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公司 > 深度 > 正文

厦门1949-2001:封闭岛城“搭上”经济特区列车 商业迈入发展阶段

————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系列报道

赢商网福建站 星艳玲
摘要:《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之厦门上篇。

编者按: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节点,赢商网全国19城大联动,特别推出《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大型专题策划,回溯过往70年城市与商业发展脉络,以史为鉴,探路商业与城市结合的更多可能性,最终将汇集成册。

位于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厦门,在2017年金砖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其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赢商网全面梳理厦门城市商业发展脉络,分阶段回顾厦门是如何从一个曾经基础薄弱、封闭落后的海防前线城市,蜕变成如今的模样。

  1949-1978年:曲折中商业缓慢发展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后,厦门市开始对商业市场进行整顿登记。登记的商业共54种,商店2875家,摊贩5878户,其中固定摊贩2041户,流动摊贩3837户。

对私改造中,厦门市对商业网点进行调整,根据“便利人民购买,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符合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而不妨碍市容,尽量利用原有设备,减少新的基建投资”等原则,对全市摊贩采取进店、联合、个别地方设商场、与坐商合作、整顿菜市场等办法,进行全面规划。到1957年对私改造完成后,全市共有商业户数6396户,从业人员10106人,比1956年的5397户、7983人,分别增长18.51%和26.59%。

“大跃进”期间,由于进行商业机构撤并,所有制升级,商业网点锐减。

总体来说,从解放初期至1978年的近三十年间,厦门商业经济虽然有几个时期得到较好的发展,但由于长时期遭受人为的干扰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的损失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错误,商业经济历经几起几落,从较长的时间来看基本上是徘徊或缓慢发展,个别时期甚至是倒退的。

商业经济形式属于国有和集体为主体的单一格局,流通渠道不畅,商业网点少,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匮乏,很长时间是采取凭票定量或限量供应的形式来限制居民消费,197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比1950年增长4.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6.1%。

不过,在此期间,厦门仍有一批商业代表在活跃。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商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厦门本岛西南隅,最初的商业形态以商业街的条状形态展开,大同路、中山路、开元路、思明东西南北路、鹭江道、海后路等成为商业聚集地段,同时富有特色商住两用的骑楼街区市该时期主要的商业布局模式。

1950年代末中山路思明南路路口向东 照片来源:杨羽翔 收藏

彼时,许多老字号像大千旅社、同英布店、建成百货、瑞芳参茸行、南泰成、永康成等大型百货及金店都汇集于大同路。

解放初期的大同横竹路,左侧建筑为同英布店 照片来源:寻找老厦门

原建成百货(2012) 图片来源:寻找老厦门

同时,在中山路上也出现了新商业,比如第一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系厦门市第一家综合性国有大型百货批零商店,创立于1952年,原为厦门市百货公司所属的国有门市部,后曾易名为厦门市百货公司中山商场和东方红商店。1970年,商店从原址(中山路168号)迁至现址(中山路83-103号)。1972年,商店正式定名为厦门市第一百货商店。第一百货曾是厦门最红火的百货商场,后因市场变迁,原第一百货逐渐没落。几度易手之后,如今由夏商百货接手经营。

20世纪90年代的厦门市第一百货  图片来源:厦门市志

1978-1981年:复苏中 搭上“经济特区”列车

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厦门缺少活力,经济规模小,社会底子薄,地区生产总值仅4.80亿元,财政总收入仅1.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仅0.82亿美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厦门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厦门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和“窗口”;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2.5平方公里开始建设,在全国率先拉开了经济腾飞的序幕。

预示着厦门经济即将腾飞的1980年,多家国有企业在当年成立。如厦门市首家地方性外贸公司——厦门经济特区国际贸易信托公司成立,这也正是后来的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公司改为股份制,更名为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底,建发集团前身——“厦门建设发展公司”组建设立。作为直属于厦门市政府和特区管委会领导的行政性公司,成立之初的建发公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的唯一窗口。

另外,厦门商业集团华联商厦也在同期筹建。

  1981-2001年:大发展 百货商超林立、外资零售进驻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并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同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4〕13 号 文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厦门全岛,面积扩大到131平方公里,并可实行自由港的部分政策。这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从此,厦门经济特区从初建阶段进入大发展时期。

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欣然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图片来源:厦门市志

从1981年至2001年的二十年间,厦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22.3%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此期间,厦门商业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多种经济成份和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格局。

从发展阶段看,1981—1990年,处于特区建设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商业规模小网点少,总量小但发展潜力大,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达到26.6%;1991—2000年,特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消费实现了从温饱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年均增长19.9%。

在商业市场建设开发方面,政府大胆引进外资、吸引内资,积极新建、改建综合性商场、市场,使商品流通总规模稳步增长。期间,华联商厦(1987)、友谊商场(1992)、华联商厦梧村分店(1997)、大陆商厦、巴黎春天购物中心(1996)、莱雅百货嘉禾店(1998)、丰联达商业中心、免税商场(1988)、思文电器新城(1992)等大中型百货商场一一落成,以及新建的湖滨北路美食一条街、牡丹大酒楼、佳丽海鲜大酒楼、舒友大酒楼等等,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的生活消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原中山路大陆商厦  图片来源:厦门手绘地图

  

20世纪90年代华联商厦  图片来源:厦门市志

国营免税商场  图片来源:厦门市志

诸多外资品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进驻厦门。

1993年,厦门第一家麦当劳开在中山路水仙路口,里面设有儿童乐园,它是很多小朋友小时候过生日的地方。麦当劳之后,肯德基、必胜客也陆续而来。

上世纪90年代游走于街头的麦当劳山姆大叔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家中外合资连锁超市公司福兰普利超市(倍顺)于1997年开始运作,全国连锁超市沃尔玛、台湾好又多也于2001年进入厦门。

2001年,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20年,也正是在那时,厦门逐步引入现代化的商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商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有了较大提高。

当时,MALL作为国际最新的商业形态,能提供优良购物环境及停车场,同时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服务功能,是零售商业发展的新形式。2001年,福建首个MALL落户厦门,SM城市广场、世贸商城和三友假日百货正式营业,这是厦门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业态优化组合的必然趋势,给厦门的零售业带来新的亮点,促进了厦门商贸发展,填补了商贸空白,优化了商贸行业结构,改善了购物环境和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开业前的SM城市广场  图片来源:SM厦门项目

建立特区以前,厦门市商业、餐饮业网点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山路至厦港一带的旧市区。中山路,是国内外有了耳熟能详的厦门商业名街,其实也是厦门商业文明的发源地,在国营商业踞龙头撑大梁的时代,这里孕育诞生了厦门市第一家百货,写下了厦门商业发展及改革的进程。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山路商业一条街  图片来源:厦门市志

特区建立后的20年,厦门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年厦门市行政中心由中山公园迁往湖滨北路,90年代初厦禾路改造、江头改造,90年代莲花、莲坂城市副中心建设,21世纪初SM城市广场、世贸商城建设,东部统建房及会展中心建设等为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厦门商业空间从岛内西南隅迅速地向岛中部、东部拓展。

随着特区经济发展和市场的扩展,商业网点结构向高层次、多功能变化, 便民措施更加完善,集购物、服务、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网点不断增多,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的消费市场网络,全方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注:本文图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用于文中旨在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