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新鲜,厦门大悦城如何依托内容创新塑造年轻力?

10月,厦门大悦城的一周年庆以一组硬核数据引发行业聚焦:首日客流突破12万人次、销售额达2509万元,活动期内更有超百家品牌登顶厦门或福建区域销售榜首。
紧随其后的厦日戏剧节2.0延续了周年庆热度:首周开演盛况空前,双周末客流40万,同期#厦门大悦城话题流量增加100万+,吸引众多粉丝自发性的打卡发布,这一成绩再次验证项目“持续创造惊喜”的运营实力。
从商业观察的视角看,这两组数据的意义远不止于流量与销量的短期爆发,它更像一把钥匙,解锁项目以差异化策略打破商业同质化困局。再探厦门大悦城,赢商网将深挖项目一年来的突破性实践,解码其如何以年轻力为核心,持续深耕内容运营,成功塑造出厦门独一份的商业气质与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破局之道。

原创性IP+首发内容
打造独有年轻力标签
11月7日晚间,厦门大悦城原创IP活动“厦日戏剧节2.0——即兴开场”焕新启幕。活动以“东西方文化交响诗”为策展逻辑、“非遗与生活集锦”为内容脉络,集聚法国、重庆、成都、泉州、厦门五地优质资源,通过6天7部作品20场特邀演出,构建无边界、全感官的艺术生活现场。

国际与本土资源深度融合正是这一现场最鲜明的亮点呈现:法国实验环境戏剧《吆喝火人》(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好评作品)首次登陆福建,并实现中国商业综合体首演;重庆有光剧团《Timmy红斗篷》《生活饲养员》两部区域首演作品,以治愈系视角直击观众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1.0版本,厦日戏剧节2.0还在内容纵深与场景体验上实现双向突破:
特设“非遗单元”:福建青年木偶剧团携《将进酒》《猴趣》完成福建商业综合体首秀,以当代审美重构传统艺术,推动传统文化IP的年轻化表达。

新增“厦日生活集”市集:融合在地文创零售、手作体验等多元内容,打造“观演+游逛+社交”复合型文化消费场景,有效延长客流停留时长并带动消费转化。
以“非遗×现代”“国际×本土”的多元对话为纽带,厦门大悦城构筑出“可逛、可买、可社交”的完整文化休闲体验。
仔细剖析厦门大悦城过往内容运营不难发现,原创IP活动正是其商业运营中极为核心的亮点。其以高频次、高辨识度的原创内容持续激活年轻客群的参与热情,构建独属于大悦城的“年轻力”基因,焕新消费者生活方式,也进一步深化了项目青年潮流聚集地的定位。
在项目深耕原创内容的过程中,“强化文化体验”是其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通过“国际+在地”的文化结合,潜移默化地提升消费者对文化艺术的消费意愿,引领城市消费观念进阶。
自开业以来,厦门大悦城依托一线资源落地能力,举办了厦日松松季「超轻松市场」慢闪街区、厦日欢喜音乐节、厦门首届咖啡艺术节、高校艺术毕业展、魔法面包市场等180场城市级营销活动,引进香港迪士尼福建首展、FARMER BOB绒冬假日全国首展、“霍格沃茨魔法启程”哈利·波特主题美陈等20+首发资源。

官方数据显示,项目开业12个月销售额突破14亿元,累计客流超2000万人次,日均客流近6万人次,周末峰值达8-10万人次,一级节点10-15万人次——项目客流与销售的“双高表现”便是内容创新价值转化的最佳注脚。
据悉,在2026新年前夕,厦门大悦城还将会迎来一位超级IP的城市见面会,届时将再引爆新一轮狂欢热潮。
秉持“长期主义”
引领青年生活方式
厦门大悦城从“活动流量思维”向“情感价值共鸣”升级的运营逻辑,核心是不再局限于地理标签与空间特色的“滨海文艺浪漫地标”,而是通过品牌升级、内容创新等多维发力,锚定「新潮有趣、松弛社交、品质生活」的商业标签,并让消费者精准感知到这些变化。
「首店经济+在地孵化」构建品牌护城河
厦门大悦城的品牌策略堪称精准狙击,开业之初即以200余家品牌、70%首店占比(福建首店/厦门首店/区域首店)撕开市场缺口。
2025年以来,围绕全新商业标签,品牌焕新再提速——超60家焕新品牌中,区域级以上首店占比超80%,覆盖云贵川Bistro梅果福建首店、新锐设计品牌ATRY福建首店、香氛洗护摩登巴赫厦门首店等。首店经济持续发力,不仅将“年轻、时尚、潮流、品位”的品牌基因深度植入消费者心智,更精准覆盖年轻人、品质家庭及旅游客群的多元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但厦门大悦城的运营智慧不止于「引入」,更在于「孵化」——
零售端:深挖在地主理人资源,与哇吲、att-store、eyescream、WOODBUDDY、汉印等品牌共创首店,甚至推动本土品牌“走出去”,如eyescream就在上海静安大悦城落地。

