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钟薛高被破产,哈根达斯“9.9”……高端冰淇淋往哪儿走?

iBrandi品创
摘要:DQ与哈根达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从“顶流”到转型与被卖,DQ与哈根达斯经历了什么?留给“高端冰淇淋”的问题是,自己到底该走向哪儿?

文|Bale

7月16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钟薛高被申请破产。

“高端”的钟薛高故事似乎即将落幕,但事实上,在钟薛高之前,还有两个曾经的高端冰淇凌顶流:哈根达斯和DQ。

都当过冰淇凌顶流,但如今却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DQ与哈根达斯。

南京老门东古街,一家崭新的DQ手工定制蛋糕店前,年轻人正排队购买融合非遗绒花元素的“扇韵”蛋糕。另一边,哈根达斯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店的玻璃门则贴上了上“旺铺招租”的告示。

显然,哈根达斯的走向似乎是和钟薛高相似的道路——时代的眼泪。今年6月,“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可能被出售”出现在市场之中。

而另一边,同样是在6月,同样曾为高端冰淇淋的DQ正在如火如荼的走向自己的转型之路——计划未来3年新开800家门店,与此同时,还要布局更多的“冰淇淋+”新店型。

DQ与哈根达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从“顶流”到转型与被卖,DQ与哈根达斯经历了什么?与此同时,留给“高端冰淇淋”的问题是,自己到底该走向哪儿?

01

雪糕界真正的“爱马仕”鼻祖

一个用9.9引流,一个在全面转型

1992年,DQ在北京开业。彼时,在冰淇淋概念尚未普及的年代,其将价位定在5元到25元之间,并凭借 “倒杯不洒” 的暴风雪冰淇淋等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全新的冰淇淋体验,树立起了高端品牌形象。

4年之后,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上海南京路开设首家专卖店。同样,在那个年代,人均收入500元左右,国产冰淇淋平均售价1元,哈根达斯更是直接把一个冰淇凌球卖出了25元的“高价”,而其最贵单品可达400元“天价”。

DQ和哈根达斯,才是雪糕界真正的“爱马仕”鼻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这两个品牌谁也没能把高端冰淇凌这条路走通,而他们也确实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且目前处境也截然不同。

先看看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哈根达斯。

曾几何时,凭借玻璃冰柜里比利时巧克力与马达加斯加香草构筑的奢华幻梦,再加之一句“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哈根达斯成功从美国超市的普通冰淇淋,变身成中国中产的身份图腾。

随后,哈根达斯在中国经历了辉煌的十几年,其中2017年是哈根达斯的巅峰时刻。

一方面是其年复合增长率始终领跑:2006-2015 年,哈根达斯在中国销售额年均增长23%,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达到巅峰,中国市场贡献全球销售额的50%,门店数量超400家,占全球门店总数的60%以上。

与此同时,其门店也集中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如上海南京路、北京国贸),装修采用勃艮第红与丹麦风情设计,与平价品牌形成物理空间与消费体验的双重区隔。

另一方面,哈根达斯先后推出了冰淇淋月饼、冰淇淋火锅等本土化产品,并进驻高端商场、酒店及电商平台。2017 年,哈根达斯冰淇淋月饼在节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客单价高达300元以上,直接成为了礼品消费的“硬通货”。

与大部分“高端”消费品故事相似的是,2017年既是哈根达斯的巅峰,也是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间节点,且一直在节节败退。

败退到什么地步了?

业绩层面,据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全球净销售额下滑5%,净利润下滑7%。公司董事长Jeff Harmening公开承认,哈根达斯在华店铺客流量出现两位数下滑。

此外,曾经的高端冰淇淋王者陷入关店潮。山东原有多个城市的门店,如今仅剩济南、青岛等5市的9家门店。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标志性店铺也悄然撤场。

与此同时,为了更让自己看起来符合消费市场性价比的趋势,哈根达斯最近开始把价格下探到了“9.9”。

之所以说是“看起来”,是因为其9.9的产品不是冰淇淋,而是咖啡。

近一段时间以来,哈根达斯在线下推出了9.9元起指定咖啡活动。在iBradni品创看来,哈根达斯这把“9.9”,显然是为了博眼球+引客流。只不过,哈根达斯需要补的课太多,从价格滤镜破碎,到产品创新乏力,再到市场布局跟不上后浪节奏。

哈根达斯的努力让人心疼,但消费者不会因为心疼而为你买单。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明在其《消费升级与品牌心理学》研究中指出的那样:“哈根达斯成功地将一个美国品牌包装成欧洲奢侈品,利用消费者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炫耀性消费心理,实现了市场价值最大化。”

但如今,当中国消费者不再为“故事”买单,吃老本的哈根达斯自然也会被时代所抛弃。

如此之下,哈根达斯不得不开始收缩战线。据媒体报道,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的哈根达斯冰淇淋门店,可能寻求数亿美元的出售所得。消息人士透露,若出售计划推进,相关流程可能于今年启动。

