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品牌集体入局,交通枢纽成新战场
曾几何时,交通枢纽的餐饮意味着高昂的价格、有限的选择和一般的口味,是人们迫不得已时的“应急选择”。
而今,走进高铁站、机场或高速服务区,你会发现这里已成为餐饮品牌的必争之地。
Tims、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头部品牌纷纷抛出布局计划,一场围绕高铁站、机场、高速服务区的“餐饮争夺战”已然打响。
01 ■
头部品牌集体入局,
交通枢纽成新战场
近些年,高铁、机场和高速服务区等交通枢纽类餐饮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例如,高铁餐饮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机场商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820亿元,其中餐饮零售占比39%,成为机场商业的重要支柱。
在这样的趋势下,不少茶饮及餐饮品牌争相涌入重要交通枢纽布局。
1、Tims天好咖啡,打造“旅途补给站”
Tims天好咖啡持续深化特渠网络,打造“旅途补给站”。2025年第一季度,天好咖啡全新拓展7家特许加盟门店,分别坐落于青岛胶东机场、兰州中川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等交通枢纽。
其实早在2024年,品牌就已展现出对交通场景门店的重视,如2024年1月,Tims天好咖啡联合旗下炸鸡汉堡品牌Popeyes中国业务,在上海地铁14号线沿线站台内开设门店,并规划开设多家门店,为周边上班族提供“咖啡+暖食”的便捷选择。
站内的Tims天好咖啡门店设计颇具特色,为更好融入地铁场景,门店外围采用地铁车头造型,以金属感银色为主色调,搭配开放式车窗与车头吧台环绕设计,宛如一座“小地铁火车店”。
显然,交通枢纽站已成为天好咖啡未来重点发力的渠道之一,对此品牌创始人信心十足,Tims天好中国CEO卢永臣表示,品牌将继续深化在交通枢纽的布局,“把Tims开进更多高铁站、机场、高速服务区,打造‘旅途补给站’”。
2、蜜雪冰城,良心价抢占多场景
蜜雪冰城同样通过多场景布局抢占市场,交通枢纽等特渠点位成为新焦点。
2025年,蜜雪冰城将多家门店布局在高铁站,其中郑州东站是重要布局站点之一,并于2025年1月在郑州东站开设首家全球总部旗舰店。
该门店整体面积约300平方米,一楼以售卖饮品为主,设有常规饮品区与限定饮品区;二楼为休息与展示区,主要陈列雪王周边产品。
此外,据地图信息显示,郑州东站3楼候车室南部还设有一家蜜雪冰城门店。
机场也是蜜雪冰城的重点发力领域,2025年8月,品牌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武汉高铁站完成签约,实现“双店同签”,进驻两大交通枢纽的核心商圈。
更有消息称,武汉天河机场的蜜雪冰城门店月收入可达20万元,比市区门店高出一倍。
3、霸王茶姬,悄悄增加枢纽店比例
即便此前热衷于开大店、长期盘踞在商场和写字楼的霸王茶姬,2025年也悄悄增加了交通枢纽店的比例。
数据显示,2025年霸王茶姬的机场和高铁店占比提升至15%,重点抢占商务出行场景,已进驻咸阳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郑州新郑机场、昆明长水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
4、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
除上述品牌外,遇见小面2025年也加速了高铁站门店的布局。2025年4月8日,遇见小面第400家门店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内正式开业。
目前,遇见小面已构建起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交通枢纽网络,成功进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南站、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北站等核心站点。
蒸浏记是浏阳蒸菜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全国性浏阳蒸菜连锁品牌,2024年,蒸浏记进一步加大布局力度,与湖南高速集团旗下广通公司合作,开通了首家“超级蒸浏记”铁公机门店,选址京港澳高速衡阳服务区。
该门店突破传统服务区“盒饭+方便面”的单一场景,融合浏阳元素,面积超500㎡,涵盖浏阳蒸菜、浏阳小炒等多个子品牌,将高速服务区打造成“有温度、有文化”的餐饮消费空间,成为高速服务区餐饮升级的典范。
截至2024年,“蒸浏记”已在长沙南站、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珠海高铁站等多个交通枢纽开设门店,其中东莞东火车站店是其在全国“铁公机”场景的第32家门店。
而老乡鸡2023年之前已进驻合肥新桥机场、上海虹桥火车站等交通枢纽,2023年7月进一步开出深圳宝安机场店,通过“超大抱鸡场logo”“原木色桌凳+绿植”的设计强化品牌基因,结合“健康、干净、温馨”的理念,抢占“登机前一小时”的消费场景,提升品牌认知度。
02 ■
告别商场血拼!餐饮大佬
为何集体抢滩高铁站、机场?
