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茶馆”开抢星巴克的空间生意,能赚到钱吗?
餐企老板内参 余从| 文
新中式茶馆下战书
挑战星巴克的“江湖地位”?
茶馆开抢第三空间的生意。
周一下午,朝阳大悦城6层,和星巴克仅有一店之隔的新中式茶馆“tea statement”,熙熙攘攘,里面坐满了“茶客”。
同样是售卖第三方空间,相差无几的客单价,新中式茶馆和星巴克的客群特征有着高度重叠,江湖人称“中式星巴克”。
而这家“中式星巴克”和“星巴克”仅有一店之隔的选址,意味着新中式茶馆对星巴克下了一封“战书”。就目前战况来看,两者并未决出明显胜负,新中式茶馆势头正劲,星巴克第三空间大哥地位不保。
环境精致又典雅是新中式茶馆的记忆点。
四方灯座上是圆润的茶壶,壶柄用编制藤蔓缠绕,一叠点心、两杯茶,从产品名称到空间设计,从冲泡方式到饮用器皿,方方面面体现着“东方美学”。
新中式茶馆的产品设计更是丰富而讲究。
煮葉点单小程序显示,品牌有近60款饮品,涉及原叶茶、风味茶、冷泡茶、冰萃茶、调味饮品几个品类。此外,品牌还提供6款轻食,8款小蛋糕。tea'stone的产品也很丰富,有108个饮品SKU,和煮葉一样,tea'stone也有自己的特色融合作品,啤啤tea。
这类新中式茶馆的客单往往和星巴克看齐,单品价格往往在20-40之间。
但“更有格调”、“环境更舒适”、“价格和星巴克一样,这里更适合谈事”……等诸多评价是消费者选择新中式茶馆、“背弃”星巴克的原因。
内参君蹲点了煮葉国贸店,周二下午的3-4点,300平米的大店中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了等位的情况。从下单到取餐,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迅速,几平米的前台挤着6个点单、出品员工,显得有些忙乱,甚至需要顾客去自助服务。
而像这样的茶馆,北京现在不止“tea statement”一家。
就在前不久,奈雪也注册开了一家茶馆,名为“奈雪茶院”。试营业期间登顶“深圳热门茶馆TOP1”。
中式茶馆刚刚兴起
小城市便开出加盟
新中式茶馆火了。
内参君观察到,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品牌已开出连锁,有的还拿下融资。小城市也没落下这阵风,接连开出自己的新中式茶馆。
多数新中式茶饮品牌,都是近两年起家的。煮葉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做新中式茶馆的,2014年开始筹备,2016年在北京开出首店,现在共有10家门店。
做连锁的“前辈”尚在优化门店模型,小城市的个体户便迫不及待放加盟,还开始卖课程《如何开一家新中式茶馆》。
殊不知,这些开在大城市的新中式茶馆,美丽而庞大。
有消息称,tea'stone的门店需求面积是200-400平。煮葉开的也是大店,北京悠唐店、国贸店、颐堤港店都有300平。重庆的坐茶,门店也有250平。
可以说,新中式茶馆的面积已经超过咖啡店,向火锅店看齐了。
茶馆少有普通的装修,基本都是朝着美精雕细琢出来的。内行人品灯光建材设计的门道,外行人内心默默“哇偶”,也说不出来好到了哪里,讲不清楚123,只想双手缓缓举起手机,拍个照。
tea'stone武汉万象前海店
该店获得2023柏林设计大奖
煮葉北京国贸店
日本设计教父原研哉全案设计作品
显而易见,大城市的新中式茶馆极其重视消费者体验,花大手笔、从多个维度打造丰富的喝茶体验,为的是让这次消费经历足够好,推动复购。
从外观看,小城市的独立茶馆和大城市的连锁茶馆没什么不同:
门店一样大甚至更大。因为地租成本压力小,小城市的茶馆门店还能做双层独栋。
造景也很重,仪式感也很好地传过来了,不仅有别致的茶具、泡茶方法,连茶艺体验课也一并拿过来了。
但实际上,两者的内核大不相同:
发源于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连锁茶馆品牌还战战兢兢做直营,嚼劲脑汁想模式,小城里只开出一家店的茶馆已经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大张旗鼓放加盟,振振有词搞教学了。
“教你如何开一家成功的中式茶馆”似乎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
小红书、抖音上有好些人教开新中式茶馆,这些的账号下面常有一长串的留言,内容简洁,“求联系”,“怎么加盟”。比较火的“作者”不会每个都回,在长长的评论里挑几个,回复“私[心]”,“小窗聊”。
在新中式茶馆的生意还没有完全大火的情况下,但已经被很多人盯住,其中不乏想割韭菜的人。
内参君联系到一位青岛“教你开一家新中式茶馆”的培训机构,对方表示:“设备投入很低,年轻人现在都很爱喝茶,我们每个月都会帮你更新菜单……”
当内参君问及整店投入成本、尤其是房租装修方面,以及大概的回本周期时,对方停顿了,后续给了个模糊的回答,“看情况”
新中式茶馆生意
能做吗?
