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小火锅「举高高」,海底捞的14个副牌与“餐饮界小米”野心
文|Bale
在海底捞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对与会人士证实,其近期推出的新品牌「举高高」是收购而来。
举高高为人均约60元的自助小火锅,由前海底捞员工二次创业孵化而来。品牌提供 6 种锅底 + 上百种菜品,涵盖现烤披萨、时令水果、炸鸡、甜品等,通过蜀海供应链降低成本,在同类品牌中形成 “高质低价” 差异化。
与此同时,据小食代报道,自2024年提出“红石榴计划”后,海底捞今年上半年对该计划进行了优化,在内部创业个人出资之外,新增了靠收购引入外部优秀创业品牌的机制。
事实上,从一口大锅煮天下,再到多元副业闯江湖。海底捞不再只是那个为你抻面跳舞的火锅店了,在红石榴计划加持下,它的触角正伸向餐饮业的每个角落。
以核心品牌为依托,构建覆盖用户生活多维度需求的产品矩阵。与此同时,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副业收入同比暴增227%,接近6亿元……海底捞似乎想要坚定的走上这条 "餐饮界小米" 的道路。
或许对于海底捞来说,如今,做不做副业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项。问题的关键是,不管是搞副业,推出子品牌,还是尝试买早餐这种社区新店型,海底捞想要做的是,如何在规模化、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寻找平衡,并真的能够完成增长破局。
01
“餐饮界小米”
海底捞的14个“副业”与6亿营收
2024年,海底捞宣布启动“红石榴计划”,旨在系统性地孵化和发展餐饮新品牌。该计划由新任CEO苟轶群带领的“运营五虎将”亲自挂帅,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营销支持五大方向全面支持。
这一计划得名于海底捞的希望:新品牌能够像“石榴籽一样,颗颗红润、粒粒饱满”,进一步拓展其餐饮事业版图。
但实际上,海底捞的“副业”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左右。
2019—2021年间,海底捞曾一举打出了一个“快餐品牌集群”。
2020年8月,主打低价面食的 "十八汆·京味打卤面" 在北京开出首店,以15元左右的客单价切入快餐市场,试图复制火锅领域的成功模式。
随后的一段时间,盖浇饭品牌 "饭饭林"、私房面品牌 "佰麸私房面" 等相继亮相,加上此前推出的 "捞派有面儿"" 秦小贤 " 等,海底捞在粉面赛道一口气布局了6个副牌。
这些品牌也有着相似的经营理念:普遍走性价比路线,多款产品售价仅10元左右。彼时的海底捞还不算是“性价比”火锅,而这些子品牌的推出,显然是希望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占领一些火锅以外的市场。
有效果么?有,但不大。
据海底捞2021年中期财报显示,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的收入有所增长,与2020年前6个月的1200万元收入相比,2021年同期收入为9153.8万元。但从整体营收贡献占比来看,仅从0.1%上涨至0.5%,对收入的贡献非常有限。
事实上,这场“快餐闪电战”也并未持续太久。收入增长有限,大众认可度不高再加之本身就是“试水项目”,到2023年9月,海底捞早期推出的近10个副牌中,已有多个彻底退出市场,包括 "秦小贤"" 乔乔的粉 ""骆大嫂水饺"" 大牟田 "等。
直到2024年8月,海底捞宣布启动“红石榴计划”,海底捞的副业迎来了真正的转折点。或者说,海底捞真的做好准备,下定决心搞副业了。
截至2025年6月,海底捞已成功孵化14个餐饮品牌,在全国开设126家门店。这些品牌涵盖了烤肉、炸鸡、砂锅菜、烘焙、麻辣烫等多个细分领域,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1.焰请烤肉铺子
成立时间:2023年12月29日(首店西安高新万达广场开业)
定位:轻奢烤肉 + 海底捞式服务,客单价约 100 元,聚焦新一线城市。
现状:截至2025年6月,已在12省23城开设70家门店,是红石榴计划中规模最大的品牌,上半年营收近2亿元。
2.小嗨火锅(原嗨捞火锅)
成立时间:2023 年12月(首店北京龙湖北苑天街开业),2024年6月更名并降价至人均50元。
