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汉堡,还能红多久?
作者/李青林
近日关于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个从去年突然爆火的品类,未来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
近两年餐饮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有的品类高速增长,有的品类却无人问津,而异军突起的中式汉堡,恰好踩到了流量的风口,成为餐饮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式汉堡,顾名思义就是将中国风味与西式汉堡相融合,为消费者带来别样的体验,两个已经讲的没意思的品类故事,却经过一系列的柔和,成为了备受消费者和资本关注的新故事。
2023年是中式汉堡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式汉堡概念迅速走进消费者内心的一年。
相信在你的城市,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中式汉堡品牌的门店,而你或许也成为中式汉堡狂热的一员。
据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中式汉堡在平台上销量同比增长66.92%,搜索量增长354.1%,仅次于奶茶、火锅等热门品类。
而在美团外卖和团购的加持下,中式汉堡得以快速的走进消费者身边,甚至成为一部分人替换肯德基和德克士的新选择。
强烈的消费需求下,中式汉堡也涌现出诸多品牌,以头部为主的塔斯汀目前已经开出了7254家门店,在不考虑闭店率的情况下,其门店数量在国内汉堡赛道已经排名第三,仅排在华莱士(19976家)和肯德基(10749家)之后,高于麦当劳(6706家)。
陷入关店风波的贾国龙中国堡,其实并没有衰落,而是品牌升级再出发,重点发力区域市场。
除此之外郑楚中国堡、麦喜堡、林堡堡、燃熊中国堡等品牌也都在各自的区域市场悄然发展,为进军全国市场做好准备。
那么中式汉堡为何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要知道以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为主的西式快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许久,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
事实上中式汉堡的崛起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国风的营销方式,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尤其对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来说,国风标签本身就是帮助品牌提升好感度的核心。
而中式汉堡的门店氛围、包装风格都符合国风,实属受到消费者喜欢。
其次是差异化的手擀现烤饼胚,这种现做现卖的方式颠覆了消费者心中汉堡都是预制菜的概念,而这种看上去很新鲜的加工方式也提升了消费者的等单时间,好在在线上平台的助力下,大部分中式汉堡品牌都支持线上下单。
更为重要的是中式汉堡的中国风口味,例如麻婆豆腐、北京烤鸭、梅菜扣肉这些中式菜品与西式汉堡的结合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先不说到底好不好吃,单就这个菜单拿出来就很吸引人。
但最吸引消费者的还是中式汉堡的价格,高性价比是中式汉堡获客的杀手锏,目前大多数中式汉堡的客单价都低于201,甚至有的品牌在会员日,花9.9元就能吃饱,与肯德基这些洋品牌来对比,中式汉堡的价格吸引力足够大。
一家中式汉堡品牌的17.8元的腿堡自由套餐半年销售了211万份,着实非常诱人。
据全食在线统计,在中国市场的汉堡品牌中,肯德基、麦当劳的客单价最高,分别为38元和28元,其次是贾国龙中国堡和塔斯汀,客单价分别为28元和20元,最后则是性价比之华莱士,客单价在18元左右。
因此中式汉堡的低客单价,也为其在低线市场深耕发芽做足了准备。
其实在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中式汉堡品牌开始下沉到市场。
那么中式汉堡的风潮究竟能够延续多久,消费者能够持续的为其买单吗?
与搞标准化、成熟品牌的西式汉堡相比,中式汉堡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在产品标准化和供应链上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制约中式汉堡发展的核心。
其实在全食在线看来,目前中式汉堡除了一些搭配中式菜品的汉堡口味之外,能够直接和西式汉堡品牌抗衡的就是价格。
而低价策略虽然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但能够在有限的成本投入下保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我们知道西式快餐深得人心的核心秘籍是门店服务、门店数量、出餐时间。
随处可见的门店,不买东西也能坐一整天的服务态度,标准化流程下的快速出餐,这些其实都弱化了客单价高在消费者心中的不爽感。
但中式汉堡目前究竟做到哪些程度还不得而知,抛开差异化口味之后,依旧是与西式汉堡相同的产品,或许很难获得消费者的持续支持。
所以真正挖掘中国餐饮风格的特点,是中式汉堡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照猫画虎,用价格击穿对手。
要知道缺乏新鲜感的品牌是不会被消费者经常光顾的,除非你的品牌和产品已经做到了细分品类第一,消费者不得不选择你。
当然关于中式汉堡的争论网友们也分为两派,一边是认为中式汉堡的创意值得推广,毕竟中式汉堡开创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餐饮品类。另一边则认为最早的汉堡其实就是中国的肉夹馍,它远远要比西方汉堡早得多,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西方的方式做汉堡呢?
其实这个争论很有意思,说个真实的案例,西安的快餐连锁品牌魏家凉皮,就是以凉皮和肉夹馍为主,也算是正宗的中式快餐了。
现在魏家凉皮也有了西式汉堡,15元1个。
是不是很有意思,这充分说明西式汉堡的需求和普及度,甚至是加工的标准化都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中式汉堡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品牌如何做的更好,一是看门店的密集度,二是看产品创新迭代的能力,三是看品牌宣传的力度,四是看门店的服务质量。
而非个性化口味和低客单价就能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