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新中式茶馆这门生意也许能做。
大城市年轻人多、可支配收入高,有愿意、有能力尝试新的东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能和老牌“第三空间”星巴克抢生意,重点还是在于环境支持。换句话来讲,星巴克客群有多大,新中式茶馆的客群就能有多大。在高度重叠的目标客群中,新中式茶馆的景,在我们文化崛起的今天,更具“味道”、更有“格调”。
再有就是sku、价格带更加丰富。现在的新中式茶馆基本上会给顾客更加多元化的选择,除去每家都有的“原叶茶”,也新增水果的“风味茶”、蛋糕烘焙品等,口味更加普适、接地气。
环境、口味都满足后,再加上30-40元的客单价,高复购便有了保证。
虽然有上述种种优势,但即使是在一线城市,新中式茶馆依旧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煮葉产品总监李海波介绍到,目前新中式茶馆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
1、最大的难点在于,大众品类认知度不高。
“在前几年,根本没有这种类型的店开出来,没有人认识我们,第一波顾客圈内的设计师居多(笑)。”
新中式茶馆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品类的认知度慢慢有所提升,但李海波认为客群拓展尚未充分,还是很看复购,需要更强有力的传播。
2、其次是标准化问题尚未优化完全。
新中式茶馆势头初起,供应链仍在建设中。
品牌研发出新品,但市面上缺少成熟、成套的制茶工具供新式茶馆选择,这限制了新式茶馆的效率提升。
为了加速标准化,优化SOP流程,一些品牌已经开始自主研发制茶工具。但不是每个品牌都有这样的财力,成熟的制茶工具价格下来之前,新式茶馆的门店效率还是会有一定的阻力。
按照现在的门店模型来看,在一线城市开新中式茶馆有一定的机会,但如果放在三、四线城市,就要打个比较大的问号。
因为当下主流的新中式茶馆模型,完全是对着一线城市消费者搭建而成,甚至对不同的商圈也有细分。
这些美丽而庞大、极具氛围、仪式感的门店正好对应一线城市消费者尝鲜打卡、周内商务会谈、周末闲逛休憩、下午茶歇的需求。
而低线城市,有这样需求的消费者总量更少、且分布更分散。新中式茶馆的门店模型的优势被削弱,但挑战缺却更加棘手。
在小城市,大众对新式茶馆品类认知度很有可能更低,标准化难题也不能被解决。
消费者不足,门店难以承担偌大的面积带来的营运成本,更难说回本周期。毕竟,开一家偌大的茶馆,投入可比开一家小而美的奶茶店或咖啡店高太多了。
头部品牌先后入局
中式茶馆会风靡吗?
越来越多品牌注意到“新中式茶馆”的机会,并试图做出尝试。
前有茶颜悦色开出副牌“小神闲茶馆”,强调堂食体验,不仅砍掉外卖,还配上桌游小零食;后有无印良品也在新开的农场旗舰店中引入了茶馆,造型接近中药铺;而这几天,奈雪的茶也按捺不住,开出副牌“奈雪茶院”。模式更接近老茶馆,没有扫码点单,直接按位收费。
……
这些入局的“重量级选手”开创了不同的“新中式茶馆”模型,给新中式茶馆品类带来竞争,也帮助品类的传播。
随着“新中式茶馆”内涵的丰富,未来可能会出现多样的门店模型,新中式茶馆就可以适配更广阔的市场。
煮葉运营总监李海波说,蛋糕很大,我们现在是努力把蛋糕做大,等大了之后,我们只要分走其中的一块,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