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突发!曾获亿元融资的Seesaw咖啡创始人成“老赖”

咖新社
摘要:作为中国首批精品咖啡的代表品牌Seesaw,尚未从闭店危机中走出,如今又陷入司法案件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在上海,很多精品咖啡小店都关闭了,有人说是赛道太卷了,很少有不亏本的。可即便如此,还是有新店一个接一个开。

只是没想到的是,作为中国首批精品咖啡的代表品牌Seesaw,尚未从闭店危机中走出,如今又陷入司法案件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Seesaw成老赖,陷闭店危机

近日,天眼查显示,连锁咖啡品牌Seesaw主体公司(上海西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其法定代表人(吴晓梅)被限制高消费。

 

据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发出的限制消费令,法院于2024年10月16日立案执行申请人游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服务合同纠纷一案。

因上海西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对公司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单位及单位法定代表人吴晓梅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换句话说,Seesaw已成老赖,拖欠合作伙伴的钱,且拒不还款,被法院强制执行。

而实际上,Seesaw拖欠贷款的情形早就有迹可循。比如今年3月初,有多条网贴称,Seesaw拖欠供应商3个月货款。对此,Seesaw表示属于正常商业纠纷,不存在拖欠供应商汇款的情况。

都说十年一个坎,2012年成立的Seesaw亦是如此。

在刚经历十年发展后,去年便一直陷于“闭店”消息中,相继在上海、武汉、北京、重庆、深圳等多地宣布部分门店暂停营业。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今年1月初,Seesaw的门店有130多家,但目前窄门餐眼上显示,Seesaw在营门店仅剩75家,也就是说,近一年时间闭店几乎一半。

不过,上海作为大本营,相较于浙江、江苏等地,其门店数量位居首位,达36家。

而针对所谓的“闭店”,其创始人吴晓梅对外解释是,仅关闭部分不符合区域聚焦策略、不符合品牌定位和不符合门店模型的“三不”门店。

凭借独特的精品咖啡定位,曾获亿元融资

2012年,Seesaw的第一个Logo诞生,第一家咖啡馆也在愚园路433号开业。彼时,星巴克还是高端咖啡的象征,而中国本土连锁精品咖啡店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它也被认为是“先行者”和“开拓者”。

网友是这样形容它的:“开放式的吧台,展示着精品的咖啡豆,后来成了无数上海咖啡的爱好者聚集的根据地。”、“洒满阳光的吧台,独具风情的花砖和绿植,标志性的旋转扶梯,存在于老朋友记忆里的白月光。”

还有网友回忆,他说早些年刚来上海那会儿开始喝Seesaw,第一感觉是贵,但可以接受,因为贵不是问题,关键要让用户认可;

口味上,尤其是美式和拿铁很能打,对得起精品咖啡的帽子;环境上,也会比星巴克略偏商务,但又更显年轻化。

而不止是在一线城市,Seesaw在2013-2015年期间还在义乌这个县城短暂存在过。

“当时精品咖啡馆还没有大规模涌现,星巴克和主打麻将包厢的彼岸咖啡是县城主力军,Seesaw专业的咖啡出品、简约的门店设计风格,在这个县城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只可惜闭店比融资来的要早一些。”

或许也正是基于此,即便Seesaw在发展的前五年只开出了7家店,但从此之后,它却接二连三拿下多轮融资。

2017年6月,Seesaw拿到弘毅资本旗下百福控股的4500万元投资,这也是国内精品咖啡第一个获得融资的品牌。拿完融资后品牌就对外表示,要在年底之前开20家店。

后来又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Seesaw再次完成两轮过亿的融资,其中喜茶还作为战略投资方入股。彼时吴晓梅再次宣称,要在未来5年内,目标门店扩张至500-1000家。

但显然,从现今Seesaw的门店数和品牌势能来看,当初的满怀期待和豪言壮语似乎也只能存在于过去了。  

被资本裹挟后的Seesaw,还算“精品”吗?

Seesaw的创始人曾半开玩笑说,想要做“中国的精品星巴克”,因为到处都能看到它,所以要开店。

因此,本以为完成三轮融资的Seesaw能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事业高速发展期,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被业内人士评为:“还没有封神就提前走下神坛。”

从市场竞争来看,在瑞幸和库迪9.9元价格战的厮杀下,不止是Seesaw,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咖啡品牌都成为牺牲品。

赢商数据表示,去年全国咖啡门店闭店近3.5万家。就在前不久,知名品牌太平洋咖啡也迎来大量关闭的消息。

在低价策略下,咖啡市场的消费习惯和理念被重塑,精品咖啡不再是优选,相反好喝不贵、高性价比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更多选择。这也就意味着Seesaw的消费群体被逐渐挤压。

另一方面,同定位精品咖啡的Manner、M Stand、Peet's等不断发展、拓店,对比来看,Seesaw同样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从品牌定位来看,被资本裹挟的Seesaw似乎也逐渐丧失了品牌的调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成立之初的Seesaw是要在精品赛道里面做“大空间体验”、“专业化服务的颗粒度”、“高附加值”、“小而美”的咖啡品牌,但在资本的驱动下,开店速度加快,专业流水线的管理让Seesaw的品牌感逐渐被稀释。

值得注意的是,迫于品牌生存压力,一直坚持直营的Seesaw终于在今年3月正式宣布开放加盟,一种是商场标准店型,另外一种则是与美术馆、机场、高铁站合作的特殊店型。这是否意味着Seesaw有些许自乱阵脚了?

 

而让消费者吐槽最多的是,没有了“手冲”的Seesaw还能算精品咖啡吗?

很多人评价Seesaw自己把自己从精品独立咖啡的定位中踢走了。

疫情之前是真的很好喝,但现在就是过分专注于营销和特调新品,咖啡豆品质严重下滑。

产品不出圈,手冲也没了,营销也玩不过M stand。

前期确实很好,可以待好久,服务也nice,疫情时期做团长还能永久打折,后面取消手冲就很扯,谈何精品?

 

有位消费者是这样阐述他逐渐不再喝Seesaw的原因:

也许是深入到各个写字楼的Manner和自带杯优惠,让我觉得很方便;

也许是M stand更吸精的门店装修风格让我觉得周末约朋友喝咖啡很不错;

也许是Arabica更出色的口味让我愿意花更多钱偶尔享受一把;

又或许是9.9元的瑞幸才是打工人的天选咖啡,主打实惠,自己买一杯,再给同事带一杯也不会心疼。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