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服务员”杨利娟挂帅后,海底捞海外业务扭亏为盈
红餐网(ID:hongcan18) 作者:丽媛;
近日,特海国际发布未经审核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收入1.978亿美元,同比增加5.4%;股东应占溢利1193.8万美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445.7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具体来看,特海国际多项经营指标均取得了增长。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海国际餐厅经营收入为1.88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1.803亿美元增长4.5%。
外卖收入为4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90万美元增长37.9%。其他业务收入为5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40万美元增长22.7%。
客流量方面,特海国际第一季度的客流量为780万人次,和去年同期的730万人次相比,实现了增长。
△图片来源:海底捞-阿联酋小红书官方账号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被外界称为“最牛服务员”的杨利娟,辞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转向主导海底捞海外业务。
2024年6月,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杨利娟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由苟轶群接任,同时,杨利娟将成为运营海底捞海外餐厅业务的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的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公告显示,以上高管变动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特海国际也在杨利娟任命公告中称,“杨利娟曾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成功布局,打下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当前国际市场挑战和机会并存,杨利娟能够带领本集团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更好的扩大国际市场的顾客基础,并更加深入的开拓新市场和新赛道。”
从特海国际的最新业绩情况来看,杨利娟的策略无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例如,尽管关闭了3家经营不佳的门店,但特海国际的新开门店数仍呈增长趋势。报告显示,第一季度特海国际新开设了4家海底捞餐厅,门店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2家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123家。
△图片来源:海底捞伦敦Piccailly小红书账号
对于关店原因,杨利娟表示,特海国际通过持续调整关闭业绩不够健康的餐厅,让团队聚焦于健康餐厅的管理和提升。本季度,特海国际的同店平均翻台率为4.0次╱天,同比提升0.1次╱天,总客流量同比增长6.8%。
此外,特海国际还对客单价进行了调整。报告显示,特海国际顾客人均消费为24.2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美元。
杨利娟指出,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海国际的重点是主动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多种方式让利给顾客,如更合理的定价、更实惠的份量、更丰富的聚餐场景,以此提升顾客的长期黏性。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通过产品、装修、运营的迭代升级,让顾客有更丰富的体验。我们同时坚定推进‘红石榴计划’,进一步丰富产品业态以扩大市场份额。”杨利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