定位:极致性价比小火锅,锅底 9.9 元起,鸭血豆腐无限续。
现状:截至2025年3月,在北京、温州等地开设 7 家门店,主打下沉市场。
3.苗师兄香锅(原苗师兄鲜炒鸡)
成立时间:2024年上半年(由早期品牌转型而来)
定位:中式快餐,以香锅、炒鸡为主,客单价40-50元。
现状:截至2025年3 月,门店数达双位数,通过供应链复用降低成本。
4.小嗨爱炸
成立时间:2024年8月20日(首店山西太原国金中心开业)
定位:轻奢拌酱炸鸡,客单价40-50元,首创小锅现拌工艺。
现状:截至2025年3月,已在15城开设20家门店,计划2025年新增50家。
5.火焰官 BarBecue
成立时间:2024年11月13 日(首店无锡开业)
定位:融合烧烤、酒饮、社交的夜间消费品牌,客单价 91 元,提供帮烤服务和驻唱演出。
现状:截至2025年3月,仅开出1家门店,处于试水阶段。
6.沸派·甄鲜小火锅
成立时间:2024 年11月20日(首店山东临沂万达广场开业)
定位:旋转自助式一人食小火锅,人均 30 + 元,覆盖早餐、午餐场景。
现状:截至 2025 年 3 月,仅 1 家门店,尚未大规模扩张。
7.喵塘主麻辣烤鱼
成立时间:2024年10月(首店天津天河城开业)
定位:正餐烤鱼品牌,客单价80-100元,提供美甲、洗头等海底捞式服务。
现状:截至2025年3月,仅1家门店,市场反馈未公开。
8.从前印象砂锅菜
成立时间:2025年2月(首店重庆开业)
定位:川湘融合砂锅菜,客单价60-70元,主打家庭聚餐场景。
现状:截至2025年6月,仅1家门店,尚未大规模扩张。
9.嗨妮牛肉麻辣烫
成立时间:2024 年11月(首店杭州萧山区银隆百货开业)
定位:牛肉主题麻辣烫,客单价25-35元,强调食材新鲜度。
现状:截至2025年3月,仅 1 家门店,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10.拾·耍·SCHWASUA
成立时间:2025 年5月1日(首店杭州西湖银泰开业)
定位:轻奢烘焙品牌,60%产品定价≤10 元,主打现烤面包和茶饮。
现状:截至 2025 年 6 月,杭州开设 1 家旗舰店,计划2025年新增2-3家社区店。
11.Lucky Gardan 轻食餐厅
成立时间:2025年1月(首店杭州开业)
定位:健康轻食,提供意面、能量碗、沙拉,人均 58 元。
现状:截至 2025年6月,仅1家门店,单月营收约40万元,利润率6%-8%。
12.野谷飞鸟烘焙店
成立时间:2025年3月(首店北京悠唐开业)
定位:精品烘焙,主打碱水面包、恰巴塔,人均40元。
现状:截至2025年6月,仅 1 家门店,单月营收约60万元,利润率5%-8%。
13.临榆炸鸡腿
成立时间:2025年4月(首店未公开)
定位:中式炸鸡腿,9.9元两支,主打性价比。
现状:截至 2025年6月,仅1家门店,属于试水阶段。
至于第14个,目前来看,就是其刚刚完成收购的「举高高」。
14.举高高
成立时间:2024年10月,首店位于长沙
定位:平价自助小火锅,人均59.9元。提供 6 种锅底 + 上百种菜品,涵盖现烤披萨、时令水果、炸鸡、甜品等,通过蜀海供应链降低成本,在同类品牌中形成 “高质低价” 差异化。
现状:据公开资料,截至2025年9月,已在全国10个城市开设超过10家门店。此外,已有30余家门店在同步施工,计划于2025年10月前集中开业,重点布局华中、华东地区。
02
“田忌赛马”的背后
本质依旧是寻找新的增长极
根据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其通过 “红石榴计划” 孵化的14个餐饮副牌实现营业收5.9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227%,但和海底捞的营收相比,6亿其实也不算多,尤其是平摊到十几个品牌之上。
而在众多副品牌中,“焰请烤肉铺子”是最为耀眼的一个,其也为海底捞贡献了近2亿元的营收。
“焰请烤肉铺子”由海底捞老将杨华(1999 年加入海底捞,现任创业委员会主教练)牵头创立。品牌定位 “轻奢烤肉 + 社交体验”,旨在填补中端烤肉市场空白。
2023年12月29日,“焰请烤肉铺子”全国首店在西安高新万达开业,主打谷饲牛肉、现杀鳗鱼等高品质食材,并延续海底捞的极致服务基因,推出 “6.99 元洗发 + 编发” 等特色体验。
2024年4月,西安焰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200万元,海底捞通过四川嗨系持股 70.5%,张勇等高管持股 22.5%,形成紧密的股权绑定。
