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服饰皮革 > 正文

高梵,能否穿出“奢侈”感?

氢消费
摘要:高梵若想进入奢品体系,有必要完成从“销售曲线”到“品牌曲线”的升维。而这条曲线的拐点,在于能否让消费者愿意持续为“身份认同”买单。

撰文|陈述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每到寒冬来临,羽绒服便成为刚性消费品类中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消费分级趋势加剧,羽绒服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一端是价格不断下探,主打性价比;另一端则是持续上探、主打中高端。而消费者对保暖、设计、品牌认同的需求也在同步演化,不断重新定义“值不值”。

在这一背景下,羽绒品牌高梵选择走上一条高举高打的高端路径。从签约明星代言、构建高奢视觉语言,其试图藉此实现品牌跃升。而随着官宣田栩宁为BLACK GOLD全球品牌代言人并于近日进行首场新代言人直播,高梵再度刷屏。

借此声势,高梵及其高端定位也在秋冬交替之际被一同推至台前。然而,羽绒服的高端化甚至奢侈品化,远不止于价格与声量的叠加。无论是产品体验还是品牌价值,高端或奢侈品的内核从来讲究长期积淀与用户信任。做高端,定价可以一夜拉高,但固有的身份认同却无法速成。

01

高价不等于高端

高梵向高端鹅绒品牌的进击相对而言是成功的,但在服装行业,高价并不天然意味着高端,尤其当品牌试图用价格和营销来突出定位时,这条路往往比想象中更难走通。

表面看,高梵给出的高端化符号几乎拉满。产品命名上,强调“黑金”等;外部传播也多围绕明星与名流上身等展开,主打“老钱风”与精英圈层感。

这些动作在传播层面旨在勾勒出“奢”的形象,然而,高端或奢侈品牌的真谛远非价格标签与设计光环所能概括。对任何一个高端品牌而言,更重要的无不在于品牌所承载的文化厚度、长期主义的产品沉淀,以及与消费者之间逐渐建立的认同关系。

高价可以制造“门槛”,但高端品牌真正的门槛不是售价数字,而是消费者是否认可这个价格背后足够具有说服力的价值支撑。从市场调研来看,这一“门槛”并不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于2024年11月23日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羽绒服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集中在200至1000元区间,其中401至600元的中端价格段占比最高,价格过低(200元以下)或过高(1500元以上)都超出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品牌将产品定价推向高位区间时,有必要提供足够的决策理由,让高价不会成为用户犹豫的来源。

图源:艾媒咨询公众号

对比来看,真正被市场长期认可的高奢品牌,也往往更强调耐心经营的“时间跨度”与“文化厚度”。它们未必一开始就选择冲顶定价,而是在材质、设计、工艺、剪裁、服务等维度建立稳固的产品基础,再通过消费者反复的使用体验和长时间的品牌交互,逐步积累出信任资本。对高梵而言,其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全面的品牌建设,转化为用户具体而深刻的产品认知。一些用户对于鹅绒羽绒服还停留在抽象感受上,如何形成具象的穿着和体验认知,或需在更多维度下功夫。

从行业视角看,羽绒服本身是一个功能属性极强的品类。用户买羽绒服,首先看重的是“保暖性”和“耐用性”,其次才是设计感和品牌调性。想要将羽绒服推入高端消费轨道,品牌必须证明自己能在功能层面做到极致,同时还具备在美学、故事和服务层面与用户深度共鸣的能力。

而如果高端主要依靠视觉、代言人营销等支撑,则可能引发市场关于其是否只做贵、没做深的讨论,尤其在当前信息环境下,消费者对高价不等于好的认知日益成熟。

高梵并非没有高端的机会。在鹅绒市场认知提升、国产羽绒品牌高端化尚未充分占位的当下,它确实有可能填补市场空白。但高端的起点永远不是价格,而是能否在用户心中建立“值得买”的价值共识。真正走向高端的品牌,不靠“讲出来”,而靠“做出来”。这场价格之上的自我蜕变,高梵或才刚刚起步。

02

品质是生存底线

对于任何试图走向高端化的品牌来说,品质不是加分项,而是最低门槛。尤其是在羽绒服品类中,保暖能力、材质稳定性、耐用性等指标都是决定消费体验的核心因素。高价格可以制造品牌期待,但最终决定消费者认同感的,依然是穿在身上是否舒适、保暖是否可靠、细节是否经得起反复考验。

高梵选择在高端区间发力,这意味着用户对其产品品质抱有天然更高的预期。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只是视觉呈现,更在于穿着体验的真实与可靠程度。

