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力“再出发”:一场中泰合作下的商业进化论
来源 :赢商网
作者 :罗嘉欣
220+商业项目(1500万㎡管理面积)、50余城市布局、4500万会员覆盖——这是印力深耕中国商业地产22年的硬核成绩单。7月18日,这张答卷上迎来了新的关键注脚——印力与泰国商业地标缔造者The Mall 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文化IP、会员生态、品牌出海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赢商网观察到,这场中泰建交50周年背景下的商业牵手,不仅是两国经贸交流的新样本,更是印力向“市场化大资管平台”战略进阶的关键落子。当国内商业“全链条”运营能力已被验证,企业迎来下一个命题——如何用“国际化视野”为业主、品牌、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印力的“再出发”,正以这场中泰合作为起点,踏踏实实地迈出第一步。
01.
印力 XThe Mall 集团:一场“双向奔赴”的战略选择
任何一场深度战略合作的背后,都是“实力匹配”与“战略共识”的双重驱动。
对The Mall 集团而言,其是泰国商业地产的“国家名片”——近半世纪深耕打造出The Mall Life Store、The EM District(Emporium、EmQuartier、EMSPHERE)、暹罗百丽宫(Siam Paragon)以及曼谷购物中心(Bangkok Mall即将落成)等标志性商业地标,以“零售+文化”融合模式推动泰国成为全球生活方式与文化交流的顶级目的地。其“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理念,与印力“让资产更有温度”的资管初心高度契合。
曼谷The EMSPHERE 图源:The Mall 集团官网
对印力集团而言,深耕中国商业地产22年的成绩足够亮眼:管理规模、会员覆盖、“投融管退”全周期资管能力均处行业领先。但在“存量为王”的商业地产3.0时代,“规模增长”不再是唯一命题,如何用“国际化视野”创造更大价值成为核心课题——The Mall 集团的“文化+商业”经验与东南亚资源,恰好为其探索新增长空间提供关键支点。
战略签约图
发布会上,双方高管的表态印证了“双向选择”的必然性。The Mall 集团董事长Supaluck Umpujh直言:“合作不仅是中泰友谊的纪念,更是经济文化协同的新起点。我们将作为‘跨境桥梁’,帮助泰国中小企业通过印力的零售网络触达中国消费者;共享会员体系,让两国客群在更广阔的场域流动。”
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商业资源的整合,更是两国文化与消费互通的桥梁。希望通过合作为双方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提供强劲动力,为商业创新注入新血液、新思路。”
印力集团执行总裁姚海波则强调:“与The Mall 集团携手,我们正构建‘文化+商业’的全新零售生态——这不仅是企业的战略升级,更为行业探索‘如何用商业链接全球’提供了样本。”
//合作内容:从“文化破题”到“生态共生”的想象空间
基于战略共识,双方的合作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展开,既有当下场景的鲜活落地,更有未来生态的长远布局——
文化IP联动:首期合作以The Mall 集团历经7年沉淀的“Kud-Thai市集”IP为核心纽带,深度植入印力年度规模最大的全国联动活动——第九届Super V印力花花节。通过这一强关联,在全国200余个印力商业项目中同步落地「酷泰假日Kud-Thai Holiday」主题消费场景,以经典市集为载体,深度激活中泰文化共鸣,探索“文化基因移植+场景创新”的深度实践。
会员生态互通:依托印力“印享星”数字化平台与The Mall 集团会员体系,探索跨境权益双向流通模式——如“印享星”会员可享泰国The Mall集团项目专属优惠,泰国游客亦可通过The Mall 集团系统获得中国印力项目定制服务,为“无界消费”提供具体实现路径。
商业资源协同:双方合作更着眼于长期商业生态构建——通过资源互补,泰国特色品牌借印力项目资源“入华”,中国优质品牌依托The Mall 集团东南亚版图“出海”。这种“你进我出”的双向赋能模式,还将助力双方强化核心产品力。如以上海虹桥前湾印象城MEGA的 LG1主题街区(由泰国设计团队参与打造)为试验田,探索中泰商业融合的实体标杆。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合作首秀,“第九届Super V印力花花节”随发布会同步启幕。依托与The Mall 集团的深度合作,这场年度营销盛事,以"跨国文化体验+海外资源联动+在地场景创新"为核心抓手,为商管行业会员营销开辟了"文化驱动、国际赋能"的新样本。
在深圳印力中心、上海森兰印象城、上海龙华会等重点城市项目中,通过细节复刻(如泰式装饰、市井摊位排布)还原“Kud-Thai市集”的地道氛围,让消费者仿佛置身曼谷街头。
//中泰合作背后,一场“小切口”里的“大进化”
在赢商网看来,这场合作远超出企业层面的“双赢”,可从三个维度来看其意义:
从企业层面,印力通过此次合作开启了“从国内专业运营商向国际化资管平台”的重要探索——资管能力从“管好资产”向“链接全球资源”拓展;The Mall 集团则依托印力的规模优势,让泰国文化与商品更广泛触达中国消费市场,品牌国际影响力得到有效拓展。
从行业视角看,双方以“文化为媒、商业为桥”的模式,尝试探索“新消费+国际化”的创新路径——既非简单复制海外经验,也非单向输出本土模式,而是通过IP联动、会员互通、资源协同,构建“双向赋能”的商业生态,为行业提供“商业链接全球”的实践方向。
从社会影响,作为中泰建交50周年“金色节点”下的合作成果,此次签约是两国在“一带一路”与RCEP框架下深化经贸关系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商业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为两国企业务实合作注入新活力。
02.