同年,品牌加速扩张,陆续落地杭州、南京、义乌等城市,截至 2024 年底已开设 12 家门店,单店月均营收超 80 万元,实现 “当月即盈利”。
进入2024年,也是得益于“焰请烤肉铺子”自己的争气表现,在海底捞启动红石榴计划后,“焰请烤肉铺子”也立刻成为重点项目之一。
于是,2025年上半年以来,品牌进入高速扩张期,新开4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70家,覆盖西安、杭州、广州、青岛等 15 个城市,其中杭州首店单日翻台率接近5轮,夜间酒吧模式(20:00 后切换灯光、DJ 打碟)吸引年轻客群,带动夜间营收占比提升至 30%。
为支持扩张,海底捞累计向焰请提供5亿元贷款融资,并通过 “多管店” 模式(店长同时管理海底捞火锅店和焰请烤肉店)实现人才复用,降低管理成本。2025 年,品牌计划新增门店 120-160 家,目标年底突破 150 家,重点布局二线及三线城市的核心商圈。
2025 年上半年,焰请营收达2亿元,占海底捞 “其他餐厅收入” 的 33.5%,同比增长 227%,净利率稳定在 12%-14%,显著高于餐饮行业平均水平(5%-8%)。
为什么说红石榴计划的推出,是海底捞真的下定决心,准备认真搞副业了?
一方面,近几年来,尤其是2023年以后,火锅的生意,尤其是“高价”火锅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首先便是市场增速的放缓,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到6175亿元,2025年预计能达到6500亿元,但增速从过去的迅猛趋于平缓(2024年增速为5.6%,2025年预计为5.3%)。
与此同时,性价比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求。据《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火锅人均消费从2022年的86.7元,跌至2025年的77.1元,四年降幅达11%。海底捞对于收购「举高高」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直接:海底捞财务总监李朋指出,收购“举高高”是顺应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动作。
以上两组数据意味着,即便行业规模在扩大,但企业利润越摊越薄,陷入了“高规模低利润”的困局。
海底捞自身的火锅业务也承压明显。2025年上半年,其核心的火锅业务营收遭遇了3.7%的下滑,整体翻台率降至日均3.8次。
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便是,对于海底捞这种企业来讲,继续用“海底捞”卷低价肯定行不通,不妨依托自身硬实力,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搞副业,在试水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增长极,这对有着庞大产业资源海底捞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举高高,海底捞方面表示,目前看,其整个收入比较稳定,整体利润率也是相对比较好的。在外部收购过程中,(举高高是)我们目前看到单店模型比较好的企业。
对于海底捞来说,收购举高高这种已经完成0-1验证,有较好单店盈利模型的企业来讲,其对于赋能品牌走向1-100阶段有着很强的优势,也更容易实现高效的规模化增长。或许这也是海底捞进一步优化红石榴计划的原因。
至于其余十个仍在0-1,属于集团内自我孵化的副业,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更高,保不齐还容易陷入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
综合来看,海底捞大力发展副业,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其基于自身优势进行战略延伸的体现。
只不过,在当下餐饮市场中,没有一个品类是容易的,毕竟,餐饮行业本身淘汰率就很高。或许对于海底捞来说,成为“餐饮界小米”无可厚非,但比较合适的是,是“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