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餐饮业的“冬天说” 未来餐饮融资是怎样的局面
相对于2014、2015年,今年在餐饮业的投资要理性了很多。市场上也弥漫着餐饮融资的“冬天说”。其实这里面有个因果倒置的逻辑问题。要知道资本是没有冬天的。哪里有好项目、热钱就涌向哪里。真实的情况,只是现在好项目少而已。
对于好项目来说,永远是春天。与其说是融资的冬天,不如说是差项目的冬天。以我这两年跑全国市场的数据来举例:
我们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到年底跑了1000家店左右,能看上的不到1%;
2016年还有两个月,今年大概能看1600-1700家,但能看上的除了去年继续在跟进的,整体不到2‰,(←请注意这个符号是千分号)。
真实的体验是:店呢,是越来越漂亮了,可产品啊、经营啊,却越来越扯淡了。那真叫一个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确实,这个阶段涌入餐饮业的泡沫过多。好项目的占比少了,淹没在一大堆泡沫中。被发现的概率自然低了很多。
关于投资热
2013年开始,前一波团购风加上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催生了一个叫O2O的东西。
O2O范围太大了,一个不小心把餐饮业也卷了进去。
后来呢,一个卖牛腩的和一个卖煎饼的,给餐饮人开了两个大大的脑洞。
餐饮人一看,喔嚓,原来餐饮业可以这么玩儿啊?
当然,很多人其实没真正搞明白这么玩儿到底是怎么玩。
之后,世界开始骚动了,哪里有热钱,哪里就有创业者。
一大波的创业者开始向餐饮O2O涌入。
很抱歉,这一波涌入的创业者里,绝大多数是奔着O2O、奔着资本而来。
再然后,资本圈也热闹了,和餐饮O2O有关的融资特别快、估值特别高,拿了投资的,超过100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烧了2、3年钱的O2O大多都哑火了,在自身造血机能坏死前提下,拿不到后一轮就意味着关门歇业了。
前面投的投资人里有很多没来得及退出的,发现这个局走不下去了。
那么多餐饮创始人里,真正带着梦想、发自内心、想把餐饮干好的,别说经历过10年,即使经历过3年小坎儿的,手指掰掰也没几个。
通常靠谱的初级阶段创始人,极少有出现在这个会那个论坛。
他们心底门儿清:
时间精力有限,花在低效无效应酬上多一分钟,花在产品体验精进就自然少了一分钟。
顾客,才是他们所有精力关注的重点。
关于估值
当年雕爷牛腩1家店估值1个亿,黄太吉1家店估值5000万,让广大群众放下手里西瓜冲了进来。
然后扑腾几下才发现,原来估值也是门技术活。
可技术活不行咋整啊,就吹呗这家说拿了500万,那家马上报拿了1000万,另一家一看不行啊,我怎么也得1500万啊……
就发生了一个才一家店的加盟店,就号称自己拿了5000万投资。
智商是个好东西,可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
不用几个月,VR、AR、AI等新科技的C2C(copy to China)版一出现,热钱就嗖嗖嗖地过去了。
热钱大幅撤出餐饮业以后,会带动餐饮业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在餐饮业,1家、2家店就给自己估值5000万、1个亿的泡沫时代,很快就会过去。
那些已经拿了融资的,明白一些的会在下一轮估值主动给自个儿缩缩水,先披件外套过过冬。
还憋着希望新的奇迹出现的,基本活不过来年的春节。
关于未来
2017年,会是餐饮业新的起点。
潮水退去后,哪几个在裸泳、还假装自由泳蝶泳的,会被全世界看见。
投机型的创业者会发现,餐饮业融资再没那么容易、估值也没那么高了。
有技术背景地去下一个风口当猪,没技术背景的卷起铺盖回去打工了。
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不变的是事物的本质。
未来,永远也离不开事物的本质。
从投资融资角度,如何让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创业者,才是创业者需要持续精进的。
先有优秀的创业者,才有优秀的创业项目,先后次序从不曾颠倒。
不管多远的未来,优秀的创业者,永远都是资本所追逐的宝藏。
接下来的6个月,餐饮融资基本就是:
1、机会型创业者拿了钱的再融资越来越困难;
2、优秀创业者拿了钱再融资相对会容易很多;
3、没拿过钱的机会型创业者融资概率会更低;
4、没拿到钱的优秀创业者更有机会融资成功;
5、餐饮行业整体估值相对之前两年会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