餐饮端:绑定福建闽菜、烘焙、茶饮优势,首推欢夕、私厦里等闽菜,DFBAKERY等在地烘焙,一树一叶等本土茶饮,通过首店效应赋能在地品牌,让这些品牌扩大与大悦城体系及外区合作,实现商业价值与在地文化双向赋能。

即便是标准化的主力店,也被注入“场景创新”的灵魂。以得瑞市超市为例,门店针对年轻客群升级产品系列,以差异化商品组合打破传统超市的刻板印象,最终以优异经营表现印证策略有效性。
次元场景让「年轻标签」从口号变为体验
当下,年轻人“吃谷”从小众文化蜕变为线下商业新风口,厦门大悦城精准抓住次元经济浪潮,成功打造城市新次元经济与“吃谷圣地”。
10月31日,厦门大悦城负一楼「谷咚谷咚次元PARK」二次元主题街区开街,星焯旅、CTC CLUB、haha egg扭蛋等品牌集群入驻,构建起「潮玩零售+休闲餐饮+互动体验」的沉浸式场景,迅速成为年轻客群聚集的消费磁场,客流与话题度持续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大悦城并未止步于场景和品牌的物理呈现,而是通过“二次元主题漫展”等活动深化运营,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
11月14日至12月14日,现象级IP《鬼灭之刃》快闪店以“厦门首发”身份登陆,限定盲盒、精致会长等正版周边同步发售。11月15日至11月16日,《崩坏:星穹铁道》福建唯一快闪店同步开启,通过角色coser巡游、游戏任务打卡及限定周边兑换,引爆二次元群体参与热潮。


可以说,「谷咚谷咚次元PARK」不仅激活了厦门大悦城在IP与二次元领域的积淀,更以“心之所好终汇于此”的确定性引力,为年轻客群构建了持续奔赴的理由。

随着“空间载体—品牌集群—深度运营”的层层递进,厦门大悦城已吸引众多次元类、杂货类店铺落地,未来还将有更多新品首发选择于此。这不仅强化了项目的“年轻力”身份标签,更为其打造福建省内二次元商业标杆及次元文化新目的地夯实基础。
内容共创
从流量沉淀到长效运营
厦门大悦城的商业标签升级实践,并非局限于自身经营数据的突破,而是以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为核心锚点,通过对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运营,推动流量沉淀转为价值认同,最终实现消费转化,从而将新标签的影响力转化为可持续的运营动能。
在商户层面,厦门大悦城多举措为品牌运营赋能。一方面搭建千万店培育体系,对得瑞市、小米之家、周大福、西贝莜面村、apple专卖店等20余家年销千万店实施「精准培育+主动管理」策略,通过资源倾斜、精细化销售监控及营销活动深度绑定等策略,为品牌打造可持续的增长引擎。
另一方面从场地出租方升级为内容策划与流量共创者,通过共创资源串联租户价值链,以复合型产品(如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联动)提升顾客停留时长与客单价。


在消费者层面,厦门大悦城以多元内容对不同客群进行精准链接。
比如,针对年轻客群,项目从二次元街区、文化IP活动到垂直社群运营,通过多元场景构建精准契合“兴趣社交、松弛社交”需求。这里已超越单纯消费场所属性,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建立圈层联结的“第三空间”。项目24岁及以下客群占比近20%、25-39岁客群占比超50%的核心数据,印证了其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针对品质家庭与旅游客群,厦门大悦城以场景创新+需求深耕构建差异化体验:通过亲子友好游乐空间与沉浸式互动体验,精准解决了品质家庭“带娃消费场景单一”的痛点;在依托集美重点文化配套如厦门市图书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剧院、红点设计博物馆等资源环绕的区位下,不断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文化+娱乐消费体验”。
比如携手厦门市图书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开展暑期“亲子绘本课堂”“小小图书馆员”“小小探险队”等10+场主题体验,打造具有属地特色的会员权益矩阵,把优享度假会员权益做成厦门大悦城的独有标签;会员活动到场转化率达85%,实现商业空间向城市生活社交场的价值跃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厦门大悦城已建立超50个垂直社群,通过垂直社群与专属权益深化会员粘性,有效地推动会员体系增长。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据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项目会员总数达35万人,消费贡献占比超28%。
商业体的终极竞争力,在于读懂城市基因、回应消费者情绪、引领生活方式。厦门大悦城以一年实践生动诠释了这一逻辑——
依托大悦城品牌对年轻客群的深刻洞察与商业运营积淀,并立足区域赋予的消费潜力,不仅通过精准的客群定位与业态组合,有效带动了餐饮、交通、文旅等关联产业的消费联动,更以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了区域商业能级提升与城市功能完善。
伴随着「新潮有趣、松弛社交、品质生活」标签的深化,及持续的内容共创与场景迭代,厦门大悦城将以“年轻力”为核心引擎,重塑新青年社交文化场,持续引领城市消费升级与生活方式革新,并以此为基础,为城市商业生态在地化创新提供范本。
图片来源:项目官方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