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夜市摆摊,演唱会“捞人”!“血脉觉醒”的海底捞,靠“整活”半年狂赚22亿?

餐饮O2O
摘要:在这个“激烈内卷”时代,即便是头部品牌也必须放下身段,主动出击去寻找客户,开拓新场景,新战场,才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作者 | 苏苏

编辑 |餐饮O2O-小贝

餐饮O2O发现,近日,海底捞又又又上热搜了!

自疫情期间尝试卖盒饭,卖早餐,摆摊卖菜后,海底捞就仿佛血脉觉醒一般,开始各种花式整活搞钱,并且频上微博热搜。先是各大演唱会“捞人”,与悲伤蛙等联名。最近更是被网友发现,海底捞在青岛夜市摆上了摊。

除此之外,最近上热搜的还有海底捞“王炸”般的年中财报。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人民币,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更是增长了近30倍。

海底捞好像在用实力演绎一句话,什么叫“玩着玩着就把钱赚了”!

01

努力搞钱的海底捞

让网友都心疼了

最近,随着TFBOYS合体演唱会,一篇“拼命了!海底捞半夜去演唱会拉客,搞钱的样子社畜看了都心疼?”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人发现,演唱会还没开始,海底捞员工就开车来现场“捞人”了。

而这,还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在海底捞演唱会捞人。

事实上,近几个月,随着周杰伦、五月天、刘若英、张韶涵、蔡依林、TFBOYS....等各大明星大开演唱会,海底捞几乎成为了各大演唱会的标配售后服务。

每到演唱会结束后,头戴发光头箍的海底捞员工就会出现,举着横幅拿着喇叭,甚至开来了大巴车开始疯狂“捞人”,完美解决了年轻人演唱会后又累又饿还“打不到车”痛点,甚至好几次都因为“捞人”冲上热搜。

连新加坡海底捞都开始同步,多家门店任君挑选,哪个离家近就点哪家。

而且,“捞人”还只是基本操作,海底捞门店为了更好的服务这群粉丝,甚至会根据演唱会当天的明星,提前装饰彩带,张贴海报,偶像照片,播放明星歌曲。

有些海底捞门店还会为就餐歌迷准备荧光棒、音响、话筒等,主打就一个意思:继续嗨,直接让海底捞门店成为了演唱会粉丝第二嗨会场。

而粉丝们也没有辜负这些“整活”,直接开启了海底捞“包场模式”。

据财报显示,在端午节的三天假期里,受出游、演唱会、夜间消费的带动,杭州、厦门、长沙等地的部分海底捞门店日翻台次数超过了9次。

更有不少明星粉丝喊话,让海底捞为自家明星的演唱会也安排一下。

不止演唱会捞人,海底捞还摆上了摊。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现,青岛夜市出现了海底捞的火锅摊子,上面不仅有写有“海底捞火锅”几个大字的显目红色招牌,摊位上还有海底捞常见的四宫格方形火锅,工作人员身穿海底捞工作服为顾客烹煮火锅食材。

而据相关媒体透露,海底捞在全国的夜市摊位不止这一家,河北有些门店近期也在尝试,上海也有相关摊子,其全国夜市摊位数量还未统计。

上海海底捞摊位在南京东路的夜市,主要以卖串串为主。山西的则更像火锅大排档,摊位上还有桌椅,主打的就是一个因地制宜,直接将夜市摆摊“玩出花”。

正如网友评价所言,为了赚钱,海底捞可谓是“拼”了!

02

捞人与摆摊背后

海底捞半年赚了22亿

而海底捞如此拼命赚钱的结果,也在近日的年中财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据7月30日海底捞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3.7%;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人民币,是海底捞自上市以来最好的年中净利润“成绩单”。

回顾海底捞上市之后所有年中财报的业绩,自2018年至2022年海底捞的上半年净利润(包含特海国际业务)为6.46亿元、9.11亿元、-9.65亿元、9453万元、-2.67亿元,年中利润最高的2019年,利润总额也未到2023年的一半。

当然,演唱会捞人和摆摊并不是海底捞取得如此佳绩的全部。

对于利润的增长,海底捞提到三个层面,即客流量的增加、翻台率的提升及营运改善,餐厅经营效率提升。具体分析的话,餐饮O2O认为或主要源于以下策略。

1、硬骨头计划下,餐厅数量的增加

自创始人预判失误,导致逆势扩张战略失败之后,海底捞就启动了“逐木鸟计划”。2022年下半年,海底捞又推出并启动“硬骨头计划”,筛选并重启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截至2022年年尾,海底捞已经新开恢复了72家门店。

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依然一直在啃硬骨头。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今年7月初,海底捞共经营1369家门店,相比于2022年12月31日的1349家,多了近30家门店,且基本为重启的“硬骨头计划”门店,新开门店只有8家,且多集中于二线城市。

这些新开或者重启的海底捞门店,无疑为海底捞此次营收贡献了一部分业绩。

2、持续降本增效,省出门店利润

有人说,海底捞扭亏为盈后的一半利润,都是靠“省出来”的,而这个省在人工成本层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作为以服务著称的餐企,海底捞的人工成本一直占据企业成本大头。但自2022年开始,海底捞采取精细化管理战略,人工成本就同比降低了26.6%。