曾经无人问津的高铁站、机场餐厅,如今成了餐饮大佬的必争之地!麦肯星密集布局、霸王茶姬排队打卡、服务区星巴克火爆全网——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流量、需求和竞争的深度变革…...
1、开拓增量市场,捕捉全域客群
很明显,这些年传统的核心商圈和购物中心的客流已经出现疲态。比如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购物中心的客流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78.3%。这意味着大量的客群消费已经流入了其他渠道,其中就包括交通枢纽。
相比之下,交通枢纽汇聚了稳定且海量的人流且在不断增加,比如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达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这意味着品牌只要在交通枢纽开店,就能触达来自全国乃至全球、消费层次多样的旅客,极大地扩展客群范围。
2、匹配需求变化,提升变现能力
过去旅客在交通枢纽就餐多为“应急选择”,但现在“出行也要吃好”成为了新的消费需求,年轻人甚至将枢纽餐饮视为“旅游打卡项目”。这一变化背后是便利度和价格的升级:
一方面,铁路12306上线“到店自取”功能、大兴机场推出“兴先送”服务,解决了“赶时间没法吃饭”的痛点;
另一方面,“同城同质同价”成为招商基本要求,例如大兴机场部分套餐价格比市区低20%,彻底打消了旅客“被宰”的顾虑。
因此,小红书上大兴机场“三件套”词条浏览量就高达435.6万,足见其已成为新的打卡地标。
需求的升级也使得枢纽餐饮的利润空间变得相当可观,例如蒸浏记的荤菜价格集中在30元左右,经典蒸排骨高达38元/份,一荤一素一汤一饭的组合,一餐价格轻松达到60元左右,可见其利润可观。
3、规避同质竞争,实现差异布局
如今交通枢纽餐饮已从“麦肯星+盒饭”的单一模式,转向“快餐+正餐+特色品牌”的差异化布局。这为品牌提供了差异化布局的机会,避免在传统商圈陷入同质化竞争。
例如在高铁站可以“一牌多店”主打快速就餐,机场则引入正餐、本土特色品牌满足多样需求,而高速服务区甚至向“商场化”转型,成为“吃喝玩乐一站式”场景。
因此,餐饮饮企业加码交通枢纽店,本质上是瞄准了其巨大且稳定的流量、优质的品牌曝光效果、消费升级趋势以及业态创新机会。
这既是行业激烈竞争下开拓新战场的需要,也是品牌建设和抢占消费者心智的重要举措。
对咱们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在旅途中能享受到越来越多样化、高品质且价格更透明的餐饮服务,“在路上吃好”变得越来越容易。
03 ■
交通枢纽餐饮大变身:
从“标配快餐”到“体验升级”
如今走进高铁站、机场、高速服务区,会发现餐饮业态早已不是“麦肯星+盒饭”的单一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场景,形成了差异化的特色布局。
1、高铁站餐饮:快餐主导与效率至上
高铁站餐饮市场呈现出鲜明特点,以快餐为主导,知名连锁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且同一品牌多店布局现象普遍。
高铁站餐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这里快餐品牌云集,像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俗称“麦肯星”)几乎是标配,区域头部品牌也纷纷布局,而且一个品牌开多家店的情况很常见。
品牌布局方面,快餐品牌采取密集布局策略强化品牌形象。如肯德基在成都天府机场开设了6家门店(包括1家肯悦咖啡),分别位于出发、到达、生活区等多个区域。
价格方面,高铁站的餐饮定价通常会比市区同品牌门店高一些。例如南京南站的肯德基全家桶定价70-96元,而北京肯德基外卖价格为89元,高铁站价格高出7元左右。广州南站二楼美食区的兰州拉面最便宜套餐为40元,比市面同品牌贵约一倍。
