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7600多家星巴克门店 全线下架“风味糖浆”!发生了什么

中国饮品快报
摘要:“真味无糖”创新体系的上市,配合星巴克门店已有的客制化选择,将带来至少500余种不同的咖啡搭配,为顾客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咖啡新世界。

关于糖和风味,星巴克敢想敢做,仍走在消费端最前沿。

今天,打开星巴克点单小程序,会发现一个全新的选项——无糖风味定制/添加。

该选项的出现,得益于星巴克中国历时数月,共计74轮风味感官测试,与40多个版本开发迭代后推出的“真味无糖”创新体系——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为0糖的风味饮料浓浆与独立的原味糖浆,从此让风味和糖分各司其职。

这也意味着,过往我们所熟悉的香草、榛果、海盐焦糖、莓莓等风味,仍可继续在星巴克的咖啡、茶、巧克力等产品中所享用,但同时免去“有糖”的焦虑。

我们在前往星巴克部分门店探访时发现,其吧台内的风味糖浆已不再出现,店员回应,原有的风味糖浆已于昨日晚间全线下架,改为全新的“真味无糖”体系。另据星巴克中国官方资料显示,该创新举措,也在4月8日(今日)于7600多家门店,全面开始执行。

星巴克新增风味与甜度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从消费者、门店、工厂,三个维度去浅析,这一举措对包括茶饮、咖啡在内的现制饮品行业的深远影响。

01

消费端:更加多元的选择  

“真味无糖”创新体系提供了顾客自由选择风味和甜度的客制化能力。

风味咖啡爱好者可自由选择饮品的甜度,而无需牺牲风味。无糖咖啡爱好者则可突破传统限制,为美式、拿铁等经典咖啡注入自己喜爱的风味,实现“风味加满不加糖”。

甚至,顾客可以尝试多种风味的混搭组合,而不必担心咖啡过甜,尽情探索全新的风味世界。

“真味无糖”创新体系的上市,配合星巴克门店已有的客制化选择(如浓缩类型、萃取方式、冷热、奶类或其他选择),将带来至少500余种不同风味和甜度的咖啡搭配,为顾客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咖啡新世界。

     星巴克创新体系将带来至少500余种搭配可能

与此同时,星巴克也将通过智能化饮品标签系统优化操作流程,助力咖啡师高效响应复杂的客制化需求。

中国营养与慢性病领域学科带头人赵文华表示:“星巴克丰富了客制化点单,使顾客一目了然地看到一杯咖啡的组成,也提供了更多无糖风味咖啡的选择。可以说‘真味无糖’的推出,符合当下潮流消费趋势,对推动餐饮行业‘控糖’也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

02

茶饮/咖啡门店端:破内卷  

“追香”是新茶饮、咖啡领域近年来的热门课题。实现方法包括风味糖浆、花果香型茶叶、鲜花提取液。

这些原料的出现与运用,多与时下最为流行的“轻乳茶”有关。

相比水果茶或果蔬茶,其风味可由不同水果、蔬菜或香料进行组合搭配,从而实现差异化。但轻乳茶的风味与口感变化则主要来自于糖、奶、茶三者。

从2018年开始,包括茉莉、栀子、桂花、鸭屎香、白桃乌龙等风味型茶叶开始不断出现在茶饮行业中,而后玫瑰花露等天然鲜花提取液也有了普及之意。随后芝士、黄油等乳制品也开始加入其中,所有的目的,皆是为轻乳茶/鲜奶茶这一品类,提供更多的风味选择。

当这些类型的原料,其“风味宝库”被开发至极致时,新茶饮又将视线转移至水果/鲜果,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新的风味与鲜度,这也是为何近两年内“鲜果奶茶”有抬头之势的原因。

在咖啡端,风味咖啡一直是广受好评的入门饮品,也是众多咖啡品牌的王牌产品。如榛果、香草、焦糖等拿铁系列产品,其所用原料多为风味糖浆。在大健康环境下,只要风味不要糖,或弱化甜度的呼声,在咖啡领域也随之增高。

此前星巴克的“玫瑰20”、“茉莉100”成为了这一诉求的试金石,在取得消费者广泛好评后,“真味无糖”创新体系,则彻底与全面的开启了咖啡行业的“风味无糖时代”。

今天在星巴克的门店中,我特意点了一杯“焦糖海盐冰美式”,惊讶的是在完全无甜感的情况下,仍能感受到明显的焦糖与海盐风味。与“风味糖浆”所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如果新茶饮、咖啡业也同样全面引入“真味无糖”体系,或许轻乳茶的风味将得以无限延展,咖啡想要增加更多风味体验的诉求也会得以实现,同时深度满足“控糖”这一切实需求,继而实现品类更为持续且强烈的“生命周期”,扩大消费半径。

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风味的无限延展,差异化的产品也将随之增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茶饮还是咖啡,将进入新一轮的“风味研发赛”,从深陷已久的“价格战”中跳脱而出来。

03

工厂端:让专业更专业  

我们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风味糖浆的出现,本质上是门店追求“极致标准化”的体现。但在这之中,往往会增加工厂更为繁琐的产品开发流程,甚至导致风味、成本、原料稳定性等各元素间的不平衡。

“真味无糖”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为0糖的风味饮料浓浆与独立的原味糖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风味浓浆”生产企业,专注于风味的极致开发;而糖浆企业则根据茶、咖啡或其他原料特征,专注于如何提升整体口感、修饰不良风味的工作之中。

     “真味无糖”创新体系=0糖风味浓浆+原味糖浆

这种原理也可同样用在茶叶/咖啡的开发中,厂家只需选择时下主流的“风味浓浆”,根据其特性,专注于两者本身的口感、风味的精雕细琢,以及解决标准化等问题,将新风味产生的任务留给“风味工厂”。

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最终形成1+1>2的效果。

最 后

2021年左右,我曾与少数饮品原料供应链负责人谈及风味物质在不依附于糖、茶等原料,是否有新形态出现的可能性。

多人表示完全可以实现,但也有困难。难点并不在于技术的壁垒,而是整个现调饮品行业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原料使用习惯,以及成本、价值感等多方因素。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一个“引领者”的出现。

时隔4年,星巴克用“真味无糖”体系在7600多家门店全面落地表明,这个引领者已然出现。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方案是否会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我们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