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人面馆火了!一碗面只要6元,48秒出餐!
作者 | 内参君
01
深圳“无人”机器面馆火了
6元一碗,48秒出餐
最近,深圳一家“无人”机器面馆火了。
据公开报道,这家“无人”机器面馆位于深圳南山软件产业基地,24小时营业,占地仅4-8㎡。
它最厉害的点就是48秒做一碗面,比人快了太多。有数据显示,传统餐饮服务的出餐时间通常需要5到10分钟。
不仅做得快,机器面馆还做得花,能做香辣牛肉面、骨汤海鲜面等。
此外,这个机器面馆还有个杀手锏,卖得便宜,6元一碗,新鲜现制,要什么自行车!
实际上,无人面馆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无人面馆之前,机器人已经大举“进攻”餐饮圈了。
02
从机器人煎饼摊、机器人面馆到智能炒菜机器人
人工智能“包围”餐饮界?
早在2022年,北京国贸附近曾开出了全球首家24h煎饼果子机器人,当时还引来一众博主打卡围观。
但是这个机器人很快就被撤掉了。原因无他,大家发现,这个机器人有点笨笨的,还有点慢慢的。一张煎饼翻面翻不过去,整个煎饼果子就会被识别判定出来“做坏了”,被垃圾桶里再重新去做。
这效率,给大伙表演还行,难以承接吃饭的刚需。
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摊煎饼的机器人虽然在卖煎饼这件事情上不太成功,但还是给了餐饮圈很多启发——可以试试拿掉人力成本,让机器人改变餐饮圈!
于是,无人面包店,无人火锅店,无人泡面店喷涌而出……
但是,相似的问题又出现了。无人面包店,如果顾客有个性化需求时,像定制面包、询问配料等,无人模式无法及时满足;无人火锅店,点餐、拿菜、加菜都需要扫码完成,流程复杂,影响就餐体验,尤其不适合老年消费群体;无人泡面店本质还是煮泡面,即使加了配菜,味道也没有质的飞跃,难以长期吸引顾客,而在价格方面,相比自己在家煮泡面或其他低价餐饮,没有明显的竞争力。
03
智能机器人+餐饮,
正在取代人工?
不可否认的是,无人餐饮趋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以河北唐山为例,社区和景区已开始了试点运营:社区无人餐厅约10㎡,配备炒菜机器人、自助点餐等设备,提供近20种菜品,5分钟出餐;景区采用集装箱式设计,增设咖啡机等设备,支持24小时服务,降低人力成本。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也提出建议在中心城市建立示范性智慧餐厅,推动传统餐饮数字化升级。
相较于传统餐饮,无人餐饮有着诸多优势:
1、降本增效: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力,优化成本结构,符合当下“极致性价比”的消费趋势;
2、场景适配度提高:能够24h营业,满足上班族、游客、“社恐”人群对便捷、快速、无接触服务的需求;
3、政策支持:多地计划在机关、学校、交通枢纽等场景推广智能餐饮应用,配套中央厨房、机器人等体系。
但餐饮人仍需需要理性布局和看待人工智能在餐饮行业的实际应用。
就以智能机器人来说,这背后依旧存在技术成熟度不够、高昂的研发和维护成本、缺乏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推荐不足、市场竞争和替代模式的出现等问题,需要一个长期且不断升级的过
比如一台设备动辄几十到上百万,以“无人”机器面馆日均售出100碗来计算,至少大约需要7-8个月回本,这还只是在日均销量达到100碗的数据前提下。
加之,餐饮本就是服务业,选择机器人做饭的形式,短期内会得到人们的追捧和尝鲜,但是想要做一门长久的餐饮生意,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接受度可能还不够高,暂且是尝鲜,而无法形成长期复购。
如何打消掉消费者的顾虑和质疑,需要智能机器人创作者们去思考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