调性的在地化服务。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与南藤云竹博物馆的创新联动。南藤云竹作为街区内聚焦云南多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特色空间,以“就地取材、传统与现代融合”为核心,打造实用型手工艺生活用品。张林秉持“打破住宿空间局限、延伸体验场景”的思路,计划推出“住宿 + 手工艺体验”套餐:住店客人凭房卡可享博物馆专属体验课,在传承人指导下完成竹编、民族布艺或文玩玉米制作,1-2小时便能收获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文创作品;同时还能品尝特色的云南草本饮品与东南亚轻餐,让味蕾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他希望通过这份协作,让客人读懂云南手工艺的传承,也让酒店更贴合茶马花街的文化氛围。

在早餐场景打造上,张林跳出酒店自助餐厅局限,创新性推出“花街早餐券”。客人无需局限于酒店餐食,可持券前往街区内多家云南特色餐饮商户,随心选择豆花米线、牛肉面等地道品类。这一举措既打通酒店与街区的晨间消费场景,让住客早餐充满在地烟火气,也为街区餐饮商户带来稳定潜在客群。


此外,花千筑硬件场景处处渗透在地元素与山水意境:泡池区绿植环绕,与西山景致相映成趣,营造清幽氛围;客房融入云南民族特色装饰与山水主题陈设,细节传递在地风情;走出庭院,客人可直接远眺西山层林叠翠、滇池波光粼粼,让自然风景无缝融入居住体验。


街区业态双向赋能:构建“住宿+消费”的服务导流闭环
“作为茶马花街的商户之一,酒店的活力离不开邻居们的协作。”张林始终认为,酒店与茶马花街的其他商户是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接下来,计划在酒店大堂设立“花街服务预约台”,从游客体验需求出发,聚焦街区特色体验的衔接——住客想体验南藤云竹的手作课、观看老茶馆的民族茶艺表演,或是想预约西山风景区周边某家特色餐厅的晚餐,都能在酒店内直接完成预约,工作人员会协助确认商户档期、同步预约信息,避免游客往返奔波。“很多游客来街区不知道该去哪体验,我们想做的就是帮他们搭个桥,让住宿和消费的衔接更顺畅。”


与之对应的,在协作商户门店内设置“酒店体验推荐角”。这些推荐角不会过度推销,而是摆放简易的酒店宣传卡,标注温泉特色、观景房型等核心亮点,以及专属优惠——只要客人在该商户消费并保留凭证,到酒店入住时就能兑换温泉体验折扣或房型升级福利。“不是让商户帮我们拉客,而是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如果他们逛累了想住下来,能知道街区里有这样一家贴合本地风情的酒店。”
这种服务联动看似简单,却精准解决游客“体验断点”,形成“住店客人通过酒店预约街区服务——街区客人通过商户了解酒店”的双向导流闭环。在张林看来,这正是“邻里”协作的意义:“能帮游客解决实际问题、让服务更连贯,就有价值。”

精细运营平衡淡旺:用温度服务拉平客流波动
结合旅游市场的季节特性,花千筑也面临客流季节性波动。对此,张林尝试通过精细化产品设计与运营策略拉平差距:针对西山健康徒步、凌虚阁看日出、滇池观景看海鸥等需求,酒店为游客提供优惠门票、随行拍摄、观鸥接送等定制服务;到了冬季,又特别推出围炉煮茶产品,打造温暖休憩体验,吸引游客停留。
除了季节性调整,张林更注重以细节服务提升客群粘性:针对家庭客群,设置儿童无动力乐园;针对亲子家庭,打造可连通套房,方便老人就近照顾。“不管哪种客群,细节里的温度,才是客人愿意回头的关键。”他这样说。


整合性探索:以“品质度假”沙龙呼应云南旅居定位
在运营实践中,张林敏锐锚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的文旅核心 —— 不止是“住下来”,更是“沉浸式感受在地生活”,于是将花千筑的单体运营经验与云南旅居生态深度结合,发起“品质度假”沙龙,邀请行业专家、文旅从业者拆解云南旅居的消费需求,既从行业层面聚焦“轻量化在地体验”、“无断点服务衔接”等议题,又从自身层面分享花千筑如何通过“一间房”链接在地资源的实操细节,尝试通过沙龙聚合资源,最终升级为系统性的整合思考与落地方案。

在张林看来,酒店的运营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扎根西山和茶马花街,既做好街区内部的商户协作,也积极链接外部优质资源,才能让花千筑不仅是“游客停留的理由”,更成为云南旅居生态中“小而精”的体验枢纽,为茶马花街的整体活力持续添力。

从联动街区资源到搭建服务协作闭环,从平衡淡旺客流到探索外部资源整合,张林用四年时间证明:文旅项目内的小单体酒店,只要找准“服务衔接者+资源整合者”的双重定位,就能突破“单纯住宿”的局限,成为内外部生态的重要一环,也为更多文旅项目的酒店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升级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