与哈根达斯想放弃中国市场不同,另外一边,DQ试图转身且目标坚定。而且,DQ比哈根达斯有“远见”多了。

刚入中国市场之时,DQ的“招牌”是倒杯不洒,其主要产品暴风雪价格在30-40元之间,比不上哈根达斯,但同样是高端冰淇淋。

DQ的“危机”同样出现在2017年左右,2014-2016年,DQ单店销售额连续三年下滑,但DQ的反应速度比哈根达斯快,其选择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体验服务商”这条进化之路。

顺着这条思路,产品层面,DQ先后推出抹茶口味、红豆口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品。开心果风味暴风雪、香菜柠檬风味暴风雪等创新口味引发社交平台热议。2020年,DQ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中央创新厨房,每周研发新品,在中国跑出了该有的创新速度。

而在“低价策略”上,DQ的选择是既保留高端线,同时也推出一些入门级冰淇淋产品来进行引流,比如9.9元甜筒,或是抖音专供的五球甜筒(原价54元,秒杀价297 元)。

与此同时,DQ也明白了一点,既然依然顶着“高端”这顶帽子,再加上有一定的规模化优势,那与其只卖冰淇淋,不如再结合自身优势买点儿别的。本质上,和咖啡品牌“上午咖啡下午茶”没区别,都是增加运营时间以及用户在店停留时长,引发更多消费。

于是,2024年5月,DQ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布局手工定制蛋糕门店,独创了“冰淇淋+定制蛋糕店”模型;

2024年7月,DQ中国首家DQ汉堡店在上海开业,标志品牌正式迈入快餐领域。如今的DQ,已构建常规冰淇淋店、冰淇淋+定制蛋糕店与冰淇淋+汉堡店的三大门店模型。

而“直营+加盟”的双轨制,也让DQ在保证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旗舰店的同时,实现了在三四线城市通过加盟快速扩张。

转型的效果同样是显著的,2024年,DQ以30%的市占率稳居中国冰淇淋连锁第一,营收和利润均实现20%以上增长,预计2025年新增800家门店。

某种程度上,DQ的成功依旧得益于CFB集团的本土化运营,以及其中国速度——中国团队拥有独立研发权,90%新品仅在中国销售,供应链响应速度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对比哈根达斯呢,其依旧处处需要“总部授权”。

02

向左or向右?

高端冰淇淋,该向前看了

DQ向左的“本土化猛攻”与哈根达斯向右的“高端防线失守”,揭示了同一市场下的生存法则:高端≠高价,而是高价值感知。

与此同时,DQ的成功转型也侧面证实了一件事,中国冰淇淋市场依旧大有可为,且高端冰淇淋也并非完全没有生存空间。

一方面,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839亿元增长至1835亿元。其预计,至2027年,中国冰淇淋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艾媒咨询也指出,2030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将突破2334亿元。

这其中,高端冰淇淋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8%持续扩容,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5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千亿级规模。中端市场呈现 5%-8% 的温和增长,2025年规模约 620 亿元。反而是低端市场受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明显,2025年规模收缩至380亿元。

而对于“高端冰淇淋”来讲,那些风生水起的品牌早就“向前”看了。正如上文所说,给出了“高价值感知”。

事实上,在iBradni品创看来,当下干餐饮,面对着用户的既要又要,品牌自身也要成为既有又有的六边形战士。

比如,近两年凭借Gelato大火的,单价30元左右的野人先生。

Gelato是意大利语“冰淇淋”的意思,特指遵循意大利传统工艺制作的冰淇淋,强调新鲜、天然和手工制作,被誉为 “冰淇淋中的艺术品”。

某种程度上,野人先生的成功不在于什么Gelato还是ice cream,而是其在“高端冰淇淋”强调并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产品层面,创新不断,且既新鲜又健康。一方面,其始终强调 “当天现做、拒绝隔夜”。此外,其会在不同时段推出限定口味(如午间供应大米口味、晚间供应正山小种口味),并通过 “刚出锅的冰淇淋” 概念营造稀缺感。

场景层面,与DQ的路子相似,真的不能只做一个“冰淇淋门店”。但相较于DQ可以更有底气去做全时段经营,甚至杀入餐饮赛道,野人先生的选择是成为“精致宝妈”的休憩地,抓住“亲子下午茶”这一场景需求。

就像西贝,比起餐厅,他更是年轻人遛娃的好去处,而两者的产品特点又都宣传并展示了自己的“健康属性”。

与此同时,围绕这一场景,野人先生的门店选址优先选择周边中高端社区密集、家庭客流量大的社区型商场。一方面保证目标客群可以尽可能多的高频触达门店。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占据商场里的核心点位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留够试吃、体验和排队的空间。

目前,野人先生全国门店超800家,且2025年1-5月新增了280+家,单店日均销量稳定,客单价38元左右。

无论是DQ的转型,还是包括野人先生等高端冰淇淋产品当下的成功,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高端冰淇凌”的下一个赛点,是「价值透明化+文化差异化+体验场景化」的综合较量。唯有如此,才能在“后刺客时代”赢得长久生命力。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