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星巴克中国被收购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完全没想到……

中国饮品快报
摘要:星巴克中国“变了”

“有点接受不了星巴克现在的音乐风格”

“今天星巴克放了好多中文歌”

“歌单怎么突然变了”

“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在星巴克听到《当》”

“差点以为误入怀旧KTV”

……

最近,翻看各大社交平台,仿佛都被星巴克的新歌单刷屏了。

曾经以爵士乐、蓝调等营造“第三空间”氛围感的星巴克,突然在每天下午的“黄金时段”变身“千禧年华语金曲电台”——周杰伦、S.H.E、蔡依林、五月天、苏打绿等轮番登场,《说爱你》《恋爱ing》《小情歌》《快乐崇拜》等歌曲引发大型“刻在DNA里的跟唱”现场。

网友发帖

常驻星巴克的学习党无奈抱怨:“语言不通的歌就是白噪音,语言一通就会扰乱思考变成噪音。”也有一波消费者狂喜,表示:“终于能在喝咖啡的同时重温青春,听嗨了。”

01

刚合资就换歌单?

网友: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为什么突然换歌单?

星巴克官方回应

星巴克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为配合经典饮品“太妃榛果拿铁”的回归而推出的“千禧回忆限定歌单”。11月4日,由星巴克中国团队研发的无糖及甜度可选的太妃榛果拿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从11月4日至17日,每天下午1-3点、5-7点,星巴克门店将循环播放华语金曲。

2001年,星巴克正式推出“太妃榛果拿铁”,这款诞生于千禧年的季节饮品,每年冬日便与“红杯”限定回归。星巴克中国方面也回应称,希望借由音乐,与顾客重温分享千禧年以来的回忆。

然而,这种强烈的、带有本土文化印记的“声浪”,也与星巴克以往营造的“全球通用”的、低调优雅的背景音形成了鲜明反差。

吃瓜群众们也迅速与近期星巴克中国的重大资本变动联系起来:“星巴克中国昨天被收购,今天店里的配乐就变了。不再是美式音乐,变成中文歌了。”

前不久,星巴克正式宣布与中国投资机构博裕集团达成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中国业务。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新合资公司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此次交易对星巴克中国的估值超过130亿美元。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一次典型的合作经营安排——博裕主要负责投资与本地化运营,星巴克则保留品牌、配方等核心资产。

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烧向歌单”的调侃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关注与讨论。

02

从“声音”到“产品”

一场关于未来的无限遐想

当一个国际品牌决定“本土化”,它究竟该在多大程度上“变身”?就这样,一场由BGM引发的讨论,进一步演变为网友对星巴克未来本土化改造的想象。

网友们的脑洞真的已经突破天际:

01 产品创新

“过段时间你就会看到星豆浆、星油条了”,这条评论收获了大量点赞。但这仅仅是开胃小菜。更具体的菜单已然在网友的调侃中“出炉”:元宵节的“黑芝麻汤圆拿铁”以及清明的“青团风味星冰乐”等等。

02 门店装饰

以后可能会“进化”成这样!门店装饰的想象图在社交平台疯传。这画面虽略显“惊悚”,但真的太“本土化”了。

03 价格策略

在所有讨论中,“什么时候能把价格打到‘9.9元’”的呼声最高,也最现实。网友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讨论着:是否会嵌入“砍一刀”功能?这些看似荒诞的猜想,实则也触及了星巴克将如何应对极度内卷的中国市场。

尽管多数调侃止于玩笑,却也反映出消费者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心理:本土化,是否意味着失去原有的品牌格调?如何在“融入”与“变味”之间取得平衡?

无论结果如何,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开始。下一步,星巴克的中国故事会如何书写?或许,答案就藏在下一次。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