从商管到资管:印力“再出发”的战略进化
与The Mall 集团的这场合作,看似是一场“商业资源”的跨界联动,实则是印力集团向“市场化大资管平台”战略进阶的关键落子。当商业地产从“增量开发”转入“存量运营”,印力正以这场合作为起点,书写中国商业资管新故事。
//战略定位:从“商业运营商”到“市场化资管平台”的清晰转向
要理解印力的战略进化,先看一组行业数据:据赢商网统计,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存量已突破7亿㎡,增量开发增速放缓至10%以内-——标志着中国商业地产迈入“存量深度运营时代”:增量开发红利消退,项目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从“开发驱动”向“运营驱动+资本驱动”转型。
在此背景下,印力的战略定位愈发清晰:它正跳出单一“商业运营商”的角色桎梏,转型为中国商业领域的“市场化大资管平台”。其服务对象不仅限于消费者,更延伸至业主与投资者,通过提供从资产规划、运营提效到资本退出的全周期服务,成为连接“资产端”与“资本端”的关键枢纽。
当前中国商业资管行业正站在转型关键期——开发商资管模式受限于“重资产依赖”,外资资管模式难破“本土化瓶颈”。而印力的“再出发”,正以“综合资管商”的定位填补市场空白:通过“专业化持有+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将“国际化视野”与“全链条能力”深度融合,为业主、品牌、消费者构建更具想象空间的资管生态。
//能力筑基:四重“资管基因”构筑战略底气
作为万科集团商业板块的唯一对外平台,印力向“市场化大资管平台”的转型,绝非偶然。支撑其战略升维的,是20余年沉淀的“资管基因”与能力体系:
■“懂经营”的底层能力:全光谱资产运营的实战淬炼
印力的运营能力,根植于全业态、全周期、全类型资产的深度实践。从南翔印象城MEGA、印力汇德隆杭州奥体印象城等城市级地标,到万科里、印象汇等社区商业;从永庆坊、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到深圳in城市广场等老旧商业体焕新——其管理的资产覆盖超30万方超大购物中心、10万方区域性盒子Mall、几万方社区商业、特色街区等全类型。
正如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所言:“我们曾因资产‘全光谱’管理面临标准化难题,但这恰恰为服务非标复杂资产积累了丰厚经验。印力要做‘杂食动物’,只有适应各类业主与资产,才能在行业剧变中从容应对。”
这种跨越类型、体量、城市的适配能力,最终淬炼出“一项目一策略”的运营韧性,成为其灵活响应业主需求的核心底气。
■“懂资本”的专业壁垒:国际经验与REITs闭环的双重加持
在商业资管领域,“懂资本”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早在与Simon Property(美国西蒙集团)、凯德、黑石等国际资本巨头的合作中,印力便积累了宝贵的资管实战经验——在理解不同资本对资产回报、风险控制的差异化需求过程中,团队深刻认知到:商业运营的终点,是为资产创造可流通的价值。
这种“以资本逻辑服务业主”的思维框架,最终内化为印力的底层能力,使其从“资管学生”成长为“同频对话者”。
而2024年中金印力消费REIT的成功上市(发行规模32.6亿元,底层资产为杭州西溪印象城),则成为印力“资管能力”的权威注脚。REITs的实践突破,不仅验证了其“投-融-管-退”闭环的成熟性,更通过公开市场为其“资本运作能力”背书,为后续吸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扩大资管规模埋下关键伏笔。
杭州西溪印象城B座
■“数字生态”的赋能:4500万会员数据转化为资管语言
在“印享星”数字化平台上,4500万会员的消费轨迹、2万+社群的兴趣标签,正转化为资管服务的“数据语言”。
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消费场景链接等技术手段,印力不仅能精准提升资产的长期运营价值(如优化租户组合、增强消费黏性),更能为资管服务提供“数据驱动”的吸引力——投资者可通过可量化的运营指标(如出租率、客群活跃度、坪效增长),更直观评估资产潜力。
成都天荟万科广场社群活动图
国际资本的淬炼、REITs的验证、多元资产的打磨、数字生态的赋能——这四重能力的交织,构成了印力向“市场化大资管平台”进阶的坚实基座。当“经营能力”与“资本能力”深度融合,印力的“再出发”,可视为一场体系化的战略升维。
03.
