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公司 > 深度 > 正文

从“万象引力”精英招聘,剖析华润万象生活的人才战略

赢商网 罗嘉欣
摘要:华润万象生活的“万象引力”精英招聘计划,正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级人才储备布局。

来源 · 赢商网(ID:winshang)

作者 · 罗嘉欣

在国内商业地产的风云变幻中,一场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深刻转型正在悄然上演。行业竞争的天平逐渐向精细化运营、轻资产输出与资产价值重塑倾斜。而在这场转型的浪潮中,专业化、体系化的人才团队,无疑成为了企业破浪前行的核心支撑。

诚如头部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行业领军者,华润万象生活凭借“商管+物管”双轮驱动模式,构筑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规模基石:2024年管理购物中心122座(零售额2150亿元),86座跻身当地前三;物管在管面积超4亿㎡,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战略雄心:商管业务年均新增10-15个项目,以“一城多汇、多城多汇”深化城市布局;物管业务年内重点发力中高端住宅项目,加大拓展城市全域运营项目。

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中国最具行业影响力的轻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华润万象生活将人才视为核心驱动力,对人才储备的要求从“量”转向“质”,对优秀人才“求贤若渴”。

近期,华润万象生活启动“万象引力”精英人才招聘计划,向全社会招聘商管、物管领域高级管理人才(如购物中心总经理、写字楼项目负责人、物业住宅及非住项目总经理等),旨在通过引进高质量人才为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动作也可视为该企业正进一步夯实未来竞争力的举措。在赢商网看来,当头部企业从“特种兵突击”转向“集团军作战”,人才就是藏在体系化作战幕后的核心引擎。华润万象生活对人才的深度需求,本质上是其驾驭“规模扩张”与“高质量发展”动态平衡的关键支点。

01.

战略定力

双轮驱动下的韧性增长

作为行业研究的典型样本,华润万象生活从2020年上市至今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商管规模持续扩大,购物中心数量从 59座激增至 122 座,零售额排名当地前三的项目数量更是翻倍,达到 86 座。轻资产外拓项目中,第三方业主的占比达到 25%。

物管能级大幅提升,在管面积从 1.1 亿平方米增长至超过 4 亿平方米,三年间增长了近三倍,稳居行业前列。

财务表现同样亮眼,2024 年商业运营收入达到 62.74 亿元,同比增长 21.4%;物业管理收入为 107.15 亿元,同比增长 11.6%。

这种稳健的增长态势,充分体现了华润万象生活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细观核心发展动能,人才驱动与业务扩张的深度协同,发挥了关键作用。

紧扣国民大消费与城市生活,华润万象生活聚焦商管高质量规模扩张,同时物管积极探索产业园、城市空间等新领域的空间管理运营服务,庞大的资产网络为人才提供全链条实践场景与职业跃升空间。

■商管航道——万象商业:以万象城、万象汇、万象天地三大核心产品线,为业主方提供商业运营全流程服务。2024年12月开业的西安万象城,已然成为万象商业新一代的商业地标旗舰。

与此同时,商业团队通过存量改造与非标创新,引领产品迭代,涌现了如北京更新场、义乌天地、深圳大运天地等诸多创新商业作品。作为国内唯一覆盖重奢、大众及非标作品的商管企业,华润万象生活结合多元化的商业产品定位、业务场景,为人才构建“低风险试错+高容错创新”的成长平台,以全面的人才组织能力支撑业务发展。

物管航道——万象服务:以“万象服务”为空间运营服务品牌,聚焦社区生活空间、办公生产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城市生态圈一体化运营与服务。截至2024年底,万象服务布局全国173个城市,在管面积为4.13亿平方米,合约面积为4.5亿平方米。

其中城市空间运营服务收入近三年逐年增速达均超30%(远高于物业增速),代表性项目包括温州龙港城市一体化运营项目、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深圳虹桥公园、西安奥体中心等。此类跨界岗位为人才提供传统物管企业无法比拟的复合能力挑战和城市级资源整合平台,也持续为推动“城市空间运营服务商”转型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过去几年,华润万象生活通过“总部职能平台化、业务航道实体化、细分赛道专业化”组织变革强化跨赛道协同效应,并以“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构建复合型人才矩阵。这种“组织力+人才力”的双轮驱动,正是其在行业下行期仍能快速扩张的核心底气。

02.

人才引力

万象组织活力的鲜活引擎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商业地产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促使资管逻辑重构,存量时代下产品创新压力与日俱增,外部环境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韧性运营能力,科技浪潮推动数字化变革,ESG战略深化绿色低碳发展……企业若想穿越周期,必须找到人才与业务的“同频共振”。

纵观过往,华润万象生活拥有“复合型人才快速养成”的天然土壤。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两大维度:

■经验资产化:将数十年沉淀的成功方法论在多元场景中验证、提炼,形成可复用的内部知识体系,大幅降低新团队试错成本;

体系化能力迁移:通过高效组织机制,确保战略目标从总部到一线的精准传导,驱动业务高质量落地。

更关键的是,经过长期发展与沉淀,华润万象生活逐渐勾勒出清晰的“人才画像”——既包容创新型跨界人才,也重视“脚踏实地”的实干派,更吸纳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家型人才。这种多元人才结构,恰与其多元化业务赛道形成良性互动。

