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文旅运营到轻资产输出,绿城美好产业为何成模范?
近年来,文旅商业赛道经历深刻变革,消费升级推动文旅需求从单一观光转向“内容体验+在地文化+生活场景”的复合形态。
从2022年25.3亿、2023年48.91亿,再到2024年56.15亿,近三年国内出游人次数据,正在无限接近2019年的60.06亿人次,旅游市场复苏态势良好,也意味着,文旅商业的蓝海,逐步回归。
在此背景下,绿城美好产业通过“重运营+轻资产”模式,在全国落地多个标杆文旅及商业项目,收益增长喜人,成为行业突围典型案例。赢商网究其背后的方法论,是绿城美好产业一直致力于布局商业、康养、文旅、教育、农业等五大产业的综合运营实力,糅合到“小镇”精华之中,多元协同发展,奔赴“美好生活”的使命。
解码:绿城美好产业文旅商业的
“内容生态方法论”
绿城美好产业的文旅商业版图可追溯到2007年(舟山如心小镇),历经18年的光景,聚焦在“空间内容化、运营在地化”,已经形成多维度的文旅商业产品线矩阵,众多文旅商业标杆雨后春笋般崭露。
·顺应时代消费需求,在地文化IP深度激活
每个城市都属于它独有的风景和文化,而绿城美好产业能够顺应时代的消费新趋势,深度激活在地文化,构建出根植于文化的商业生态,文化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在国潮复兴与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浙江的嵊州越剧小镇,开创了中国首个越剧主题的文旅小镇,以国家级非遗越剧为核心,在产业经营团队、著名导演、越剧名家的多维度叠加效应下,形成“戏剧+研学+市集”生态。
嵊州越剧小镇衍生出越剧主题民宿、戏曲工坊等业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消费的体验产品甚至是国潮的联名产品,吸引戏曲爱好者、研学团队及文化猎奇型游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间接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手工艺品产业链。
而意识到银发经济“康养旅居”需求爆发,美好产业在国家5A级景区的龙虎山风景区,落地道文化道养生活小镇江西鹰潭鹤鸣溪谷。
江西鹰潭鹤鸣溪谷与道教文化和在地景观资源深度绑定,构建“康养+禅修+自然教育”场景,形成稀缺标签,通过道养研修民宿集群、道文化节、太极研学营等产品和体验活动,提供道文化沉浸式消费体验和康养服务,年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项目为游客及家人打造旅修道养生活文化主题目的地,更是激活在地文化消费,带动周边农产品溢价超30%。
在户外经济崛起的风口上,绿城美好产业旗下的天台雪乐园采用国际领先的室内恒温造雪技术,打造华东首个全年无休滑雪场,破解南方冰雪旅游的季节性瓶颈。项目还与周边温泉、民宿集群形成“冰雪+温泉+山居”组合产品,激活在地非遗资源,形成年客流量超50万人次的区域文旅新地标。
·情绪价值时代,践行度假休闲的“微目的地”逻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生活在别处”的理想国,绿城美好产业整合多元资源,切中当代城市人群的情绪点,完成微度假商业与“悠然见南山”的高度契合,带动文旅消费升级。
如安吉桃花源文旅商业塑造了“山居微度假”的典型,它精准切入长三角都市圈2-3小时短途度假市场,通过“自然场景+品质内容”重构传统文旅逻辑。
其中,野奢度假酒店集群作为核心载体,布局山野Villa民宿聚落、沉浸式亲子自然乐园、 全龄研学基地等产品,将自然疗愈、亲子互动、文化深游形成有机立体的消费矩阵,实现了客群覆盖广度与消费深度的双重突破。
其次,通过“四季主题化产品包”打破淡旺季壁垒,结合会员等级权益体系,将单次游客转化为长期复购用户,年均客单价提升至1200元,复购率达45%。甚至赋能周边农家乐,形成区域度假生态联盟,巩固长三角短途度假目的地头部地位。
有山居就有滨海。在海南的蓝湾小镇,充分挖掘“滨海生活方式”,构建“高端运动+海洋文化+品质旅居”的沉浸式度假生态。
