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门马文隆:效率增长带来商业变革 新零售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第12届商业地产节“变革有道”系列专访
编者按:当下,趋同的业态组合已经让目的性消费不足以成为购物中心的核心人流引擎,消费者喜欢的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毋庸置疑,购物中心的场景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商业竞争在于场景的塑造,而场景塑造的最终结果是IP化。而伴随着变革的往往是跨界,行业、业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交互、融合的不断探索也将带来无限的可能。
创新无边界,变革亦有道!4月13-14日,由赢商网主办的第12届中国商业地产节以“变革有道:场景、内容、跨界”为主题,在 广州南丰朗豪酒店隆重举行,在此之前,赢商网推出商业地产“变革有道”系列采访,分享创新、变革之道。
东方之门购物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马文隆
“我们今天经历的所有一切,不管我们感受到了多大的变化,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东方之门购物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马文隆开门见山的对赢商网说道。“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消费能力与商业地产的增量形成反差
中国商业这些年来的发展,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马文隆认为,“破、立、新、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场景、IP、跨界”等等,所有的这些变化,每个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会,都将超越商业人今天所追求的一切。
“我们今天正在经历迭代的变革,真正的推手是强调效率的增长。在求新求变中,可以想象,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大的变化。”
对于商业地产“存量”和“增量”叠加的问题,是商业地产人无法回避的问题。马文隆说:“商业的营运能力和消费水平,将直接面临考验。消费能力与商业地产的增量形成反差,消费增速回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都对商业物业运营造成影响。”
在谈到商业迭代和变化的问题时,马文隆以沃尔玛为例。多年以前,沃尔玛世界500强第一的位置无人可及。“卫星定位”、“山姆家族”、“天天平价”、“顾客永远是对的”等品牌和口号等,都还历历在目。而现在,听到更多的是沃尔玛每年在中国关店多少家,利润下滑几个点,沃尔玛的电商进展屡屡受挫等。
场景化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过去的两年,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实体店的阵亡,大家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好。”马文隆说,“商业的本质,除了增长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效率。没有效率的增长,是没有出路的。”对于商业的本质,马文隆一针见血。
从本质上说,效率高就是资源利用率高,除了人和物,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不简单的停留在卖货阶段,而是通过业态布局的变化,充分体现场景优势,最大程度的提供适应消费者的社交空间,通过“差异化”的策略,从商品、功能、服务三个方面做好资源的匹配,注重特色服务和专业化服务,更好的经营客户关系。充分利用资源、空间、时间,不断的放大商业体集客的容器。个性化、人性化甚至是非标准化,都是在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场景时代增加了空间的纬度,迎合不同客群的需求,结合产业链形成目的地式的消费,从而获得体验和社交属性的最大化,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商业IP化难点是打动人心
对于商业的IP化,马文隆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IP化的意义比较宽泛,“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消费者产生文化或者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有归属感的消费目的。通过注入特定的文化或者主题,吸引相同兴趣和价值观的顾客群,参与并转化成消费。K11、芳草地、大悦城等都是业内运用IP化实现商业运营的成功案例。”
“但是针对如何捕捉目标客群的特征、找到打动人心的符号,是打造优质商业IP的难点。”马文隆点出了IP的难点。现实中,很多项目不知道自己的IP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IP,只有简单复制,这样的IP往往只有流量而并没有粘性,也无法转化。选择IP的属性一定要充分考虑定位的匹配,也要充分考虑到IP的持续性,换句话讲,IP化要求商业人即要有“艺术家的情怀也要有生意人逻辑”,既要“理性”又要“感性”,不过商业IP化的最终落脚点一定还是运营。
新零售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对于“新零售”的看法,马文隆觉得其本质还是“效率”。“无论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效率还是提升规模或者是利润,高效率意味着成本压力的改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时我们都希望在这个领域做一个比较好的标杆。”
“新零售”的发展不只一种方向,无论“新零售”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无论是什么业态,无论是信息还是智能,都永远离不开消费体验变好和运营效率提高。甚至包括互联网第一生产要素的数据,最终也是为用户体验和效率提高服务的,高效率模式一定会取代低效率模式。
“如果体验没有变得更好,效率没有更高,所谓的‘新零售’注定没有意义。”