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频繁减持背后:永辉超市五年亏超百亿,门店两年减半
11月1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075万股,占总股本的1%。而就在11月7日,永辉超市副总裁也完成了减持计划。时光轴再往前推,京东在4月至7月间减持永辉超市股份套现超过6亿元。股东们频繁减持的举措,引发业内强烈关注。有观点表示,此举也反应了永辉超市持续加剧的亏损困境。
查阅永辉超市最新业绩报,第三季度,永辉超市营收124.86亿元,同比下滑25.55%;归母净利润-4.69亿元。而前三季度的数据为营业收入424.34亿元,同比下降22.21%,归母净利润-7.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2亿元。
对于前三季度营收下降,永辉超市在财报中说明,一方面零售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使得公司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份成绩单透出了永辉超市近年来艰难的处境。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永辉超市累计亏损已超95亿元,再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的7.10亿亏损,五年累计亏损额已经突破百亿大关。
业内有观点表示,“在零售业寒冬里,永辉超市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激烈竞争,还要消化内部转型的阵痛,这场的生存之战,打得确实不容易。”
持续的业绩压力也直接反映在门店规模的调整上: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永辉超市拥有已开门店450家。而2023年底门店数为1000家、2024年底为775家,不到两年时间,门店数量减半。将目光聚焦于永辉超市的大本营福州,进入2025年以来,其关店消息同样不绝于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0月初,福州市场已关闭约30家永辉超市门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第三季度报告期末,永辉超市完成222家开业门店的“胖改”,调改后的门店实现客流激增,甚至部分门店实现扭亏为盈。永辉CEO王守诚公开表态,永辉现在还不成熟,学习胖东来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永辉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希望用2到3年走出生死线,5到10年真正成为一个国民超市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