未来图景:勾勒中国商业地产资管新范式
站在中泰合作的节点上,印力的“资管蓝图”已清晰展开——通过“国际化、规模化、资本深化”三步棋,构建“商业+资本+生态”的资管新生态。
//国际化——以中泰合作为起点,打开全球资源链接新场景
与The Mall 集团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商业运营的创新,更是印力通过资源整合为业主和投资者创造新增长空间的关键一步。通过“中泰品牌双向出海”模式——中国优质品牌依托The Mall 集团的东南亚商业版图“走出去”,泰国特色品牌借印力的全国项目资源“引进来”——印力正尝试搭建一条“商业+文化”的跨国桥梁。这一模式不仅能为业主提供更丰富的资产增值场景(如引入稀缺品牌提升项目调性),也能为投资者开拓海外市场的潜在回报机会。
//规模化——用“复杂资产专家”标签占领市场高地
近年来,印力的规模化扩张按下“加速键”,其战略核心始终围绕——以“复杂资产处理能力”为支点,撬动存量市场的价值重构。2025年重点开业清单就包括深圳iN城市广场(老旧商业体焕新)、上海虹桥前湾印象城MEGA(产城融合地标)、苏州WIDE WILD外野(自然乐园式新物种)等,颇为考验团队的“多维度破题能力”。
深圳iN城市广场
上海虹桥前湾印象城MEGA效果图
以深圳iN城市广场为例,这座承载深圳商业记忆的“初代地标”(2002年深圳首座综合购物中心,曾用名“中信城市广场”),曾因动线混乱、主力店流失、硬件老化陷入运营困局。印力接手后,历时一年半闭店改造,以“定位重塑+空间重构+业态焕新”的综合方案实现“老资产新生”——
定位重塑:从“传统社区mall”升级为“年轻力生活情绪场”,锚定“运动+社交+美食”核心需求;
空间重构:打造3万平方米深圳最大户外运动公园FUSION PARK、同步规划都市绿洲、24小时“劈酒街”、湾区粮仓四大特色场景,重构商业空间的“可逛性”;
业态焕新:引入250+品牌,餐饮占比超40%,既保留星巴克、大家乐等经典情怀品牌,又补充全球风味美食与潮流体验业态,形成“新体验+旧情怀”的差异化组合。
改造成果显著:开业首日即实现97%出租率、95%开业率(双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功从“低效存量”转型为“老城区消费新地标”。
此外,还有上海唐城印象天地、上海唐镇印象汇、上海森兰印象城、郑州嵩南印象城、宁波骆驼印象汇、福州橘园洲万科里、杭州日耀涟里等重点筹开项目,这些不仅是印力规模扩张的载体,更将进一步巩固其“复杂资产处理专家”的行业标签。
//资本深化——用“工具创新”拓宽资管边界
在资本端,印力正以“工具创新”为杠杆,撬动更大资管版图。以现有REITs平台为基础,探索更多元的资本合作模式,如通过“REITs+私募基金”的组合,吸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扩大资管规模;另一方面,针对社区商业等不同类型资产,平衡流动性与收益性,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资本工具的深化,进一步强化了其“市场化大资管平台”的核心定位。
——
20余年与商业地产同频生长的印力,早已深谙一个道理——真正的变革,往往始于最具体的行动。这场中泰商业合作,没有宏大宣言,却带着“破界”的真诚:打破地域壁垒,让国内商业与海外经验对话;链接国内外资源,让业主、品牌、消费者的需求在更广阔的场域被回应。
在“存量为王”的商业地产3.0时代,这场合作更像一面温润的镜子——它照见的,是印力“再出发”的初心:资管平台的价值,从来不是把资产“管得漂亮”,而是让资产“活得长久”;不是满足业主“今天的收益”,而是为其“明天的价值”铺好路。此刻的合作是颗种子,我们期待它在印力专业化资管的土壤里扎根,终有一日,成为中国企业向“全球资管时代”迈进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