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梅拉”热潮下,健身咖啡馆遍地开花,是门好生意吗?
作者/静子
这年头,沾上“健身”就能火?
近期,喜茶、霸王茶姬轮番搭档健身博主,相继火出圈;有博主开出24小时咖啡健身房,被网友怒转10万+,直呼“建议全国推广”。
我发现,健身咖啡馆在北京、长沙、深圳等城市遍地开花,全方位满足都市年轻人“续命”需求。
这是个小风口吗?
饮品掀起“帕梅拉热潮”
咖啡店沾上健身就能火?
今年,健身的热度似乎格外高。
春节档电影明星减重100斤,引发全网热议;3月底,喜茶邀请知名健身博主帕梅拉担任“健康推荐官”,“轻负担”系列饮品门店爆单。
前几天,霸王茶姬携手全民健身教练刘畊宏,为新品“低负担小绿杯”添了一把烈火。
我注意到,微信视频号上“一个厨师开的24小时健身房”的视频也火了,转发量超过10万,这家店集咖啡、健身和餐厅于一身,受到网友追捧。
“都是我喜欢的!想直接住进健身房里。”
“建议全国推广。”
事实上,全国已经出现了不少主打健身、运动的咖啡馆。比如,北京的adj.鲸禧咖啡、PanemorFit Cafe&Train、EN COFFEE,长沙的淡铁咖啡,常熟的云糸mi·咖啡,洛阳的村口集合健身咖啡等。
不仅可以喝到一杯品质咖啡,还能收获运动的快乐,健身咖啡馆吸引了咖啡星人和健身爱好者争相打卡。
那么,健身咖啡馆是门好生意吗?
咖啡+健身,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1、模式多样,咖啡、健身 各有侧重
和多家健身咖啡馆的负责人聊了聊,我发现健身咖啡馆模式多样,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精品咖啡馆加入健身体验,成功引流。
比如EN COFFEE的健身课程不收费,营收均来自饮品和餐食。
咖啡价格定位在26~38元,在常规的美式、拿铁之外,还有二八酱咖啡、冰糖葫芦冷萃和绿豆拿铁等创意特调,手冲咖啡也有多种品质豆可供选择。
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创始人姜山,研发了篮球造型的创意甜点篮丸子蛋糕,售价38元,卖得很好。
EN COFFEE还会和附近的专业健身馆合作,相互引流。“比如 (北京门店较多的) 乐刻运动健身的会员来我们店喝咖啡可享折扣,我们也会帮他们宣传。”
另一种是,健身体验占比较高,咖啡作为增值服务。
比如,村口集合健身咖啡售卖健身次卡、月卡和私教课,这种模式与健身房类似。
PanemorFit Cafe&Train每天开设5-6节团课,每节课50分钟,单人单次收费110元。
店内的饮品除了咖啡还有果昔、茶水。果昔由牛油果、火龙果等鲜果加入蛋白粉现制,营养健康又有饱腹感,许多顾客健身结束会买杯果昔当代餐。
无论哪种形式,稳定经营都不简单。
2、餐饮健身双执照,教练、器械都要专业
“健身、运动场馆的资质审批标准和咖啡馆不同,健身咖啡馆需要办理餐饮和健身场馆的双执照,在场地、卫生等方面达标。”EN COFFEE的创始人姜山告诉我。
健身教练和器械也要足够专业。
EN COFFEE的创始人是职业篮球队出身,有多年专业训练经历,店里除了篮球还有太极、瑜伽等活动项目,均由专业的运动员负责。
PanemorFit Cafe&Train店里配备两名专业的健身教练,还有多台超模机,可以塑形、锻炼核心肌群。
咖啡与健身的双重价值体验是健身咖啡馆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二者都有较高的专业度,任何一方缺乏专业感,都会引发消费者质疑。
因此,健身咖啡馆需要在这两个方面都做足功课。
3、兼顾咖啡和运动需求,空间设计有讲究
在空间设计上,我发现市面上的健身咖啡馆, 通常都有明确的区域分割,咖啡和健身的存在感都很强。
adj.鲸禧咖啡的咖啡区连着私教健身区,私教区里配备椭圆机、深蹲架等常用的健身器材。咖啡区整体是简约白风格,搭配绿色地毯、绿植和绿色的IP玩偶装饰,营造出活力感。
PanemorFit Cafe&Train的咖啡区既有一部分室内空间,又有大面积外摆区。外摆区铺了一块巨大的草皮,搭配帐篷、遮阳伞和露营椅, 既吸睛又出片。
“天气好的时候,很多顾客喜欢在外面晒太阳、喝咖啡。”其主理人告诉我。
EN COFFEE则是直接把店开在了龙潭中湖公园里。顾客既可以在店里喝咖啡,也可以出门享受大自然。
健身也有室内、室外多种选择。“室内的咖啡空间可以归置出专门区域开展小型团课。我们还在室外的公园里设置了专业的健身器械,出门就是天然的健身房。”姜山说。
健身咖啡馆是个小风口吗?
随着咖啡市场日益壮大,能明显感觉到,咖啡正在成为各个行业的“万能搭子”:咖啡+彩票、咖啡+婚礼、咖啡+考古、咖啡+殡葬……
众多跨界混搭中,运动健身与咖啡似乎是天然契合的一对。
如今,消费者对于咖啡提神、提高代谢等功效已经有广泛认知,运动前后来杯咖啡,也成为不少健身爱好者的标配。
许多咖啡馆会选择开在健身房附近。还有不少健身房、普拉提运动馆、瑜伽工作室会为会员提供免费咖啡,提升附加价值。
而前文提到的集咖啡健身餐厅于一体的复合店,更是把这一搭配做到了极致,一站式满足健身人士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我也关注到两个问题:
一方面,健身咖啡跨界壁垒高。
采访中的从业者大多本就是健身或运动领域从业者。
姜山在职业篮球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运动领域的人脉,加上自身喜欢咖啡,又有合作的咖啡豆生产商,所以开了EN COFFEE;
PanemorFit Cafe&Train原本是一家健身房,主理人发现会员喜欢喝咖啡,于是扩展成健身咖啡馆。
另一方面,选址和运营成本较高。
健身咖啡馆往往是大店模式,由于目标受众是热衷健身和咖啡的都市白领与年轻人,选址往往倾向于商圈和写字楼周边,租金昂贵。
而且,尽管健身和咖啡的消费人群高度重合,姜山指出:“都市白领的健身时间集中在下班后,这个时间通常不太喝咖啡。”
针对这个问题,村口集合健身咖啡和深圳的连锁健身咖啡馆Alabama Gym,都采取了24小时营业,增加营收时段,但也需要平衡人力等成本。
全民参与的健身热潮,是否会在咖啡领域产生新的机会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