而这种人工精细化管理策略无疑一直延续到了2023年。据有关媒体透露,上半年海底捞人力用工成本一直维持在低位,灵活用工人员也在增加。目前海底捞单店员工人数已由120人降至70人左右,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优化人工成本。

当然,除了降本之外,海底捞也尝试做了系列增效动作,比如禁止消费者自带菜品,必须点至少一个锅底,取消部分服务等。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海底捞这样做更多的可能是出于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的考量。

3、不断推新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海底捞上半年在产品上可谓是狠下了一番功夫。

近几年,海底捞为了迎合夜经济,屡推夜宵新品,如牛蛙锅、捞派人气九宫格、热卤耙鸡爪、热卤大猪蹄子、独家口味的小龙虾、自有品牌精酿啤酒等。

近日更是推出超有料的“蛙呀蛙锅”,爆有料燕麦奶黑糖味冰粉、“吾虎”虎皮鸡爪、“真牛”牛蹄筋、“好豆”豆干丝等产品,给足深夜胃以满足感。

单5月份的时候,海底捞就推出了涵盖底、荤菜、素菜、甜品和饮品五大品的一系列新派。据说,仅五一假期三天,海底捞9款春夏新品就售出超127万份。

其中主打产品岭南黄猪肚鸡锅底,据说单日销售数最高就达到了15万份。

而且,为了满足每个每个区域不同消费者需求,不同城市门店还会推当地的小吃。例如武汉海底捞门店有热干面,成都海底捞有豌杂面,北京的海底捞有糖葫芦。

甚至每个城市门店还有限定款,如上海有黄灯笼椒火锅,昆明的椰香冬阴功锅底等,吸引消费者打卡拍照。

4、发力场景营销,提高门店翻台率

当然,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最为亮眼的,还是品牌在场景营销上的突破。

海底捞一直将自身品牌定位为年轻人的火锅品牌,消费群体大部分在39岁以下,其中学生客群更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而演唱会粉丝本身以00后、90后占比较多,多为学生与职业白领们,客群上与海底捞高度重合,这无疑给了海底捞一个绝佳机会。

海底捞也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机遇,开始在上海、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演唱会大批量开始截人,为粉丝打造海底捞的“明显演唱会安可之夜”,将演唱会这个独特场景直接与海底捞火锅绑定在了一起,让消费者去到演唱会就想到海底捞。

除此之外,海底捞在热点营销上,动作也明显比以前更大胆,更出圈。

比如年初情人节,新茶饮兴起了“玫瑰杯”活动,海底捞就立马就跟上,推出了一个类似的“冰封玫瑰”活动。

近日多巴胺话题火爆,海底捞更是直接入坑,推出了椰苗清新绿、西瓜清新粉等4款捞派靓色。

03

餐厅发愁没客流?

放下身段,主动出击

因为恶性价格战的影响,当下餐饮赛道愈发内卷,不少餐厅老板都在抱怨,现在门店的客流量是越来越少了.....

面对这样的流量困境,海底捞的花式整活,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新思路:既然坐在门店等待没有客流,不如放下身段,主动向顾客靠拢,主动出击,抢人抢单。

餐厅具体该如何做呢?在餐饮O2O看来,以下几个方法品牌们可以尝试:

1、学习海底捞,去演唱会等场景“拉客”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上半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506场,票房收入24.97亿元,观众人数550.10万人次。2023年下半年,相关明星演唱会等活动,2024年的排期也已排至8月份。

也就是说,演唱会捞人这场游戏,下半年还可以继续。餐厅完全可以模仿,即便海底捞抢占先机“占了大头”,品牌依然可以“喝一口汤”。

别是小酒馆、酒吧、烧烤等品类,本身就有夜经济属性,在抢这波演唱会流量上其实比海底捞更具有优势。

除此之外,类似的场景,如体育赛事、论坛展会等,都是餐饮抢人的好场景。

据悉,2023年仅“村超”这个IP就为当地带来了高达1.6亿左右收入。而中国下半年还有杭州亚运会、上海大师赛等系列体育赛事,对餐饮人而言未必不是机遇。

2、打造移动摊子,杀入顾客汇聚的地方

这一点其实很多知名餐饮品牌已经在做了,最典型的就是麦当劳智慧购早餐车。

地铁早高峰本就是个人流汇聚的地方,很多人更是为了赶地铁来不及买早餐,麦当劳直接抓住了消费者这个需求,将早餐车开入地铁内,让年轻人站内就可购买早餐。这个动作不仅为门店增加了业绩,同时也直接吸引了一波潜在顾客。

既然门店顾客不来,品牌就花点心思,去顾客汇聚的地方让顾客记住你,增加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心智权重,这其实也是在增加顾客下次用餐选择品牌的概率。

海底捞最近频频出现的夜市摆摊动作,在餐饮O2O看来其实是一个道理。

时代已经改变,当下餐饮已进入了存量、微利时代。

在这个“激烈内卷”时代,即便是头部品牌也必须放下身段,主动出击去寻找客户,开拓新场景,新战场,才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END-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