然而,消费偏好数据或许并未完全呼应这种高端方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填充物的实际偏好更为多元:鸭绒以53.30%的偏好率位列首位,羽绒棉为49.45%,鹅绒则以49.27%的偏好位居第三。

由此来看,即便鹅绒常被视为高端羽绒服的代表,其市场接受度远未形成共识,这对高度依赖鹅绒高端定位的品牌策略构成了直接的现实考验。

图源:艾媒咨询公众号

当前,部分消费者对羽绒服的关注点,正在从“贵不贵”变为“值不值”。他们更愿意为具有产品力、能经受严寒考验、穿着舒适且使用寿命长的羽绒服买单。品牌能否回答这个核心问题,不在于广告语,而在于产品本身能否在多场景、多维度下经得住检验。

作为新一代高端羽绒服品牌代表,高梵拥有话题性和关注度,但高端品牌的建立不是依靠短周期营销,而是建立在长期稳定的用户体验之上。

在黑猫投诉平台以“高梵”关键词搜索,页面显示共有912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高梵”。事实上,对于试图建立可复购、可信任的高端品牌而言,这类反馈,或可能对品牌的长期溢价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图源:黑猫投诉APP截图

高梵若想长期站稳高价位区间,亟需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原料标准的深化、生产管理的透明化、用户反馈响应的机制化,并通过持续的品质迭代,构建起一套以产品为核心、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品质体系。高端或奢侈品的本质不是取悦用户,而是提供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对于羽绒服行业而言,这种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就来自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03

高端身份认同不是一蹴而就

品牌的高端化,从来不只是一次价格跃迁或代言人签约所能加以提升,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用户心中建立稳定而持续的身份认同。对羽绒服品牌而言,这种认同感尤其复杂。因为,它既要靠产品力支撑基础体验,也要靠品牌力建立独特气质,还必须经过时间和耐心的共同打磨。

从购买行为来看,消费者对高端羽绒服的获取路径仍以线下实体渠道为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46.70%的消费者倾向于在大型商场或购物中心的品牌专卖店购买羽绒服,这一比例居各渠道之首,其次才是综合电商平台和直播电商平台。

 

 图源:艾媒咨询公众号

截至目前,高梵在全国共设有10余家线下门店,分布于北京、辽宁、黑龙江、湖南和河南共5个省份/直辖市。其中,北京门店涵盖合生汇、西单大悦城、荟聚、王府井等核心商圈。然而,其在更多一线、新一线城市布局则未见披露,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线下渠道尚未覆盖更多主流消费高地。

图源:高梵官网

回顾国际高端品牌的路径可以发现,它们的用户往往是逐渐认同的。这种认同建立在一系列行动之中——对细节近乎苛刻的把控、售后响应的效率、品牌调性的连贯性、视觉美学的一致性,以及最核心的长期不变的价值承诺。

与之相比,目前高梵虽在视觉系统中形成了“黑金+鹅绒”的黄金搭档组合,但在消费者体验端,其门店布局仍较为稀缺,缺乏更多可以沉浸式体验品牌理念的空间;而线上触点虽然丰富,但服务标准、交付体验与品牌调性是否超乎预期,仍是影响消费者忠诚度和复购率的重要变量。

此外,高端品牌的形成还需要“社交共识”。消费者在高价购买一件羽绒服时,往往不仅为了保暖,也包含着对其所代表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圈层归属的认同。这种共识的形成不是通过广告就能迅速达成,而是依赖品牌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被使用、被讨论、被传播,最终形成的文化意义。

高端品牌的身份认同感,来自于消费者多次接触、反复使用后的确定性与归属感。这不是一次时装周的亮相可以实现的,也不是聘请明星代言人就能激发的。恰恰相反,其需要品牌用更长的时间、更一致的表达,去换取一个细水长流的客户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高梵的高端化路径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从贵走向稳、从引发关注走向赢得身份认同和社交归属,决定了它未来能否真正跨越品牌跃升的隐形门槛。

真正的奢侈品,不止于定价权,而在于定调权。一个品牌要实现真正的高端化,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语言、文化内涵与关系预期至关重要。因为,它所售出的不只是单件商品,更是可复购的体验、可被识别的身份、可口耳相传的共鸣。

这场羽绒服行业的高端化试探,也不只是面料与填充物的较量。高梵若想进入奢品体系,有必要完成从“销售曲线”到“品牌曲线”的升维。而这条曲线的拐点,不在于某次出圈营销,也不止于某位代言人,而是能否让消费者愿意持续为“身份认同”买单。

从产品语言到品牌气质,从价值表达到审美范式,高梵迈出了不小的一步。但想成为被时间记住的“Maison”,还需要更多的静气与时间。

贵,不是答案,也不是起点。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