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茶颜悦色“出海”,出了,但好像也没出?

iBrandi品创
摘要:茶颜悦色的这次“出海”,其实是“出海的壳,文化的核”,也很符合茶颜悦色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我合理怀疑茶颜悦色是isfj!

文|Bale

iBrandi品创获悉,7月9日,茶颜悦色官宣“出海”。

但与其他新茶饮品牌不同的是,茶颜悦色的这次出海有点儿“反向操作”:

第一,大部分茶饮品牌的基操是直接开门店,而茶颜悦色的选择是,以电商形式向海外市场布局零售业务。

第二,既然不开店,茶颜悦色也把出海的首战选择了比东南亚“冷门”一点儿的区域:北美。

在iBrandi品创看来,茶颜悦色的这次“出海”,其实是“出海的壳,文化的核”,也很符合茶颜悦色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我合理怀疑茶颜悦色是isfj!

01

不愧是茶颜悦色

轻装出海:电商先行,门店隐身

说实话,第一眼看见“茶颜悦色出海”的消息我是有点儿“震惊”的,毕竟熟悉茶颜悦色的人都知道,不管是规模战还是价格战,茶颜悦色几乎都不参与。

别说出海了,就连“布局全国”这件事他都走的很慢,始终偏安一隅。直到2022年,这个长沙新茶饮品牌才走出了自己出省的第一站:重庆。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也曾不止一次表示,不是不想出走,而是不敢出走。

因此,本次出海的也挺符合茶颜悦色的性格,轻装上阵:电商先行,门店隐身;不卖现制茶饮,先卖小小周边。

具体来看,茶颜悦色在自家的官宣文中详细介绍了自己这次的“出国”之旅:将以线上电商的形式,先去北美看看。

渠道层面,包括Shopify独立站店铺,亚马逊、TikTok、沃尔玛、weee、亚米上的6个品牌自营店铺,6个店,在华盛顿时间7月9日0点之后,会陆续上线并投入运营。

既然不开店,产品上自然也是喝不到现制茶饮,或是说,就是完全避开了自己的核心产品:茶饮。

茶颜选择“尽量,先把目前比较受大伙儿欢迎,吃的,用的先带出去了。”比如零食、茶具、文创。

为何不开店?为何不卖茶?

第一,电商业务更轻且自己有经验,并且已经有了还算可以的效果与自身硬实力。

早在2020年7月,茶颜悦色就已开始布局国内线上电商领域,将零售产品放在电商商城售卖,截至2025年5月,其在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等电商平台已吸引超227.2 万粉丝。

事实上,茶颜悦色的国内零售业务早已成为其增长引擎——2024年电商销售额破亿、同比激增12倍,月销百万级单品达十余款。截至2025年5月,茶颜悦色自主设计并上线了500多个单品,包含茶叶、茶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而这些产品,则可以直接复用到海外。

“和一杯越快喝完越好喝的新鲜现制奶茶相比,零售业务帮助我们到达更多朋友的身边、有了更多形式和场景的交流互动,是我们坚持主力拓展的赛道。”茶颜悦色有关负责人如此对外界表示。

第二,茶颜悦色的第一步从来都不会迈得太大。

茶颜悦色自己说的也很直白,其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尝试出海,在跨境电商领域确实缺乏经验。相比熟悉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适应。因此,我们选择多平台布局,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并观察消费者反馈。”

第三,关于选择北美市场。

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对于区域选择的解释是:“这几年,我们有同事和朋友在美国的旅行途中,都跟我们提到在美国的几个线上平台能买到茶颜的零售产品,这是挺有意思的信息。所以这次线上出海的第一站,我们选择了美国。”

此外,在iBrandi品创看来,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北美市场的消费力更强,他们也愿意为文化付出溢价。

一方面,一些美国线上平台已出现非官方销售的茶颜产品,这证明着消费者需求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北美消费者对东方美学接受度高——TikTok上#Chinesetea标签视频播放量超2亿次,文创周边溢价能力达30%-50%(如附“中式下午茶指南”的茶点)。

另一组公开数据是,北美线上食品零售年增速近20%,其中Z世代占比超60%,这与茶颜年轻化客群高度契合,也与茶颜悦色出海所卖的产品相契合。

漂洋过海到美国,成本之下,茶颜悦色一些产品也实现身价“暴涨”。

比如在电商平台yami上,茶颜悦色面包干的价格为14.99美元/5包,打折后为6.99美元/5包,约合人民币10元/包,与国内相比身价涨了3倍。

至于为何不卖一些冲泡茶产品,茶颜悦色表示,中美两国对茶叶的检测系统是不一样的。“而茶颜合作的茶叶厂商,有的本身没有出海计划,当然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跟着茶颜说走就走。”

还有一个关于茶颜悦色首站选择北美市场的猜想是,为海外上市做准备。

去年年底,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茶颜悦色筹划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最早可能于2025年上市。公司去年在股权资本和高管人事方面经历一系列变动,也被市场认为是在为境外上市做准备。

例如,原天图资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加入茶颜悦色担任战略负责人,其在新消费投资领域经验丰富,被认为有推动公司资本运作的可能。

02

出海的壳,文化的核

总体来看,和同行们相比,茶颜悦色这波确实是在“反向操作”。不管是时间、地点、还是形式。

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早早于2018年便走向海外开店,主力市场几乎都是东南亚,且都是在开店,那个时候,茶颜悦色甚至还没走出长沙;

2019年,霸王茶姬马来西亚首店开业,继而拓展新加坡、泰国等市场;

新茶饮第二股茶百道2023年出海,韩国、东南亚是其率先布局的主力市场……

新茶饮出海首选东南亚几乎是大家的共识。一方面,该区域茶饮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28年终端零售额将达4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9.8%,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以及,此前新茶饮出海大多采取实体店模式,但实体店本身有渠道压力、店门成本、选址难题,甚至还需要“转型”,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茶颜悦色这种硬实力还比不上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的品牌来说。

而电商这种轻打法,则可以跳出新茶饮,走文创赛道,解决现制茶的各种成本压力,选择新茶饮在新消费市场的跨界赛道。

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茶颜悦色在国内新茶饮大战中寻求新的突破,零售业务正是其突破口,其既通过茶颜悦色更擅长的文创 (昔日茶杯外包装) 去突破,也通过电商去寻找长尾。”

当同行以“万店出海”追求规模时,茶颜悦色选择以电商零售探路,看似“出了但没完全出”,实则是对全球化本质的清醒认知——出海不仅是地理扩张,更是文化价值的跨境验证。或者说,是对自己的清醒认知。

对于茶颜悦色来说,选择用电商形式出海,在不会给自身带来负担与风险的同时,更是一场文化输出。

通过零食、茶具等可邮寄的“文化信物”,茶颜悦色在北美市场实际上是播下了品牌认知的种子。如果消费者愿意为一份“干脆面包丁”背后的东方美学买单,那么未来一杯现制“幽兰拿铁”的落地便将水到渠成;若反响平淡,则无需承担关店代价。

或许这也正是茶颜悦色自身的“出海哲学”:先让文化被接受,再让产品被需要。

正如茶颜悦色在《茶颜就要出国啦》一文中坦言:“零售是去到更多朋友身边的先行方式”。与其说是“出海”,不如说是一次品牌文化渗透的“软着陆”。

不过,官宣出海的推文最后,茶颜悦色传递了未来可能会在海外开设门店的信号,“说不定有天,外国友人口中的red lady logo(红色的女士图标),真的应了世界各地小主们的邀请,把招牌挂到了大家楼下”。

但按照茶颜悦色的性格,在海外市场看到真正的red lady logo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