项目引入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冲浪俱乐部、海洋研学基地,并联动“绿城悦己”民宿品牌,跨界品牌举办滨海时尚活动,打造全客层的滨海野奢度假生活场景和“住-玩-学”闭环体验。同时,项目有效地通过 “会员制圈层运营” 和民宿品牌的标准化服务与在地化体验,推动客单价提升与复购率增长。
·以旅兴农,“农文旅”产业赋能与升级
赋能农业,以旅兴农,以农反哺,这是绿城美好产业的“初心”和始终贯彻的企业愿景。
在浙江衢州江山打造的春风江山田园文旅颐养小镇,依托5A景区江郎山畔,抒写田园牧歌的旖旎画轴,激活乡土资源实现产业多维赋能。
春风江山田园文旅颐养小镇以浙西丘陵生态为基底,整合万亩田园、古村遗址与非遗文化资源,推动柑橘、茶叶等传统作物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化,同时创新四季农事体验、乡村艺术节等IP文旅产品,将农耕文化转化为沉浸式消费场景,发挥民宿集群、文创市集等新业态差异化优势,同时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协同发展。
而在江西的巴夫洛生态谷景区同样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战略,打造了休闲旅游、田园民宿、康养小镇、研学团建、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多元空间。项目上桃林、樱花林、紫薇花海和荷色生香等巴夫洛八景,结合农业采摘、春风市集、春风晓物(严选农产品)、春风食肆等消费产品和场景,形成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绿城美好产业轻资产模式:
品质建设与高效运营双修
绿城美好产业隶属于绿城小镇集团,2022年正式成立独立运营,不仅承担小镇项目的产业运营服务,也凭借专业运营水平提供许多存量资产的盘活和焕新服务。在轻资产模式上,绿城美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依托绿城小镇的“EPC+O”模式,品质建设与高效运营双修。
一方面,绿城美好产业从项目策划阶段即引入运营思维,通过全链条服务提升资产价值,减少自身资本投入,实现轻资产化,并凭借“商业、文旅、康养、教育、农业”五大领域的标准化产品模块,快速匹配项目需求,深度挖掘属地文化基因。
另一方面,绿城美好产业孵化自有品牌“绿城悦己”,以“一店一主题”策略落地海南、高安等地众多特色小镇上,构建盈利护城河,更是打通“产地直采+社群营销”链路,以绿城产业优选覆盖绿城体系80%企业客户,形成高粘性私域流量池。
2024年,绿城美好产业也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产业收益超额完成134%,年度开展400场以上活动,成功打造“#小城漫游记”、“#美好城熟季”等联合企划,月均活动场次超30+,月均项目曝光量突破千万大关;商业板块收缴率达到100%,打造出一系列非标商业出圈IP等。
绿城美好产业轻资产扩张:
从杭州样本到全国化棋局
近年来,绿城美好产业轻资产模式已经站稳杭州,向全国铺开,以专业的项目咨询、资源合作运营链入和周到服务,契合属地文化街区的特色禀赋,赋能全新消费场域,升级完善商业配套和内容,融入在地历史底蕴和文化肌理,更新城市街区的底色为美好生活,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动能。
旗下的标杆荣获诸多殊荣,印证了绿城美好产业的综合运营实力。城市更新范本杭州吉祥里荣获2023——2024年度拱墅区文化创意街区称号,巴夫洛生态谷景区荣获江西特色小镇,杭州缤纷里商业街荣获商业地产节年度社区商业标杆项目,杭州龙坞茶镇九街、嵊州越剧小镇荣获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近期,绿城美好产业又签约富春里定位、招商运营等全周期服务,为曲阜蓼河古街提供文旅综合策划服务、杭州拱墅申花单元城市综合体提供项目研策服务,轻资产外拓步伐加速。
绿城美好产业为轻资产模式的实践揭示新的样本,轻资产扩展之路绝非简单“贴牌管理”,而是基于“内容力×运营力×生态力”的深度重构。
未来,轻资产模式或将开辟绿城美好产业商业的新增长级,既非传统开发商的重投入,亦非纯服务商的低壁垒,而是以综合运营实力为内核的“新物种”。
这一路径,正是存量时代拓展破局的关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