“万象引力”:卓越人才引入与成长之路

过往的成功,让华润万象生活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业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近期华润万象生活推出的“万象引力”精英人才招聘计划,正是其面向全球优秀人才抛出的橄榄枝。相较于过往的人才招聘,此次“万象引力”更聚焦商管、物管业务关键管理人才的招引;从岗位的“国际化、多元化”招聘标准看,既显现了华润万象生活更为开放、市场化的人才观,也预示着“十五五”期间,企业除了规模化发展,还将为业务运营端注入创新与精细化的活力。

同时,赢商注意到,优秀人才的引入背后也有着全链条成长支撑。

以“万象引力”招募的管理人才入职后培养发展为例,为了使外部引进的人才快速适应和成长,华润万象生活针对新引进人才制定了覆盖“融入—历练—培养”全周期的“着陆计划”,其一是通过为其配置各单位管理层级别的“师傅”,进行为期6个月的带岗历练,其二匹配“专业之道”的业务与管理能力提升课程,帮助新引进人才迅速融入组织、夯实并提升管理能力,也持续为他们提供更多内部发展(内部竞聘、跨航道流动)机会。

双向奔赴:平台与人才的共生逻辑

为进一步理解华润万象生活“万象引力”人才战略,赢商网对话了多位近年市场化引入的管理者,试图从他们的视角和经历中还原企业的人才生态。

■创新型人才的“试错空间”

广州白鹅潭万象城总经理FoCHEN曾服务于重奢港资商场,被“与城共生”理念吸引加入。他直言,华润万象生活“目标导向+试错包容”的组织基因最打动他——“只要想法靠谱、路径清晰,公司愿为突破‘买单’”。这种对创新的包容,让他在筹备广州项目时更有底气。

东莞万象滨海购物村负责人Tommy他肩负从零打造万象商业“首个奥莱”的重任,需要打通政府谈判、文旅规划与奢侈品招商三重壁垒。这位拥有丰富国际大牌营销与大型奥莱项目经验的资深操盘手感慨道:“公司体系管理有序却为新事物保留生长空间——既坚守商业底线,又鼓励突破创新。”

■多元人才的“舞台效应”

写字楼事业部运营负责人Vic的经历,为我们展示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如何在这里大放异彩。凭借深厚的国际知名公司物业及资产管理经验,加入华润万象生活后,他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在这里,你的专业或可推动行业发展。”这种超越岗位的视野,成为他职业发展的新动能。

深圳虹桥公园负责人Cindy的经历同样典型:她将十年文旅运营经验融入公园运维,推动项目成为城市级“网红打卡地”,自身也完成从“文化运营者”到“文商旅综合运营者”的能力进阶。她坦言,全国性平台使其“能站在城市发展和行业前沿思考问题。”

■资深管理者的“流动机会”

在华润万象生活,“务实和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像物业西安片区负责人Mark这样的物管行业“老兵”,对此感触颇深:“不唯资历、只看贡献,拒绝躺平、崇尚实干”的氛围,赋予一线员工强大话语权,也为资深管理者提供跨赛道、跨业务流动的可能。

上述鲜活的人才案例,让笔者看到华润万象生活通过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和高效协同的组织机制,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其带来的跨赛道、跨周期、跨地域的能力迁徙,正是华润万象生活“体系化作战”最鲜活的注脚——以包容性接纳跨界突破,用“体系力”转化“个体创新”,最终在“经验可迁移、能力可流动”的生态中,让人才与企业共赴长期主义之约。

03.

人才成长

构建长期主义的“价值共同体”

华润万象生活总裁喻霖康曾表示,“想要将商业地产长期地经营好,需要具备「好团队、好产品、好体系」,要构建多元的,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其经验之谈,正在于华润万象生活通过“从业务中来到实践中去”,反复的实战淬炼而来的人才体系建设。在长期的业务沉淀发展历程中,华润万象生活已然绘就了一套成熟的、驱动业务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划宏图,推动公司业务提升与员工个人价值提升。

赢商网梳理发现,华润万象生活的人才培养体系呈现两大特征:

梯队化建设:基于“业培联动、训战结合”理念,建立覆盖高、中、基层的梯队培养体系(如“万象将才”针对门店/项目总,“万象英才”覆盖部门负责人),为商管、物管领域储备中坚力量,确保业务扩张的可持续性。

万象英才人才培训项目

专业化赋能:通过“万象生活学习与创新中心”构建培养中枢,以“分层培养+知识沉淀”双轮驱动,支撑各层级员工全周期能力跃升。

此外,近年来AI、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华润万象生活“2+1”的商业模式持续精进,在企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策略下,人才建设也匹配了相应的数字化、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孵化,旨在有效支撑创新业务的发展。

04.

“十五五”新征程下的人才期待

当商业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剧,“长期主义”早已从口号变为企业生存的必选项。华润万象生活的实践证明: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简单的规模累积,而是通过人才与组织的深度共生,构建起“经验可迁移、能力可流动、创新可生长”的生态系统。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商业地产行业的未来图景逐渐清晰:轻资产外拓需要“标准化输出与定制化落地”能力,存量运营需要更精细的用户洞察,城市服务需要更复合的资源整合——所有能力的底层支撑,最终指向“人”的价值。

回头来看,华润万象生活的“万象引力”精英招聘计划,正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级人才储备布局。在“人”成为最稀缺资源的时代,谁能构建起人才与组织的“价值共同体”,谁就能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当人才战略与组织使命深度融合,企业便能淬炼出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核心密码,这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底气,也是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业舞台。

展望未来,在商业地产行业的长期竞争中,人才正成为支撑华润万象生活百年基业的“关键基石”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