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餐饮 > 正文

机构股东已“清仓”,老乡鸡的第五次IPO恐再蒙阴影

零售公园
摘要:尽管业绩规模相较几年前翻倍,但由于全国化发展遇阻、机构股东清仓、估值腰斩,老乡鸡的第五次IPO恐再蒙阴影。

作者丨象升

出品丨零售公园

餐饮连锁企业集体登陆港交所的背景下,老乡鸡再一次向“中式快餐第一股”发起冲击。

2025年7月7日,老乡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老乡鸡希望借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品牌推广、扩大门店网络等。

这并非老乡鸡首次冲击IPO。早在2022年5月,老乡鸡就首次向证监会提交沪市主板上市申请。三年以来,老乡鸡先后向A股及港股五次递表,前四次均铩羽而归。

其实从业绩层面来看,老乡鸡具备推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比如,2024年,老乡鸡营收62.88亿元,同比增长11.27%;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9.0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不止关注企业既有的业绩,更关心公司的成长性。创始人的儿子接班后,老乡鸡并未如愿打开全国市场,成长性日趋放缓。在此背景下,即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老乡鸡或许也难给投资者以信心。

01

创始人儿子接班,老乡鸡业绩增速放缓

众所周知,2020年前后,因消费环境不佳,诸多餐饮企业均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但在创始人束从轩的带动下,老乡鸡却成为了“网红”餐饮品牌。

图源:老乡鸡

2020年2月,束从轩发布视频,“手撕”员工降薪请愿联名信,对外表示,“哪怕是卖房子、卖车子,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确保你们有饭吃、有班上!”随后,束从轩抱着土鸡在村里召开接地气的“2020老乡鸡战略发布会”,宣布老乡鸡将加速全国市场布局。

因极具亲和力,束从轩被网友称为“呆萌大叔”,而老乡鸡也顺势俘获海量消费者,扛住了下行压力。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老乡鸡营收分别为28.59亿元、34.54亿元和4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5亿元和1.35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束从轩是老乡鸡的“灵魂人物”,但其不光不是公司大股东,甚至并未持有公司的股份。老乡鸡于2022年披露的A股招股书显示,束小龙、董雪、束文三人合计持有公司91.32%股份。其中,束小龙是束从轩的儿子,董雪是束小龙的妻子,束文为束小龙妹妹。

然而,束从轩却是老乡鸡的“太上皇”。招股书显示,2022年3月,束小龙、董雪、束文等人签署了《共同控制协议》,约定在发行人董事会、股东大会提案及表决时保持一致意见,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以束从轩的意见为准。

由于公司治理不规范,证监会在问询函中要求老乡鸡说明,束从轩不持股,却有极大的话语权,是否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否符合《公司法》规定、是否存在规避法律规定的情形。

或许是因为上述问题阻碍了公司上市,束从轩选择退休。2023年11月,束小龙接替束从轩出任老乡鸡董事长,后者卸任所有职务。随着二代接班,《共同控制协议》已于2023年12月终止。

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后,老乡鸡也不再迷恋A股,而是转战港股,于2025年初,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图源:老乡鸡招股书

不过遗憾的是,二代接班后,老乡鸡的业绩却出现了“失速”迹象。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个月,老乡鸡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以及21.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38%、24.8%、11.27%以及9.9%;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以及1.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67%、48.81%、9.07%以及7.4%。

纵向对比不难发现,2024年以来,老乡鸡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回落至个位数,相较此前几年的双位数增速大幅放缓。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很难不谨慎看待老乡鸡的新任掌门人。

02

五成门店位于安徽,加盟难解全国化困局

尽管束从轩已经退休,但其留下的加盟“遗产”,依然是现阶段老乡鸡全国化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召开“2020老乡鸡战略发布会”时,束从轩宣布,老乡鸡将加速全国布局。也正是这一年,老乡鸡开放加盟。

老乡鸡之所以选择通过加盟模式扩展全国市场,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借加盟商的力量,快节奏拓宽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靠加盟商平衡上游高昂的运营成本。

图源:老乡鸡招股书

与大部分连锁快餐企业仅聚焦门店业务不同,为保障菜品质量,老乡鸡选择在快餐各个核心环节实施标准化运营。此举虽然让老乡鸡的菜品具备一定的差异化,但也同步带来成本高企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个月,老乡鸡原材料及耗材相关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6.77亿元、21.31亿元、25.96亿元、9.0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7.0%、37.7%、41.3%及42.7%,不断攀升。此外,再加上繁重的员工、履约成本,老乡鸡仅销售成本占比就高达80%左右。

凡此种种,自然会导致老乡鸡的利润空间极为有限。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个月,老乡鸡的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2.8%以及24.2%。对比而言,同为中式快餐品牌,小菜园、乡村基的毛利率均超50%。

由此来看,老乡鸡开放加盟,似乎是希望通过更多的门店,摊薄上游成本,进而实现规模效应。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5年前4个月,老乡鸡直营店从1007家下降至911家,加盟店从118家增长至653家。截至2025年4月末,老乡鸡在中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覆盖9个省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与口味相对较为普世的西式快餐不同,中式餐饮产业一直面临地域口味偏好难题。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老乡鸡位于安徽省的门店数量为750家,占比高达48%。

图源:老乡鸡A股招股书

之所以开启全国布局五年后的今天,老乡鸡仍高度依赖安徽大本营,或许是因为,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并不钟情于徽菜,老乡鸡在这些地区的门店经营效益不佳。老乡鸡A股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其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地区的毛利率分别为18.91%、2.48%、-9.54%、-16.33%。

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远离华东这一徽菜“辐射圈”后,老乡鸡门店的经营状况显著恶化。在此背景下,如果老乡鸡继续贸然深入全国化,公司的业绩或许不光增速日趋放缓,甚至有可能落入负增长泥潭。

03

估值缩水至85亿元,机构股东已清仓

由于迟迟难以推开资本市场的大门,而全国化战略又没能帮老乡鸡打开想象空间,机构股东的耐心已消耗殆尽。

招股书显示,2024年1月,老乡鸡回购麦星投资和广发干和持有的全部股份,对价分别为9824.46万元和5521.04万元。

据悉,2021年12月,麦星投资和广发干和分别斥资8900万元和5000万元认购老乡鸡0.49%、0.28%的股份。按此计算,彼时老乡鸡的估值约为180亿元。

一般而言,投资机构选择在企业临近上市时入股,主要是希望在企业上市后,借助市值上涨实现减持获利。

比如,2025年5月上市时,绿茶约30%的发售股份为股东减持的老股。其中,绿茶主要私募股东PartnersGourmet出售5050.92万股,约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5%,套现约3.49亿港元。

然而,老乡鸡第三次IPO折戟后,麦星投资和广发干和却选择清仓,或许是因为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担心投资出现亏损。

事实上,麦星投资和广发干和的担心不无道理,由于全国化战略难以带来亮眼的业绩、业绩增速放缓,老乡鸡的估值已大幅缩水。胡润研究院披露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老乡鸡估值约为85亿元,相较2021年缩水52.78%,已然腰斩。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优质的投资标的,不仅需要业绩规模可观,更需具备不俗的发展前景。

尽管业绩规模相较几年前翻倍,但由于全国化发展遇阻、机构股东清仓、估值腰斩,老乡鸡的第五次IPO恐再蒙阴影。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