服务创新是高铁餐饮的一大亮点,线上点餐日益普及,极大满足了旅客“争分夺秒”的需求。
襄阳东站配送中心采取"车次订餐+车站订餐"双模式,形成了"信息同步-餐食制作-打包配送-座位送达"的全链条闭环服务系统:列车到站前30分钟开始备餐;进站前10分钟外卖员抵达站台;车门开启时直送车厢;乘务员核对信息后送餐到座。高铁站餐饮业态的形成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
其一,高铁站作为高人流量场所,租金成本较高,直接推高了餐饮定价。
其二,集中客流要求快速出餐能力,快餐品牌的高效运营模式最契合这一需求。
其三,旅客时间紧迫且处于陌生环境,更倾向选择效率高、知名度高的快餐品牌以保证用餐效率和品质可靠性。
其四、高铁车厢内禁止明火,餐饮多依赖冷链盒饭或微波炉加热。快餐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规模化生产和配送,符合高铁餐饮的运营特点
2、机场餐饮:多元化与品质化升级
机场餐饮正在从单一的快餐向多元化、高品质方向显著转变。
其一、业态多元化与品质升级并存。如上海浦东机场主动对接米其林、黑珍珠等知名餐饮评价榜单,引入"玉芝兰""翡翠拉面小笼包""喜粤8号"等优质餐饮品牌,同时引入星巴克臻选、FASCINO烘焙等高端咖啡烘焙品牌。
其二、许多机场还注重引入地方特色餐饮,打造文化名片。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冀味汇美食市集"汇聚金凤扒鸡等河北特色佳肴;衡阳南岳机场推出"衡阳那碗粉"免费餐饮项目,凭登机牌可品尝地道衡阳米粉。
其三、“首店经济”也为机场餐饮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虹桥机场曾一次性引进23个国内机场首进的知名餐饮品牌;无锡硕放机场引入了茶颜悦色华东地区首家主题概念店,这些都吸引了大量旅客前来打卡尝鲜。
此外,机场餐饮空间愈发注重环境营造和体验感。比如浦东机场T1的“琉光之庭”,是一个集餐饮、休闲、人文为一体的复合文化空间。入驻的星巴克臻选以“城市绿洲”为理念设计,FASCINO则打造了全国首家“Market”概念店,提供现烤烘焙等丰富餐品,给旅客带来独特体验。
3、高速服务区:商场化与体验式转变
高速服务区餐饮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从过去简单的补给站,向商场化、体验式升级
首先,商场化运营趋势非常明显。嘉兴高速服务区引入全国首家高速公路星巴克,同时汇聚五芳斋、咬强羊肉面、乌镇特色面馆等本地餐企,以及肯德基、星巴克、古茗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其次,主题化设计也成为服务区的新亮点。香河服务区紧扣"香河肉饼"非遗文化,结合大运河历史底蕴,构建了"一层小吃街、二层主题餐厅、三层休闲空间"的立体布局,打造独特美食IP。
然后,在价格与品质方面,服务区也在不断提升。例如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对其所辖服务区的50种商品实行“同城同价”,并对21种小吃类菜品进行价格上限管控,在14对A类服务区推广“平价菜”,价格控制在20元以内。
最后,业态也越来越多元化。如石家庄东服务区经营面积增加了4000平方米,餐饮增加了16个档口,不仅有自选快餐、黑椒拌面等餐饮选择,还有燕赵山水超市、俄罗斯商品等零售业态。
结语:
“交通枢纽成新战场”是消费品牌在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后,对线下顶级流量入口的又一次精准争夺。
它标志着行业竞争从产品、营销的维度,全面进入了场景和渠道的维度,是市场成熟与内卷化的必然表现。
对于品牌而言,这既是一个不能丢失的战略高地,也是一个考验综合运营实力的新考场。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